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日本电产芝浦落户后,光机电产业在平湖从无到有,迅猛发展。然而,在新一轮发展过程中,以外向型为主的平湖光机电产业却暴露出一系列现实问题:缺乏龙头企业引领、缺少终端产品、产品配套率不高、产业根植性不强。加快光机电产业“本土化”,加速向集约型发展,成为平湖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植性弱引发产业空心化
光机电产业在我市起步较晚,但发展最为迅速。到2004年,全市光机电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达67.4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4.9%;全年销售收入6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销售收入25.5%。目前,全市拥有光机电规模企业83家,已经形成以平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光机电基地核心区)为核心,微电机、精密机械及其装备、光电子、智能仪器仪表为主,辐射乡镇工业园、企业工业园三区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
我市光机电产业发展如此神速,主要依赖于外资的大量引进。20世纪末期,在以外引外的招商策略指导下,以日本电产集团为主体的一大批项目纷纷落户,短短几年时间,日本电产已在平湖投资3亿美元,建立了10家光机电企业。在它的示范带动下,众多外商先后到我市发展光机电产业,如生产移动通信用微型光机电镜头的关东辰美电子(平湖)有限公司、生产光通信无源器件的平湖大平洋蓝登有限公司等。然而,依托外资成长起来的平湖光机电却存在诸多弊端:在平湖没有研发机构,没有技术溢出,也没原料市场、产品市场的联系。具体来说,企业只承担生产加工的任务,就好比一个加工车间,所有的研发都在国外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进行,企业彼此间关联度、互补性较低。同时,外资企业生产的光机电产品绝大部分为中间产品,也就是说,落户企业没有终端产品,只为照相机、摄像机、手机等产品进行配套加工。以日本电产株式会社为例,已在平湖连锁开办多个企业,生产主轴马达、直流无刷电机等,产品分别为杭州的东芝、苏州的Maxtor等配套。类似的这些外商开办企业,其下游配套企业主要在国外或周边城市,原材料及上游产品的采购因质量原因基本依靠进口,很少采用当地产品。这种生产模式与当地产业发展的关联度不大,具有很强的“漂移性”,容易发生整体向外迁移。据记者了解,目前,平湖只有四五家外资光机电企业将少数产品下发给本地企业加工,且多为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加工机件。
至于平湖内资光机电企业,目前的生产模式主要靠一些低档次的终端产品或中间产品进行订单生产,既没有形成大规模集团公司,也没有在当地形成相互分工协作的产业链,其主要客户群都在外地,加之缺少技术、人才支撑,很多企业都缺乏自身的科研力量,发展根基不稳。“双赢”效应拉动初步合作
一个产业要获得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除了市场、物流、人才资源等条件外,产业链的本地化配套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放眼国内光机电产业发达地区,一个共同的经验是配套资源本地化。如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长春高新区、武汉高新区等均起步较早,利用产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扩散的有利条件,光电子产业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落户企业之间相互配套,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所幸的是,平湖光机电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本地企业与外资企业也逐渐开始走上合作之路。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目前双方的合作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是上游企业主动寻找本地配套企业。如日本电产芝浦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主动寻求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平湖分厂为其生产一些简单的配件。另一种则是下游企业主动要求为上游企业配套。如成立于2000年的嘉兴康派尔公司主动为日本电产芝浦研制微型轴承,芝浦公司原从日本进口的大量微型轴承改由康派尔公司就近配套。另有三四家企业也在为日资光机电企业配套生产。
“合作是双赢之举。”市科技局局长徐锦连认为,外资光机电企业与本地五金机械企业合作,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促使本地企业在管理理念、产品档次、技术设备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平湖江茂机械有限公司是目前本地企业与外资光机电企业合作时间较早、配套产品较多的一家。公司总经理翁金华认为,与外资企业合作后,企业一方面在技术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质量意识、管理水平等;另一方面,通过为对方配套生产一些高科技尖端产品,带动了企业生产设备、辅助工具方面的提升。去年,为了生产好外资企业的光机电产品,企业光设备投入就达400多万元,目前这些机械加工设备在平湖同行业中处于领先。
对外资光机电企业来说,合作也让他们受益匪浅。浙江川电钢板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鹫津幸一说:“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分工合作。平湖本地企业有许多人才优势、配套加工优势,与之合作,可以缩短交货期,相应减少生产成本,制造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