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梅自强
现代纺织技术的主要特征是智能化生产
现代纺织技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以新材料和高精度自动化机械加工技术为基础,采用光、机、电、气动、液压等传感技术,多
电机传动和变频调速、计算机控制等技术,实现纺织生产过程各种工艺参数的在线检测、显示、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实现设备运行自动监测、显示、超限报警、自动停车甚至故障自动排除。高度自动化和生产设备能严格按照设定的工艺要求定性、定量、规范化的机械动作实现传统纺织生产中依靠工人熟练技术完成的各种简单重复的手工操作,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
各种纺织新技术,如转杯纺、喷气纺、紧密纺以及各种非织造技术的不断完善成熟,显示出各自在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优势,逐渐进入大面积生产实用阶段。同时,各种纤维材料、纱线、织物自动化检测技术也正在取代手感目测传统检测技术。
传统印染后整理生产的质量主要靠成熟的工艺规程、严格的操作管理,操作工人的熟练技术保证“工艺上车”。现代印染后整理生产主要靠广泛应用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煮练、漂洗、染色、印花、烘燥、定型等工艺过程中温度、浓度等工艺参数都可以通过各种
传感器在线检测,经计算机处理,自动调节蒸汽压力、烘燥温度、织物速度达到设定的工艺要求,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自动测色,自动分色,自动配色,自动调浆等自动化辅助设施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和重现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郁铭芳
现代纺织的发展让纤维材料具有不可替代性
众所周知,纤维的物理形态是长而细,长径比在100以上。从理论上讲,可纺制成长度无限的材料,可以纺织,也可以和其它材料进行复合。
主要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高分子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无机材料相比虽然起步较迟,但发展速度超过其它材料,目前高分子材料世界总量按体积计算已超过了钢铁。因此,在
汽车制造领域,高分子纤维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德国奔驰汽车高层人士已表示,今后奔驰汽车的篷盖、车门都将采用高分子纤维材料,减少钢铁用量,降低成本,节约能源。
地球诞生已有30多亿年的历史,也是物质从简单元素向复杂的智能化的高分子化合物发展的历史。其中,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淀粉等构成了生物包括植物、动物、人类的重要物质基础。此外,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在自然、环保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纤维上述性能特点是金属、无机等材料所无法取代的。随着高分子科学、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深入发展,纤维材料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今后,化学纤维科研重点将集中在以生物工程为手段,从植物资源中制造合成纤维技术;研究对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技术;高性能纤维的研究;以及化纤功能化、智能化的研究。相信随着高分子科学、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化学纤维和科技和生产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
现代纺织倡导国家之间的互补与共进
世界发达国家近几年的纺织品自给系数明显下降,并有继续下降的势头。这些国家的纺织品需求将由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进行补偿。这是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互相补偿、互相支持、互相合作、共同进步的重要内容。
中国纺织工业与世界纺织工业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形式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中国纺织产品的发展和出口,补充了国际纤维消费的缺口,而中国纺织原料则依赖国际的支持。最明显的是美国的棉花,澳大利亚的羊毛,法国和比利时及其他欧洲国家和俄罗斯的亚麻,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的化学纤维,以及作为重要化纤原料的北欧木浆和中东的石油及石化产品等等,中国已成为这些商品的主要进口国。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纺织工业在国际大家庭中发展其优势,规避其缺点,进行互补,实现双赢的重要成员之一。
世界纺织工业应该摒弃历史上形成的只考虑自己使用的原料和材料的局部而废弃其它部分的作法。尽可能考虑充分利用原料和材料,力争做到无废弃物或少废弃物。这就要求我们系统地、综合地利用原料和材料的所有部分,这必然要求我们联合不同的加工工业共同合作努力,来实现这个目标。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伊万·普雷普列奇
化纤技术对现代纺织工业的推动
