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当前我国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04-10-19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能源

导  读: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源结构不合理将加剧煤炭供应和铁路运输压力 
  为解决当前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国内出现了电力项目建设高潮,预计2004年、2005年将分别新增发电装机3500万千瓦、4800万千瓦。由于新增发电装机有相当一部分是火电,如2004年预计投产2600万千瓦火电机组,相应的电煤需求也将在2003年8.8亿吨的基础上增长7000至8000万吨。 
  最近两、三年我国煤炭产量高速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和煤炭协会的估计,2003年我国原煤产量16亿多吨;今年上半年原煤产量8.8亿吨,同比增长15%。目前我国煤炭产量的增长,主要通过大型煤矿超能力生产和乡镇小煤矿产量急速增加实现,而这种高强度大幅度超能力增产,将使煤炭行业的产能比进一步失调,进而影响煤炭连续稳定供应。 
  此外,能源需求(特别是电煤)的高速增长也造成了全国运输紧张。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煤炭运输4.8亿吨,同比增长12.2%,比全路货运量平均增幅8.7%高出3.5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新高,但仍不能满足煤炭运输的需要。如果不优化电源结构,不合理布局电源项目,铁路运输瓶颈将长期存在,扩大电源建设、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目标也无从实现。 
  2、煤炭价格机制存在缺陷,“煤、电价格之争”已对经济稳定持续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在我国现有的资源条件下,电和煤已经成为能源供应链上相关性和依存度相当高的产业。90年代初期进行的煤炭工业体制改革使得除发电用煤外,煤炭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现在发电用煤也实行市场价格,但电价受到国家控制,不能随意调整,相应地,电煤价格调整也受到制约。 
  近年来随着电力紧缺的加剧,燃煤机组急剧增长,电力用煤在煤炭产量中的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已达到50%左右。而合同电煤价格与煤炭的市场价差也在逐年加大,目前市场煤炭价格普遍大大超过电煤供应价格,最高价格差已经接近150元/吨,煤电价格矛盾增加。 
  为疏导电煤矛盾,国家在半年内两次调整电价以抵消煤价上涨对电力发展的影响;但是“计划不如变化”,电价的调整尚未到位,煤炭的价格就又涨了。伴随着煤、电紧缺的形势,电和煤的价格轮番上涨,已经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难解的怪圈。产生上述现象很大程度在于煤炭价格机制不合理,频频发生的煤、电之争,昭示着煤炭的进一步市场化改革和电煤价格的放开,已是十分迫切。 
  3、电源建设前期工作出现“跑马圈地、盲目布点、无序开发” 
  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后,适逢缺电局面,五大发电集团纷纷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谋求电源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跑马圈地”,“争抢资源”。目前这种资源端竞争出现的问题是:1)项目前期工作落后,前期项目储备资金不足;2)建设地点好,经济效益好的电源项目大家抢着建,地处偏僻、经济效益差的电源项目无人问津。 
  电源资源的省级壁垒开始显现,保护地方投资者的倾向有所抬头;而国家尚未形成对电源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的调控机制,现行的宏观调控手段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行政管理手段失效。电力项目开发的市场机制不成熟,通过竞争方式择优选择投资者的做法有待完善和规范,项目资源开发秩序无法建立。 
  4、石油需求快速增长,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但缺乏应对国际市场油价波动的措施 
  世界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有较大发展潜力,可保证中长期稳定供应。截止2003年底,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567亿吨,探明储量比上年略有增加,储产比约为4:1。近十年来,我国石油消费保持了年均5.5%的增长率,并且有逐步加快趋势,预计2004年我国石油消费将达2.8亿吨,甚至更高;在石油消费逐年递增的同时,我国对进口石油依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2003年我国净进口石油9000多万吨,2004年可达1.1亿吨。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市场油价波动频繁,而我国缺乏应对高油价的防范措施,特别是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对国际市场油价的影响力却很小 。 
  虽然高油价会促进节油、代油技术的研发,但如果没有更好的应对措施,单靠贸易保证国内石油供求缺口,必然会对国民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有关专家对我国1993-2000年的GDP、石油进口数量和价格波动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油价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时间,将使我国GDP增长率平均降低0.01个百分点。长远来看,我国石油将依靠国际市场满足国内需求乃大势所趋,迫切需要我国采取积极策略,在稳定、安全供应石油方面做出探索,从国际价格的被动承受者变为积极影响者,减缓油价波动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冲击。 
