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食品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2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0554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0%左右,食品工业的利税总额占全国工业部门利税总额的20%左右。居全国各产业部门之首。
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作为食品工业提供装备的工业,形成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与八十年代初,经过八十年代的快速发展,九十年代的高速增长,目前已进入结构调整、产品质量升级、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2002年食品和包装机械全行业总产值近400亿元,已成为机械工业系统十四大行业之一,初步满足了我国食品工业的需要。
1 我国已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体系
1.1 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初具规模
目前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生产企业达6000余家,其数量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一位,产品品种3000多种。2002年全行业总产值395.36亿元。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生产企业1133家,2002年产品销售收入345.16亿元,其余4000多家为小型企业,其中近一半为兼营企业。2002年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出口交货值2.61亿美元,其中包装机械出口交货值1.38亿美元,开始走向世界。
1.2 基本形成了为食品加工业提供成套装备的能力
食品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工业的发展。食品和包装机械的发展又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装备保障。初步形成了以大学工艺基础研究、院所技术创新和工程转化应用技术开发、企业产品生产制造的分工协作产业发展体系,在一批产品加工领域形成了企业为主体的关键单机生产制造能力和以院所为主体的工程成套装备能力。
1.3 在部分领域形成了大型关键单机生产制造能力
近10年有几百项较高技术水平加工设备相继问世并投入生产,达到国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个别机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微波技术、速冻技术、真空技术、膨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胶囊技术、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等高新技术已逐步应用到食品加工装备中。
2 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
我国食品与包装机械工业起步晚、基础差,目前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加工装备仅占全部的5%~10%;整个行业落后20~25年。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的食品和包装机械,以满足我国食品工业之需要。
2.1 技术创新和工程转化能力十分薄弱
我国绝大多数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制造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基本上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由于科研投入不足,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实验条件不完善,造成我国市场上的产品主要还是仿制、测绘或稍加改造的国产化,产业主体技术依靠国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与世界上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强国相比相差甚远,整体技术水平落后20~25年。
在工程转化和技术集成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在低水平上各自为战、重复引进、重复研发的现象相当普遍;工艺研究、装备开发、生产制造相互脱节,工程成套及工程转化能力弱。
2.2 产品结构与质量、性能有待改善
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五多五少,即:单机多,成套少;主机多,辅机少;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高技术、高附加值、高生产率的产品少;初加工设备多,深加工设备少;通用机型多,特殊要求、特殊物料加工的机型少。产品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生产能力低、能耗高。较好的产品小时生产能力仅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2,能耗成倍地高于国外先进产品水平,尤其是大型设备性能差距更大,致使国内大型生产线基本都从国外引进。
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着工作稳定性、可靠性差,造型落伍,外观粗糙,基础件和配套件寿命短等问题。只有少数产品制定了可靠性标准,无故障时间比国外先进水平的同类产品低得多,仅是它们的1/2~1/3。
2.3 企业规模小、布局不合理
在企业规模方面,一是集中度不高,二是人均劳动生产率低。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从企业数量看还不少,有6000余家,比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强国都多,其中有近2000多家不够稳定,每年有近15%的企业转产或倒闭,但又有15%的企业加入这个行业。产值及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企业仅有十几家,最好的企业产值和销售额刚过10亿元,上市企业仅有一家;年销售额过3000万元的企业仅有50家,这50家企业的总销售额仅有80亿元,集中度仅达到20.66%。多数企业年产值在几百万到一千万之间,低于100万的企业为数还不少。人均劳动生产率多数企业在10万人民币以下。
布局上,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广东、辽宁、北京和河南等省市,上述8省市生产企业占全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总数的64%,而西北地区的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4个省区生产企业只占总数的0.8%,分布极不均衡。
3 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展望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必将带动整个食品工业的全面发展,今后一段时期食品工业仍将以高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向前发展,为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3.1 食品和包装机械近期发展重点领域和方向
加快发展食品和包装机械的技术创新速度,推动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选择食品工业中主要行业的技术装备,如大豆加工设备、玉米加工设备、马铃薯加工设备、油料加工设备、乳品加工设备、肉类加工设备、果蔬保鲜与加工设备、饮料加工设备、方便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加工设备、水产品深加工、食品包装机械、 食品和包装机械共性技术和设备等,“重点突破”,依靠技术创新,结合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提高食品工业装备的自动化水平,向多品种、成套化、大型化方向发展。
3.2 建议与措施
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是食品加工业的基础,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目前仍滞后于快速发展的食品工业的需求。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要跻身世界食品和包装机械制造强国行列,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迫使我们要制定好有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的发展。
3.2.1 对重点领域和方向给予政策扶持
选择国内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含量较高、产业关联度强、见效快且能填补国内空白的食品和包装机械重点领域和关键装备,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扶持。
3.2.2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①着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主体,联合行业内大型制造企业共建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大学工艺及基础理论研究优势、科研院所开发设计和工程成套能力及大企业制造优势,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技术的研发。
②实施专利战略
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多数是测绘仿制,目前对工业强国还没造成威胁,进入WTO后随着我国食品和包装工业的不断发展,围绕专利、知识产权的贸易纠纷就会随之而来,当前我国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视不够,创新性技术和产品申请专利很少,应积极采取措施,推动行业专利技术发展,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2.3 建立产业化体系
大力扶持名优企业、名牌产品,打造中国食品和包装工业的航空母舰,实现跨越式发展。
3.2.4 建立信息化体系
实现企业内部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网络运行的信息化,带动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发挥行业学会、协会组织协调作用,建立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的信息共享机制和信息网络共享平台,促进行业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