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软件外包企业应对规模困局 欲集体冲击纳市

软件外包企业应对规模困局 欲集体冲击纳市

发布时间:2005-07-06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软件外包

导  读:

   目前,对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来说,最大的困扰就是规模太小。 
  “我们与印度的软件外包企业相比,连虾米都算不上。”陈淑宁对自己的企业颇为担忧,“如果短时间内规模提高不上去,只能面对被收购的风险。” 
  种种迹象表明,软件外包正在成为继互联网和网络游戏之后又一个风险投资的金矿。在拿到一笔笔丰厚的风险投资后,国内数家软件外包企业正雄心勃勃地准备2007年集体冲击纳斯达克。 
    上市冲动 
  今年5月10日,号称“京城第一包”的中讯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99.HK,以下简称“中讯软件”)成功登陆香港主板,成为内地第一家海外上市的软件外包企业。上市后,中讯软件一直业绩表现良好,市值已达6亿港元。 
  现在,中讯软件成了国内软件外包企业竞相效仿的对象。 
  “中讯的上市故事正在影响着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走向海外股票市场。”一位风险投资界的资深人士向记者预计,“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在今后一两年内可能会有七八家能够获得风险投资,有三四家最终上市成功。” 
  日中架桥投资基金核心人物、Synapse公司代表上野嘉久告诉记者,虽然中讯在香港上市很成功,但美国毕竟有最成熟的资本市场,具有非常好的融资条件,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综合治理能力。“关键的是能够募集到更多的资金。” 
  日中架桥投资基金是由东亚投资和香港Synapse公司共同管理的一支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 
  “我们计划2007年上市。”北京博彦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博彦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斌6月23日晚上告诉记者。 
  6个多小时前,王斌刚刚与日中架桥投资基金成功签约,博彦科技首选的上市地点肯定是纳斯达克。 
  “我们会运用各种在华尔街的关系帮助博彦科技上市。”此前,上野已经考察了博彦科技将近两年时间才决定投资,他非常看好博彦科技未来的发展前景。 
  无独有偶,比博彦科技更早拿到风险投资的北京文思创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文思创新”)董事长兼总裁陈淑宁也将上市的首选地点定为纳斯达克,时间同样是2007年。 
  早在今年4月成功拿到联想投资和DCM(DollCapitalManagement)将近1亿元人民币联合投资的文思创新,已经开始接触投行,进行上市冲刺前的准备工作。 
    风险投资的价值 
  为什么这些企业今年上市之前,急于接受风险投资的“关怀”呢?软件外包企业的主要成本为人力成本,而人力资源中80%以上都是开发人员,软件外包具有按小时收费等特点,因此仅仅从公司运营的角度来讲,软件外包企业并不缺现金流。 
  “风险投资可以帮助改善公司的管理架构、提高能力和迅速扩大规模。”近一段时间正忙着制订公司期权体制的陈淑宁告诉记者。现在文思创新请的是世界上最好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和投行,拿到风险投资后,公司管理架构也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 
  按陈淑宁选择风险投资的标准,他只会青睐在美国排名前十位的风险投资基金。而DCM正是一家这样的风险投资企业:DCM管理着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基金,曾有许多非常成功的案例,在国内投资的前程无忧(51job.com)和中芯国际等都已经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在今年5月9日《今日美国》经济版上,陈淑宁站在北京郊区的长城上,高举着双手宣告:“中国开始向风险投资张开双臂。”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几乎都做不了,现在已经能够做一些了。”由于DCM介绍的项目对各方面要求都相对较高,刚开始的时候还真有些为难陈淑宁,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公司的能力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 
  文思创新之所以选择另一家投资者——联想投资,陈淑宁则有另外的考虑。“我们看中的是联想在国内IT界的资源和他们成功投资中讯的经验。”陈淑宁告诉记者,他和柳传志谈了一次就成功了。作为国内少数几家成功的风险投资商之一,联想投资2003年曾向中讯软件成功投资2400万港元,并成功运作中讯软件上市。 
  获得风险投资之后,包括博彦科技和文思创新在内的软件外包企业都展开了大规模的收购活动。 
  陈淑宁告诉记者,风险投资的进入将使公司有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克服短板,现在文思创新上海和武汉的分公司都是通过收购小公司建立起来的。而现在,文思创新还在与几家软件外包企业洽谈并购,其中也包括一家美国公司,因为文思创新近期计划到美国建立办事处。 
  “我们拿到风险投资后,将大规模地展开收购。”王斌同样表示。 
    发展难题 
  受到风险投资追捧,上市日程也在眼前,中国的软件外包市场尽管正在高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许多难题。 
  IDC市场分析显示,全球应用软件外包市场近几年平均每年以29.2%的速度增长,2005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389亿美元,软件外包的发包商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日本。 
  目前,全球最大的软件外包出口国家主要是面向美国的印度,以及面向西欧的爱尔兰。中国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只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3%左右。 
  根据IDC的报告,2004年中国软件外包市场以49.9%的高度增长之速,达到了5.99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IDC中国软件与服务研究部分析师李丹指出,目前中国市场主要吸引的仍是日本客户,而欧美客户对项目的要求更加丰富、对开发商的选择更加严格,向中国发包的客户还不是很多。中国的对日外包厂商包括大连华信、东软、中讯、上海启明、上海畅想、大连海辉、中软、山东中创等,而对美企业则包括文思创新和博彦科技、深圳易思博等少数几家。 
  IDC预测,中国软件外包市场2005~2006年增长的速度最快,到2009年,中国软件外包市场份额将达到40亿美元。按照预测的成长速度,这么大的市场中成长出几个大型公司将很有可能。 
  目前,对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来说,最大的困扰就是规模。根据记者的了解,在国内超过500人的软件外包企业不超过20家,国内最大的软件外包企业东软集团也仅仅达到6000人的规模。 
  根据国际上一些大型外包项目的操作经验,一般达到3500~4000人的规模才能够拿到大项目。目前,博彦科技只有700多人,去年的营业额在人民币1亿元左右。即使是已经上市的中讯软件,根据其公布的2004年业绩,营业额也不到1.8亿港元,净利润5500多万港元。 
  “在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中,只有第一集团才有价值,其他企业只能面临被收购或自生自灭。”王斌认为。 
  “我们与印度的软件外包企业相比,连虾米都算不上。”虽然文思创新的员工数量已经超过1000人,营业额达到人民币1.5亿元,但对于印度软件企业动辄上万人的规模,陈淑宁对自己的企业颇为担忧,“如果短时间内规模提高不上去,只能面对被收购的风险。” 
  陈淑宁所指的被收购风险是指印度企业大规模进入中国。上周,微软公司总裁鲍尔默来华访问时与印度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大用软件和天津华苑软件园联合建立的一家大型软件外包企业,这家企业将落户中关村软件园,未来的规模将达到1万人以上。 
  “如果真的达到1万人的规模,我们这些国内的软件外包企业就都完了。我们的未来只会面临破产或被收购的命运。” 
  陈淑宁认为,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多做一些实事,有力地保护国内的民族软件产业的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ml8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外资企业演绎轴承行业“完美”并购

下一篇:华新武穴水泥磨系统投入运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软件外包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