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纺织服装行业面临了近几年来少有的严峻形势,虽然受棉花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出口退税下调,电力供应不足,煤、电、油能源涨价,资金链条趋紧,运输成本上升以及国内同行业企业的无序竞争等因素影响,但工业生产、销售、出口、效益稳步增长,产销衔接良好,行业整体经济运行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特点
1、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优势企业集团发挥支柱作用。优势企业集团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立足内部管理,开拓市场经营,不断进行产品与技术创新,在行业中发挥支柱作用,拉动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生产稳步增长。即发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31.63亿元,星火纺机集团23.40亿元,纺织总公司20.78亿元,喜盈门集团15.12亿元,宏大纺机7.84亿元,中泰集团5.36亿元、海珊集团4.85亿元,青纺机厂4.57亿元,环球机械4.48亿元,颐和针织3.66亿元,联创公司2.90亿元等企业集团增长幅度均在20%以上。
2、项目投资与产品研发有机结合成为拉动整个经济新的增长点。企业凭借自身的优势和诚信度,引进外商投资企业,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喜盈门集团的家纺、服装产品、联创公司工业用锦纶丝、凤凰印染超蜡生产线、中泰集团PA6POY民用纺丝线、即发集团针织印染面料等合资或合作项目,已初见成效,产品及技术开发,推动了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
3、发挥名牌带动作用,促进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目前我市纺织服装已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3个,山东省名牌12个,青岛市名牌17个。即发集团、喜盈门集团分别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青岛雪驰有限公司荣获中国名牌,海珊集团、红领集团、宏大纺机、华金集团、胶南东佳纺机、千惠秀品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分别荣获山东省名牌,青岛纺联集团、乐好服饰、雪达集团、一诺服饰、好事中服饰等13家企业分别荣获青岛市名牌。企业名牌效应带动纺织服装行业发展,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以名牌产品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4、克服煤电油运带来的影响,调整产品结构,保持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企业在今年电力不足、原材料价格同比提高的非常时期,生产围绕市场、质量满足客户,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生产与销售紧密配合。统计的主要产品中,化学纤维9.88万吨,同比增长1.3%;布5.01亿米,同比增长37.2%;印染布1.21亿米,同比增长11.2%;毛巾8424万条,同比增长42.3%;毛巾被177万条,同比增长7.9%;帘子布1.05万吨,同比增长6.9%;针棉织品折用纱线量4.98万吨,同比增长15.4%;服装4.03亿件,同比增长3.4%,其中:针织服装3.40亿件,同比增长27.5%;梭织服装0.63亿件,同比增长4.4%;毛毯99万条,同比增长59.7%;麻袋284万条,同比增长425.9%;床单48万条,同比增长4.4%。
5、产销基本衔接,出口增幅有所回落,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93.75亿元,同比增长22.49%,实现产销率97.65%,同比提高0.8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2.17亿元,同比增长9.52%,其中: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5.91%。据海关统计,2004年青岛市纺织品服装出口创汇34.92亿美元,同比增长11.3%,比去年增幅降低8.8个百分点,日本、韩国、香港仍是我市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三大市场,占全市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70.8%。
出口增幅减缓的主要原因:由于前期国内纺织原料价格的高位波动,国内棉花价格高于国际棉花价格,棉花的高成本大大削弱了企业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再加之周边国家的价格竞争,使企业在出口产品价格上处于明显弱势,另外今年国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4个百分点,造成今年一开始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幅下滑,出口市场日益严峻,出口增速受出口退税率的下调而大幅下降。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出口增长态势产生不利影响。纺织服装类产品退税下调4个百分点,将增加纺织产品的出口成本,对企业来说,获利空间被大大压缩,部分微利产品将退出国际市场。
2、国家为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对贷款政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压缩贷款。企业筹措资金困难,影响企业在建项目的建设和技术改造的正常进行。
3、原料价格的大幅波动,成为制约纺织服装行业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棉花对纺织业来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左右着纺织企业的经济效益。进入5月份开始,国内棉花价格在国际棉花期货、现货价格下降和纺织市场销售平缓的大趋势下,出现了持续下跌,棉价与纱价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加上工人工资等各项费用后,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困难。
4、石油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化纤行业。2004年,全球石油价格暴涨,作为石化产品下游的化纤行业价格却涨势甚微,进口原料涨幅曾达到了99.6%,而成品价格涨幅只有30%左右,大大缩减了企业利润空间。年底石油跌价,企业成本仍在高点,成品价格却已下跌,直接造成化纤及下游企业亏损。青岛高和公司聚脂产量下降21.7%,涤纶产量下降5.6%,利润亏损7796万元,联创公司亏损3966万元,韩一华瑞亏损2145万元。
5、原煤价格增长较大,电力供应更加趋紧。电力供应对企业(特别是棉纺企业)生产和经营造成严重影响,限电不但直接造成纺织企业开工率下降,而间接的后果是企业不敢放手接新单,担心不能按时交付,经常性的停电或突发性的限电拉闸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新的交通法出台,运费面临大幅调升,而运费上升压力势必传递到产品价格上来,企业是否能接受、消化掉这种运费压力,是面临的现实问题。
三、2005年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200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态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程度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纺织工业面临的形势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上还是机遇大于挑战。从不利或不确定因素看:
1、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后,中国政府对裙子、衬衫、裤子、睡衣、内衣等6大类33个类别的148个服装税号,采取从量计征方式加征出口关税。加征关税将对纺织服装企业造成以下影响:(1)涉税产品单价越低受影响越明显。目前纺织品服装加征关税税额均在0.2-0.3/件(套)之间,各种产品的征税额差异甚小,而且是采用从量计征。这就使涉税产品单价越低,所征税额占总价格的比例越大。(2)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受影响较大。不同附加值的产品,由于利润空间相差甚远,因此所受影响不尽相同。(3)对非配额市场的出口造成冲击。此次征收关税的意义是促使企业提高纺织品的出口附加值,但它对非配额地区的出口产生较大的冲击。我市纺织品服装60%-70%出口日本和韩国,计量征税无形中提升了非配额地区的出口成本,直接缩减企业毛利率,削弱了纺织品服装的竞争力。
2、配额取消后,短期内我国对设限国家部分产品出口价格下降,数量增加,市场份额扩大,国际贸易环境更加严峻,主要进口国运用特保条款和反倾销措施制造障碍,国际贸易壁垒将会成为配额取消后发达国家限制纺织品服装出口的重要手段,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以及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将对纺织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生产要素的国际性流动也更加明显,发达国家凭借其资金势力、完善的市场网络、品牌以及高新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继续主导着高附加值的纺织品服装市场。
4、煤炭、电力、运力的不足,仍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从有利因素看:一是国内经济仍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将对纺织领域产生强烈的市场需求拉动。二是国际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将对我国纺织企业开拓市场、扩大出口有利。三是国内棉价进一步回落以及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对纺织经济的良性运行和效益水平的提高,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预计全行业生产、效益增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