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是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之一,经过近一年的时间,目前电解铝行业的调控情况如何呢?2005年是否会继续采取紧缩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报》3月24日引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的话说,中央去年加大对电解铝宏观调控力度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收效显著,电解铝投资热目前已完全得到遏制。康义认为,中央对电解铝行业实行宏观调控的成效主要显示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2004年电解铝的投资额由前几年连年猛增之势转为减少42.34亿元,降幅接近两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停建电解铝产能147万吨、缓建产能90万吨。二是淘汰落后电解铝产能工作加快。去年共淘汰落后的采用自焙槽工艺的产能72万吨,这样全国900多万吨电解铝产能中,自焙槽只剩32万吨,仅占全国总产能3.5%,预计到今年底即可提前一年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三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去年在先后有33家电解铝企业停产的同时,一批企业实现了并购重组,中国铝业公司控股兰州铝业公司和福建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重组湖北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和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天津中迈集团收购黄河铝电集团公司;商丘铝电集团与林州铝业合并等。
官方媒体报道的上述表态值得注意,可以视为调控政策调整的一个信号,未来国内对电解铝行业的调控可能会暂时告一段落。不过,对此调整一定要理解到位,千万不能理解为电解铝的投资又会放松。在宏观调控仍然偏紧的情况下,任何反弹都会受到政策限制。
国内汽车制造业应该大力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陷入空前低迷,车价下降、购买力下降,消费环境恶化,对很多汽车厂商构成打击。一些汽车业外的资本,曾在“造车运动”中涌入汽车业,但在受到打击之后,也纷纷退出汽车制造业。
笔者分析,就国内目前的消费能力,汽车市场的增长今后将进入一种“平常”状态,利润也越来越低,而竞争却越来越激烈。对于中小汽车厂家来说,日子不会好过。这时候,国内汽车制造厂商,应该把目光转向国外市场。
有人会问,国外市场就好打吗?欧美日等国的汽车巨头,已经早把世界市场瓜分了。笔者认为,这只是看到了汽车市场的一面。在国际市场,欧美日等国还是为中国留下了一块市场空间,这就是低端汽车市场。对于一些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中国的汽车出口还是面临着很大的机会。
这里的市场空间,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高标准生产“提供”的。世界上主要的汽车生产国,都在向欧美日等高标准看齐。而由于汽车生产的规模特点,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商不会再为落后国家去确立几套低的市场标准。而落后国家由于经济水平的原因,他们的汽车市场是“低标准”的,欧美日等国制造的汽车,对这些国家来说则显得十分昂贵。这意味着,中国的部分低成本汽车有了市场空间。
据了解,国内现在已经有一些低端的汽车,开始向非洲和中亚国家有规模地出口,增速很快。在天津港,装船出口的“松花江”小面包车就为数不少。相比于国外汽车,中国汽车几千美元的价格,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愿意接受的。如果主攻一些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可能会给国内部分汽车厂商带来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