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剑桥制造评论》(中文版) 联合世界汽车研究院(World Motor Academy)共同编制的2004年《中国汽车100强》与《世界汽车100强》排行榜已经隆重揭晓。《中国汽车100强》评选主要采用国家权威统计数据、结合企业申报材料方式进行。企业主要申报5项指标: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研发收入、员工人数。排名建立在公正、公开、科学的基础之上。根据调查及申报结果,主要以2003年企业销售收入为主要依据。
本文主要通过对排行榜和销售收入指标的分析,再次总结了世界各国家和地区汽车企业的“兴”与“衰”,同时指出我国汽车企业发展的“喜”与“忧”。
分析世界汽车100强给我国汽车企业发展提供经验与教训
在2004年《世界汽车100强》排行榜中,我国有11家汽车企业入选。从企业数量上确实值得我们的汽车界骄傲。那么究竟我们的企业国际竞争力如何呢?下表给出了世界100强企业分国家地区的统计数据,从这些统计数据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国汽车企业或汽车工业的发展情况。
上表各国家地区的排列顺序按照总销售收入由多到少,欣慰地看到,中国排在了第五位。事实上,从绝对量来看,我国已经驶入世界汽车产销大国行列。2003年,汽车产销量以净增百万的速度双双突破400万辆,我国一举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可以说,车轮滚滚,承载着50年的奋斗与辉煌。那么,考虑到汽车企业的数量时,我国汽车企业的平均发展水平是不是也有着如此的辉煌?下图给出了世界100强中各国汽车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与100家企业的整体平均销售收入对比折线图。
该排行榜中,德国同样有11家企业入选,但德国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要远远大于中国。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企业的平均销售水平要远远低于100强的整体平均水平。中国11家企业的总销售收入刚刚超出意大利2家企业的总销售收入。中国企业“散”的问题更加突出。可以说,中国汽车产量和销量的含金量仍远远低于汽车强国。
综合分析各国的汽车企业发展情况,100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世界汽车的整体发展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三足鼎立”局面在100强排行榜中显现的淋漓尽致。同样我们也会看到计划经济的弊端给曾经辉煌的俄罗斯带来的重创;英国汽车工业的衰落。各国家地区汽车工业的起起落落,给我们以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我们不能照搬,而要内化为适合我国的东西;这些教训在我国汽车的发展中需时刻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