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各国工业化其实并无统一的模式,成功国家的工业化都会根据国际形势和特点进行,特别是后起的工业化国家,都要借鉴先行工业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充分享受后发性利益,这点在美国的工业化和日本工业化差异上表现的很明显。美国工业化的当时其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6-7%,但却消耗60-70%的能源和资源。因此,在后来他们付出了沉重的结构调整代价,而日本相对而言,确定的是低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工业化道路。但由于受当时世界科技水平、发展水平的限制,这样的道路走的并不彻底。
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有基于深刻的战略思考和广泛的背景支持的。
中国关于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其本来是指经济、科技、环境、人口、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而发展为“以人为本”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战略对工业化提出了要求。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际上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提升,是把人民生活与国家发展密切结合,国家战略经济发展惠及人民。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这对工业化提出新的要求。
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是从信息化角度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模式道路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各国的发展和工业化战略面临着新的选择,对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要重新审改,同时要考虑经济多极化因素。
我国应综合考虑上述背景,全面论证新型工业化模式(道路)问题。
一、基于工业化的内涵(信息化与工业化)
(一)信息化
信息化涉及国民经济众多领域,而且是动态不断发展的概念。
1、信息化是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最广泛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
用于收集、加工、处理输送、发布各类经济信息所需的各类硬环境,包括计算机、传真机、电话、摄像机、计算机网络、光纤及卫星网等。
一套完整的信息标准和科学的信息立法。
一套有效的经济信息化的应用系统。
多方面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各类经济数据库。
符合要求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
2、信息化是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由于利用了信息资源而创造的信息经济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其内涵包括:信息基础结构、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应用和信息服务。
3、信息化是指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要逐步提高信息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同时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把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起来,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把信息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提高上去。其内涵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信息人才和信息环境。信息产业则是支柱;信息技术是根基;信息人才是动力;信息环境则为有序运行的保障。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托,构成“中国信息化基础结构”(CNII)。
4、信息化就是要加快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以及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使企业的发展更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加快经济的运行节奏,促进经济发展。国民经济信息化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建立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体制,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资源消耗、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国民经济信息化不仅表现为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它还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获得巨大利益。
5、信息化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充分发展四个基本要素,并通过四要素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率,全面刺激、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这四个要素是:信息市场要素、网络要素、公用软件和硬件要素及数据库资源开发要素。
6、信息化是指随着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国民经济结构日趋复杂,并处于不断变化中,用信息化创造智能型、强大性的社会生产力,改造更新和装备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通过快速、高效、低能耗的信息传递,把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管理与决策中运用信息的层次,加快知识、技术、人才和资金流动,缩短时间和空间,建立国民经济的稳定有序状态。这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
分析一下这些观点,不难看出信息化不仅局限于经济范畴,而且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因为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产生力将实现由农业、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反映了经济发展形态由工业化到信息化的过渡,即由注重物质、劳动的密集投入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向注重知识、信息的密集投入的集约生产方式的过渡。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