  5、西南水电产区高耗能行业畸形发展,给当地环境、能源、运输带来巨大压力 
  在世界范围内,水电开发与高耗能产业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目前,我国高耗能工业布局正逐步从沿海向水电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转移。与国外高耗能企业推动水坝建设不同的是,我国西南高耗能工业大多由地方政府大力推动起来的。在水电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在大上水电站的同时,高耗能产业“遍地开花”,几乎所有已经和正在大力开发水能的市、州、县都在发展耗能产业。并且有不少高耗能产业都是面向国际市场生产,产品出口国外。 
  2002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能源趋紧,而此时西部的高耗能工业企业依然享受优惠电价;在国家三令五申取消高耗能工业优惠电价之后,一些地区依然我行我素,利用地方电网独立运行的“优势”,继续给予高耗能工业优惠电价。“一高一低”间的巨大反差,使高耗能产业一时间成了暴利行业,西南水电富集区成了高耗能工业发展的“乐园”。同时,西南一些老水电厂也“近水楼台”,利用低价电自己投资生产高耗电产品,这些企业往往设备简陋,技术不成熟,污染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已有高耗能企业建自备火电厂的现象。如果没有切实措施,东部高耗能企业也会到西南“圈水”建自备水电站,然后将企业转移到西部。如果任由这些低门槛发展的高耗能产业畸形扩张,不仅会加重我国能源紧张局面,还会严重污染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如果仅为高耗能行业大建水坝,更会使脆弱的西部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6、宏观调控政策总体执行良好,但仍然存在落实不积极的问题,这将会给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控制埋下隐患 
  这说明,仅仅依靠产业政策和行政指令还不足以保证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必须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励政策,要与法规条例政策(凡不符合能效标准的电气装备、产品一律不准生产)相配合,要与市场配置资源(竞价上网)相结合。 
  7、能源需求侧管理缺乏长效激励机制 
  由于电力供应紧张,各地纷纷采用能源需求侧管理(DSM)的方式,利用价格杠杆,实施差别电价,移峰避峰,引导科学用电,调整负荷曲线,减少限电、拉闸的现象发生。缺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能源需求侧管理机制的发展。 
  从国外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本意看,它是在不牺牲用户的生活品质和生产能力,通过科学使用能源的合理技术,来实现有效降低负荷,减少能源消耗,而且这些技术的投入最终具有较好的经济回报。 
  目前我国针对电力短缺实施的需求侧管理只是提倡蓄冷、蓄热等转移负荷技术措施,对于使用节能灯、节能变压器、节能电机、节能家用电器,以及以天然气冷热电联产技术替代电力采暖、电力空调和电力供热水等内容关注很少。 
  从长远看,能源(电力)需求侧管理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目前的能源(电力)供应紧张,更要在未来我国能源(电力)供求基本平衡的状况下,通过市场手段,鼓励用户或消费者主要改变用能(电)方式。而这方面我国能源需求侧管理的经济激励政策仍嫌薄弱,特别是长效激励机制较为缺乏,这使得需求侧管理能否得到长期有效实施有较大不确定性。 
  8、能源统计体系亟待完善 
  可靠的能源基础数据体系有益于政府的宏观决策。机构改革之前,各部委均有相应的节能机构以及地方节能管理机构,在能源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方面具备比较好的条件。但机构改革以后,过去的一套节能管理体系相应取消或弱化,影响了能源基础数据的获取,也缺乏对能源基础数据的客观分析。能源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性长的特点,能源基础数据的不可靠、忽高忽低都会影响能源决策、能源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数据的戏剧性变化凸显了转型时期加强能源数据的收集、统计工作的难题,能源统计体系不完善导致我们缺乏可靠的能源数据,无论对能源供求现状的分析而言,还是对能源决策都带来了很大困扰。 
  政策思考与对策建议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设定全社会可持续的能源需求目标,促进节能型社会的建立;重新思考能源结构和发展战略问题,促使我国能源尽快向多样化方向进行调整;改革政府的能源管理体制,建议组建统一的政府能源管理部门,以体现国家整体利益,统筹能源各产业的发展和利益协调,严格按照“政监分离”的原则,组建职能相对集中、独立的监管机构;积极推进能源领域的体制改革,并通过税收政策、环保折价、价格监管等改革措施,形成各能源产品合理的比价关系,以有利于能源结构优化和调整;树立能源大国思想,采取综合措施,保证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积极实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加快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积极参加国际性和地区性能源合作组织,积极鼓励石油公司加快分享海外油气资源的节奏,扩大分享比例;加强煤炭生产能力建设,统一认识,加快核电发展;进一步采用经济手段限制煤炭及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建立可靠的能源数据体系和定期能源形势公布制度,支持政府的宏观决策。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m7ep.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国内外数控技术发展状况

