•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趋势 1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趋势 1

发布时间:2005-09-02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无线射频识别

导  读: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或称射频识别技术,是从二十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 它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具有精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强、操作快捷等许多优点。

  目前常用的自动识别技术中,条码和磁卡的成本较低,但是都容易磨损,且数据量很小;接触式IC卡的价格稍高些,数据存储量较大,安全性好,但是也容易磨损,寿命短;而射频卡实现了免接触操作,应用便利,无机械磨损,寿命长,无需可见光源,穿透性好,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强,而且,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对环境要求低,读取距离远,无需与目标接触就可以得到数据,支持写入数据,无需重新制作新的标签,可重复使用,并且使用了防冲撞技术,能够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

  近年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很快,RFID产品种类很多,像TI、Motorola、Philips、Microchip等世界著名厂家都生产RFID产品,并且各有特点,自成系列。RFID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例如汽车或火车等的交通监控系统、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物品管理、流水线生产自动化、门禁系统、金融交易、仓储管理、畜牧管理、车辆防盗等。随着成本的下降和标准化的实话,RFID技术的全面推广和普遍应用将是不可逆转的趁势。

  1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1.1 RFID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RFID系统因应用不同其组成会有所不同,但基本都由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Processor)三大部分组成。电子标签(或称射频卡、应答器等),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其中饱含带加密逻辑、串行EEPROM(电可擦除及可编程式只读存储器)、微处理器CPU以及射频收发及相关电路。电子标签具有智能读写和加密通信的功能,它是通过无线电波与读写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工作的能量是由阅读器发出的射频脉冲提供。阅读器,有时也被称为查询器、读写器或读出装置,主要由无线收发模块、天线、控制模块及接口电路等组成。阅读器可将主机的读写命令传送到电子标签,再把从主机发往电子标签的数据加密,将电子标签返回的数据解密后送到主机。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主要完成数据信息的存储及管理、对卡进行读写控制等。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阅读器将要发送的信息,经编码后加载在某一频率的载波信号上经天线向外发送,进入阅读器工作区域的电子标签接收此脉冲信号,卡内芯片中的有关电路对此信号进行调制、解码、解密,然后对命令请求、密码、权限等进行判断。若为读命令,控制逻辑电路则从存储器中读取有关信息,经加密、编码、调制后通过卡内天线再发送给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解密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若为修改信息的写命令,有关控制逻辑引起的内部电荷泵提升工作电压,提供擦写EEPROM中的内容进行改写,若经判断其对应的密码和权限不符,则返回出错信息。

  在RFID系统中,阅读器必须在可阅读的距离范围内产生一个合适的能量场以激励电子标签。当当前有关的射频约束下,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各向同性有效辐射功率限制在500mW,这样的辐射功率在870MHz,可近似达到0.7米。美国、加拿大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无需授权的辐射约束为各向同性辐射功率为4W,这样的功率将达到2米的阅读距离,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在美国发射30W的功率将使阅读区增大到5.5米左右。

  1.2 RFID技术的分类

  RFID技术的分类方式常见的有下面四种:

  根据电子标签工作频率的不同通常可分为低频(30kHz~300kHz)、中频(3MHz~30MHz)和高频系统(300MHz~3GHz)。RFID系统的常见工作频率有低频125kHz、134.2kHz,中频13.56MHz,高频860MHz~930MHz、2.45GHz、5.8GHz等。低频系统特点是电子标签内保存的数据量较少,阅读距离较短,电子标签外形多样,阅读天线方向性不强等。主要用于短距离、低成本的应用中,如多数的门禁控制、校园卡、煤气表、水表等;中频系统则用于需传送大量数据的应用系统;高频系统的特点是电子标签及阅读器成本均较高,标签内保存的数据量较大,阅读距离较远(可达十几米),适应物体高速运动,性能好。阅读天线及电子标签天线均有较强的方向性,但其天线宽波束方向较窄且价格较高,主要用于需要较长的读写距离和高读写速度的场合,多在火车监控、高速公路收费等系统中应用。 根据电子标签的不同可分为可读写卡(RW)、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卡(WORM)和只读卡(RO)。RW卡一般比WORM卡和RO卡贵得多,如电话卡、信用卡等;WORM卡是用户可以一次性写入的卡,写入后数据不能改变,比RW卡要便宜;RO卡存有一个唯一的号码,不能逐改,保证了安全性。

  根据电子标签的有源和无源又可分为有源的和无源的。有源电子标签使用卡内电流的能量、识别距离较长,可达十几米,但是它的寿命有限(3~10年),且价格较高;无源电子标签不含电池,它接收到阅读器(读出装置)发出的微波信号后,利用阅读器发射的电磁波提供能量,一般可做到免维护、重量轻、体积小、寿命长、较便宜,但它的发射距离受限制,一般是几十厘米,且需要阅读器的发射功率大。

  根据电子标签调制方式的不同还可分为主动式(Active tag)和被动式(Passive tag)。主动式的电子标签用自身的射频能量主动地发送数据给读写器,主要用于有障碍物的应用中,距离较远(可达30米);被动式的电子标签,使用调制散射方式发射数据,它必须利用阅读器读写器的载波调制自己的信号,适宜在门禁或交通的应用中使用。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mob8.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趋势 2

下一篇:国外核电巨头第三代核电站泵阀用量骤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无线射频识别
  • 北医股份引进RFID技术实现全程冷链监控

    北医股份决定引进全新的RFID进行数据采集记录,保证全程冷链管理。

  • 我国加快推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产业化

        一种新兴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正在受到全球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首个“国家射频识别产业化(上海)基地”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正式揭牌,一批RFID 技术相关企业入驻基地,至此,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产业链已初见端倪。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在揭牌仪式上表示,科技

  • 香港机场测试无线射频识别RFID行李系统

       香港机场管理局正在测试一套运送行李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系统,由于成本过高,还未得到最大用家航空公司的普遍支持,正式投入运作仍遥遥无期。机管局认为,现阶段的核心问题是使用的卷标成本太贵,负责技术的专家提出建议,要减低成本最佳办法是将行李卷标改在中国生产,以解决有关问题。   

  • 实华开电子商务公司首创“RFID汽车防盗系统”

          继去年倡导成立“RFID(无线射频识别)中国论坛”后,北京实华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又于日前推出一项世界领先的RFID技术应用产品--“实华开RFID(无线射频识别)汽车防盗系统”,该项技术填补了中国RFID技术在汽车领域应用的空白。            &n

  • IBM进军中国RFID市场

        IBM将大力进军国内方兴未艾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市场,这是记者日前从访沪的IBM全球无线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总监Robert Chu处得到的消息。RFID是一项易于操控、简单实用且特别适合用于自动化控制的灵活性应用技术,它类似于条码扫描,优点是既可支持只读工作模式也可支持读写工作模式,且无需

  • 香港正式展开推广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

    为协助香港业界掌握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应用,以提升竞争力,一项名为「提升制造及工业工程师应用无线卷标来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项目,从19日开始在香港正式展开。   这一项目由香港工业工程师学会主办,由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担任执行机构。这项为期6个月的计划项目,主要是为香港制造及工业工程师设计,项目包括一

  • 亚洲地区无线射频识别RFID应用看好

    今年以来,无线射频识别RFID应用在亚洲的增长势头增强。去年香港机场管理局投资3500万美元,在其行李处理系统中采用RFID技术,最近,韩国正在釜山建立RFID系统,用于在这个亚洲最大的港口之一追踪货物,这是该地区规模最大的RFID项目之一。   该项目由Savi Technology负责,在韩国南部城市釜山布署RFID系统,釜山是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