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类行业:成长速度将下降。
半导体行业作为一个风向标,存在一个4年左右的大行业周期,这个也是整个IT行业的大周期。由于下游整机没有“杀手”级别创新产品的出现,最近行业的峰和谷都相对平缓。
SEMI预测,全球半导体设备支出将在2005年达到一个低点,以后将缓慢上升。2004年我国半导体设备支出达到创记录的27.3亿美元,但是2005年预期设备支出将下降四成左右,作为先行指标的半导体设备支出金额大幅下降,说明相关企业对前景并不乐观,从而放慢扩产速度。
虽然如此,行业成长仍然有亮点。台积电表示,2005第二季度淡季不淡,终端市场、系统企业和渠道商的库存都降低到比较低的水平,台积电预期2005第四季度产能可能达到满载。
此外,驱动IC和DRAM表现比预期乐观。
驱动IC紧随TFT行业景气度变化,相关产品价格在2004年第四季度随下游行业的低迷价格下降20%,2005年第一季度价格持平。在进入2005年6月下旬后,随需求的上升,LCD的驱动IC、语音IC和LCD显示器相关模拟IC订单纷至沓来的情况下,台联电和台积电0.5微米、6英寸厂平均产能利用率已经上升到100%,平均价格(ASP)有所提高,其中CSTN-LCD和TFT-LCD驱动IC的价格分别在1.6~1.7美元和2.5~5美元之间,预期高分辨的产品价格可能继续保持稳定,入门级的产品价格下半年将分别下跌到1~2美元;
6月底,DRAM价格没有出现预期中的价格下跌,反而进入销售旺季。6月全球DRAM的出货量(折合256兆DRAM)增长了4%,达到5.54亿颗,DRAM价格稳定,供应紧缺状况将持续到第三季度。
TFT-LCD行业:温和复苏
TFT-LCD是电子行业的第二大类产品,在去年的高速成长之后,经历了新一轮的快速下降景气周期,今年5月份,面板企业也迎来一个低幅的小成长。以我国台湾面板厂5月份的销售情况以及出货量为例,销售总额增长了6.6%,达到了445亿新台币;出货总量也达到了750万件,增长幅度为5.5%。从4月~6月的数据可以看出,友达和中华映管的收入、产品价格都在上升。
液晶电视成为未来最有成长性的领域。目前,中国液晶电视出货量季增55%至创纪录的20万台,年增率超过400%。中国占全球市场的比重由3.6%攀升至6.4%。北美市场液晶电视出货量季减31%至64.8万台,占全球市场的比重由去年第四季度的26%下滑至21%。日本液晶电视出货量季减17%至82.4万台,占全球市场的比重由去年第四季度的27%下滑至26%。
但是平板显示器市调机构DisplaySearch指出,2005年第一季度全球大尺寸(10英寸以上)液晶电视出货量季减13%至315万台;销售额季减5%至41亿美元。该机构于5月26日指出,2005年第一季度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季增13%至430万片。液晶电视市场成长情况并没有预期的迅速和乐观。
被动元件、PCB行业:处于弱市
PCB 风光不再
上游行业中,铜箔、玻璃纤维丝布、环氧树脂行业是全球原料价格上涨的受益者,对中游的CCL行业而言,5月产品销售收入比4月小幅下降,6月比5月继续下降。曾经风光无限的产品CCL行业自2004第四季度起已经难以消化上游原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业绩下滑非常严重。
2005年第二季度的行业淡季效应比较明显。随第三季度传统旺季的到来,情况都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将始终笼罩在行业上,在原料价格没有下降之前,行业很难有重大改观,公司缺乏价格谈判能力,在最近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被动元件 仍然受制于原料压力和扩产
2005年,5月产销比4月情况小幅下降,6月整体情况仍然不振。在2004年,日本TDK、村田(Murata)及太阳诱电等大厂设备产能扩充约20%,我国台湾地区企业扩充产能约30%,韩国企业也扩充了大约30%产能。但是展望2005年,全球需求只上升了10%-15%,所以面临杀价竞争的压力,2005年是行业洗牌和整理的一年。我国台湾地区发生多起并购大案,国巨收购华亚,华新科收购汇乔,智宝、辉城等三家铝电解电容器合并。自2005年起,由于京都协议等绿色壁垒措施的实行,各个厂家还面临更换材料和设备的压力。部分公司业绩将持平,部分公司业绩剧烈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