下一篇:中国食品包装机械发展综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能源
  • 华北工控BPC-7133:支持第10代Intel Core处理器的嵌入式AI主板

    华北工控持续嵌入式AI计算机产品的创新研发,基于第10代 Intel Core处理器打造的嵌入式主板BPC-7133,具备高性能计算能力、大内存、丰富的功能接口、高可靠性和低功耗等技术优势,可以高度集成于多种智能设备中,满足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行业领域客户的产品应用需求。嵌入式AI主板,

  • 工博会预告 | “盟宝贝”们即将出征四叶草!

    作为等待了三年的盛会,堡盟带来了旗下众多知名产品,产品线覆盖了食品、能源、医疗、汽车、电子等众多行业,展示了堡盟家族实力的强大。最新发布的OXM200智能轮廓传感器,OM系列激光测距传感器,CleverLevel PL20物位开关,EB200E编码器,LXT万兆网工业相机测量,

  • 工博会预告 | “盟宝贝”们即将出征四叶草!

    作为等待了三年的盛会,堡盟带来了旗下众多知名产品,产品线覆盖了食品、能源、医疗、汽车、电子等众多行业,展示了堡盟家族实力的强大。最新发布的OXM200智能轮廓传感器,OM系列激光测距传感器,CleverLevel PL20物位开关,EB200E编码器,LXT万兆网工业相机测量,

  • 内蒙古将在能源、装备制造等行业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解析节点建设

    今年,自治区将在能源、装备制造、化工等行业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解析节点建设,在鄂尔多斯、包头、乌海、赤峰建设4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 工信部:工业互联网领域已有超过70个有影响力的平台

    目前工业互联网领域已有了超过70个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平台,在能源、交通、医疗等行业的应用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有效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支撑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传统产业竞争能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 华北工控嵌入式主板应用于能源管道无人机巡检

    华北工控嵌入式主板应用于能源管道无人机巡检,华北工控针对快递无人机控制系统对于专业嵌入式计算机的要求,经过长时间的深入钻研,推出了高性能,低能耗的ARM架构嵌入式核心板SOM-6503以及配套扩展底板SOMB-6503A。

  • 新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即将发布 将实现制造业全面开放

    新版负面清单包括全国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自贸试验区的负面清单比全国的负面清单开放力度将更大。新版负面清单除了包括已经宣布的金融、汽车等行业开放措施外,还将在能源、资源、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专业服务等领域取消或者放宽外资限制。

  • 施耐德电气:以现代化配电改造,赋能循环经济

    几十年来,世界经济获得了空前增长,地球公民得以享受舒适生活。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长久以来采用的都是“开采-制造-使用-丢弃”的线性经济模式。对于起初快速增长的经济来说,这或许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然而,若继续采取这一传统工业模式,地球上的重要能源将逐渐被消耗殆尽。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