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5年,湘潭航运的年吞吐量将达到300万吨,一举超过城陵矶港;2007年吞吐量将突破800万吨,成为省内最大的港口群。”2月21日,湘潭市市委书记陈润儿在考察该市水运时提出发展目标。
截至去年年底,湘潭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50万吨,由湘航投资1亿元建设的码头群,已初现我省水上冶金物流枢纽的雏形。
6个千吨级泊位分置湘江两岸
去年年底,湘潭市总投资近2亿元打造的铁牛埠、河西中心港区正式动工。据了解,铁牛埠港区是在原铁牛码头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按照规划,将建设3个千吨级泊位。而河西中心港区则位于宁家港附近,投资方也将在这里建成3个千吨级泊位。两个项目建成后年吞吐能力将达200万吨。
湘潭市交通部门称,两个港区建成投入运营后,湘潭市将有三个千吨级港区,分别位于湘江湘潭段的上、中、下区域,加上原有的集装箱专用码头,湘潭市水上物资全系将初具规模。
湘潭航运的数据显示,2004年该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50万吨,冶金产品及其原材料运输渐渐成为“主角”。湘航投资1亿元建设的码头群,已初现我省水上冶金物流枢纽的雏形。
民间资本助跑“小南京”
一江两岸十八总,水运成就了湘潭市历史上“小南京”、“金湘潭”的盛名,也传扬了“米市”、“药都”的美誉。随着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的崛起,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湘潭水运陷入低谷:货运量严重不足,船舶营运率不到50%;港口发送量由正常年份的30万吨下降到8万吨左右,如同行船偏遇打头风,湘潭航运一度停滞不前。
为此,湘潭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专家进行调研考察,得出结论,湘潭码头匮乏,即便是现有的码头装备也十分落后,而要升级装备,最大难题是钱从哪里来。2003年,湘潭航运建设寒鸡港码头时,因为对水运市场缺乏足够的信心,银行临时改变了贷款决定。在这进退维谷的当口,决策者们将橄榄枝伸向了民间资本市场,也将自己推向了风险决策的风口浪尖。
据介绍,湘潭市铁牛埠、河西中心港区建设所启动的近2亿元资金,均有大量民间资本的介入,河西中心港区1亿多元的投资总额,有7000多万元来自涟钢和湖南华升置业有限公司。
两年内组建省内最大的港口群
2002年底,湘潭某航运企业建设集装箱码头,面对硬化后的场地,有的职工半开玩笑半当真地骂:这么大一个坪,像个“足球场”,有人甚至认为航运企业建设码头是“不务正业”。一年时间后,这个“足球场”不仅安排了80多个就业岗位,还为企业赢得了40多万元利润。决策从风险到保险,职工也由骂到笑。
“湘潭有繁荣辉煌的航运时代,并且市委市政府也明确了建设湘中南现代物流中心的战略部署,”湘潭市市委书记陈润儿在考察水运发展时提出,到今年湘潭航运的年吞吐量将达到300万吨,一举超过城陵矶港;2007年吞吐量将突破800万吨,成为省内最大的港口群。
据该市交通局透露,今后几年,湘潭航运还将投入6亿元,建设上起铁牛埠,下至易家湾的码头群,为湘钢、涟钢、萍钢等冶金企业搭建通江达海的捷径。
[center]文章来源:三湘都市报[/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