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入酷暑,大部分省份又开始了漫长难熬的用电高峰期。在经历过04年的电荒之后,今年的供电需求形势仍然不乐观。近两年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加大,国家建设电源和电网的进度滞后于整个经济发展速度,从而导致较大面积的缺电情况。对此,有识之士指出,一些初级产业中的高能耗项目过多是导致供电紧张的局面的重要原因。因此,改善电力消费结构,推广工业环保节电便成为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能源瓶颈问题的必由之路。但是节电产业在重重困难之下,似乎更像是一个“乌托邦”的美丽传说。
据测算,目前中国每年有3000亿元的节电市场,这个市场还会随着年均10%的用电增长率而不断扩展。但要想使节电在中国成为产业,专家提醒还需要一整套制度来保证。就目前来看,虽然近几年国内一下子涌现出几百家节电器生产厂家,但国内节电产业的先天不足还是难以弥补,例如:行业标准与维持其健康有序发展的法规并未出台;国内节电技术与节电装置虽五花八门,却不乏落后与假冒伪劣产品。目前,国内节电改造项目还是一些发达国家的产品在唱主角。对此,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能否尽快提供足够的法律法规、强大的研发支持和充分的市场竞争与技术创新来保证节电产业的发展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对企业来说,加强节能和环保无疑会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特别是那些相对缺乏资金的中小型企业来说,节能费用的大幅增加将是企业的一笔不小的负担。如果政府能给这些用电大户们也提供补贴,鼓励这些企业利用经济有效的方法降低能耗不失为一明智之举。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在美国一些州鼓励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凡安装太阳能板的住户、商家以至工厂,都可以获得一定补贴。一些获得“能源之星”标志的节能产品可以得到由公益基金提供的一笔奖励资金。这些扶植和强有力的支持促进了节能产品和技术的推广,其不但对化解能源短缺矛盾中起到了良好效果,也是利用产业政策杠杆宏观调控的最佳体现。
国际能源机构曾对一些国家每10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进行了统计,比较后发现,英国为0.41桶标准石油,日本为0.42桶,中国为4.2桶,可见我国大量能源被浪费了。根据估算,由于电效低下导致的电耗相当于两个三峡电站。电能的低下利用效率进而更加加重了日益严峻的电力形势。如何借鉴其他能源消耗大国的成功经验,从根本上解除电荒公共危机,无疑是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