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电煤博弈考验发改委智慧

电煤博弈考验发改委智慧

发布时间:2005-02-04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电煤 失控

导  读:

电煤合同面临失控 发电企业举步维艰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日前公布了2005年电煤衔接会的统计数据,9亿吨的合同量比上年增加了8000万吨。几乎在同期,五大电力集团联合向国家发改委上交了一份报告,认为衔接会遗留诸多问题,电煤合同面临失控,必将给今年的电煤供应和经济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在“2005年度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五大电力集团最终签下的重点合同量“非常不理想”。在报告中,五大电力集团认为,发改委衔接框架意见和价格确定原则的贯彻落实受到干预,电煤供需合同未能有效衔接,价格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电煤资源在衔接会上未得到有效衔接,总量不足。衔接框架意见明确2005年直供电网电煤总量为4亿吨,但实际签订的供需合同严重不足,尤其是7300万吨新增机组用煤衔接堪忧,其兑现也存在不确定因素。 


  价格涨幅大大突破国家发改委电煤价格指导意见。电煤价格大幅上涨,少则每吨20多元,多则每吨100多元。 


  供需合同中价格条款存在遗留问题。虽然签订了中长期合同,但煤炭企业要求合同中必须注明“执行价格另见补充协议”,为日后涨价预留空间,背离了国家发改委“必须根据电煤价格指导意见明确具体执行价格”的规定,对年度电煤价格控制极为不利。 


  国家关于煤炭资源衔接“三优先、三符合”原则未能得到充分体现。电煤中长期协议未得到有效履行,原定价格再次被提高。此次衔接会,独立发电厂订货比例明显高于五大电力集团,违规项目订货无人监管。 


  由于运力由煤矿支配,煤矿可单方面选择电厂,使电厂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导致资源一味流向出高价的电厂,资源、运力供需衔接失衡。 


  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五大发电集团提出,鉴于“8%价格涨幅”已成为国家发改委2005年煤电联动的基础价格上涨幅度,建议将其作为全年电煤价格控制幅度来监督执行;同时加强供需合同履约监管,防止2004年电煤价格轮番上涨、影响电煤供应的情况再度发生。 


  此外,尽快实施煤电联动方案,将2005年度电煤价格涨幅与2004年6月至11月电煤价格涨幅同步实施煤电联动,疏导价格矛盾,促进煤电运平衔运行。报告还呼吁,加大国家政策的执行力度和监管力度,以维护2005年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一位电力燃料公司老总表示,2005年电煤价格继续处于高位已成定局,发电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据电力部门统计,2004年因为煤价上涨,五大发电集团增加成本30亿-50亿元。他指出,如果当初国家发改委在制定价格政策时更加细化,在价格上有一个具体的框架和思路,在这个基础上各区域不同层次地放开,再配合煤电联动方案,衔接会也不会开到这种地步。而现在,只能“靠政府加大执行力度和监管力度来收拾这失控的局面了”。 


  对于此次衔接会,煤炭协会有不同的看法。在煤炭协会1月26日召开的部分省市做好2005年重点煤炭供应工作座谈会上,第一副会长濮洪九表示,这次衔接会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开始得到加强,订货会正在向供需双方自主订货、协商定价的市场机制转变。对于订货会存在的问题,濮洪九认为:有的重点用户还是习惯于向上级要政策,影响了新增重点合同订货数量;煤炭价格还没有完全做到真正按照市场需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煤炭有效供给的矛盾依然存在。 


  由此看来,煤电双方的博弈还将在2005年僵持下去。如何尽快解决电煤供应存在的隐患,将考验着发改委和各方的智慧。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mcsg.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2004年贵州缺电160亿千瓦时

下一篇:需求侧管理可缓解电力紧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电煤 失控
  • 煤炭“十二五”规划 山西进入“稳中求进”时代

    “《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煤炭工业总体布局是非常客观的。”山西省发改委宏观研究院院长王宏英3月2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 电煤普涨 致发电企业成本上升

    最新2010年电煤谈判落定电煤每吨普涨30-50元   在发改委公布的产运需衔接会大限到来之后,据煤炭运销协会对外公布的数据,截至1月15日0时,2010年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已经16亿吨,加上神华集团、中煤集团这两家央企的煤炭合同量,预计今年煤炭合同汇总量已达17.2亿吨以上,超过国家发改委此前的产运需衔接框架方案目标8

  • 煤炭订货量远超预期 2010年煤炭涨价势不可挡

    2010年全国煤炭订货合同汇总量近15亿吨,超过国家发改委此前的框架方案目标近6亿吨,煤炭涨价局面已成定局。

  • 我国煤炭供应长期趋稳 局部电荒不会蔓延

    近期电煤库存快速消耗 局部地区“电荒”问题凸显但是伴随着明年山西等地区产能的逐步恢复,及煤炭运力的疏通,我国电煤供应将趋于平稳,“电荒”不会蔓延。

  • 11月进口煤炭同比增加6倍

    11月份进口煤炭1265万吨,几乎是去年同期的6倍。前11月,我国煤炭累计进口总量达1.09亿吨首度突破1亿吨大关。

  • 电煤合同价尘埃落定 煤电市场化改革方向不会变

      拉锯近8个月的电煤合同价终于尘埃落定。昨日,记者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获悉,2009年电煤合同已经签订大半,其价格以企业双方商洽为准。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表示,煤电市场化改革方向不会变,无特殊情况,中央不会出面干预煤炭价格。     2009年全国电煤合同签订汇总大体上可分为两

  • 山西电煤供应量大幅增加

    按照山西省经委下达的 《关于2009年度省内重点工业用煤产运需衔接指导方案》,2009年度省内重点工业用煤产运需衔接会议在量的安排上对电煤和其他重点行业用煤做了不同的安排。     衔接会安排了省内重点电煤8947万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供应3844万吨,地方煤矿供应5103万吨;通过铁路运输的3293万吨,

  • 明年电煤价格能否回落

    业内乐观者的理由是:小煤矿复产验收工作加快,将缓解供需格局;煤炭产能将会过剩;煤炭行业最大的用户电力行业全行业亏损已成定局,煤炭向下游行业转嫁的能力受到限制。     而悲观人士则认为,煤炭投机商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部分电煤公司通过转换下游造成电煤合同兑现率下降,或者钻营其他方式牟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