世界纺织纤维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天然纤维总量虽然有所增长但目前增幅有限,而化纤产量将继续快速增长。
国际化纤技术向高速、大容量、短流程、连续化方向发展。聚酯缩聚装置已从上世纪80年代单线日产品100吨提高到400吨甚至600吨,涤纶短纤直纺生产线年产量已达到9万吨。长丝直接纺丝速度提高了一倍。高速卷绕头的速度已达到8000米/分。化纤生产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的运行监测和质量控制,材料和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保证了设备的高速运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产品成本。
国际化纤技术发展的另一个趋向是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发展。化纤新品种为纺织产品的开发创造了条件,纺织新产品又为扩大纺织产品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发达国家纺织产品已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经济建设各个领域,成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衣用、家用和产业用三大类纺织品的结构各占有1/3,而且衣用、家用纺织品要求舒适、个性、时尚,要求化纤仿真、吸湿透气性、服用性能接近甚至超过天然纤维,对功能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强、高模、耐高温等高性能纤维的应用不断扩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香港理工大学陶晓明博士
全球化纺织服装工业要创新颜色管理
现在的纺织服装工业是一种全球性的工业,颜色管理对于全球性的纺织服装工业来说非常重要。对有色产品整个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正确的颜色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从产品设计到投入市场所需的时间。然而,颜色管理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它涉及到颜色管理工艺、色彩质量评价系统和新的色彩表达方法。
色彩是纺织服装产品质量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遗憾的是,在纺织服装工业左右质量评价体系中,科学的对色彩进行管理和评价还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人类对于不同色彩的感知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这对于如何构成服务于客观的颜色管理的色彩评价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纺织系主任ClareJohnston教授
纺织品设计注重创新
过去的30年里,纺织品生产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全球变化,这对设计界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在越来越激烈价格竞争的背景下,设计创新所创造性的价值日渐突出。
创新不仅带来新奇和改变,也是设计进程中的重要因素,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想象,是发明新方法的驱动力。字典中对想象力的定义是:“描摹和反映尚未出现事物的大脑功能和头脑的创造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对最简单的问题都会产生好奇,由此人们开始意识到想象力具有巨大潜能。纺织品的设计越来越注重创新的成分与含量,这种创新更多的是通过设计师来体现的,因此就要求现代设计师必须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澳大利亚羊毛创新公司Nathanly博士
六大战略驱动羊毛产业创新
澳大利亚羊毛创新公司目前已经确定了今后5年及以后羊毛产业的六大发展战略,其中创新是主要驱动力。
在六大战略中,在新市场中开发具有新用途的羊毛产品位居首位。这一战略的研究重点是针对目前尚未采用羊毛的新型纱线、织物、服装生产领域,开发适用性强的羊毛产品。第二大战略在改善羊毛护理方面寻求突破,主攻方向是让羊毛制品易于护理。通过改进技术赋予羊毛及富含羊毛的服装以完全的易护理性能,特别注意在提高羊毛织物的完全易护理性能的同时减少对织物手感的影响。第三大战略是改善羊毛织物的外观保持性,解决通常所见的起毛起球、针织面料的线圈变形、不能染亮色和浅色以及羊毛内在的光致泛黄等现象和问题。第四、五、六战略则更注重改善生产工艺,提高机械性能,改变物理加工过程,将羊毛制品的生产与加工引入智能化、纳米科技化发展的轨道。
●浙江工程学院李加林教授
创新数码仿真彩色丝织技术应用现代纺织
传统色织物所表达出来的色彩局限和精细度不足,已成为丝织(特别是彩色织锦)技术落后于其他领域的主要因素,无法适应现代生活和社会的需要。在需求的拉动下,新型彩色织物已经构成设计理论上的突破,使仿真彩色丝织物问世成为现实。
数码仿真彩色丝织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突破了“在意匠中,以一种颜色代表一个组织”的传统意匠理念,完全摒弃了意匠色彩与组织必须完全对应的原则,利用有限的色丝、色相在经纬交织时产生的空间混合效果,达到丰富织物色彩的目的。
目前,数码仿真彩色丝织技术的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各种丝织工艺品、如风景、字画、人物肖像画、高档装饰织物和高档服饰面料的生产。由于新技术的支持,极大的提高了丝织物画面的精细度和色彩丰富程度,许多原先用传统的丝织技术难以制作的画作得以通过真丝织锦的形式重新向人们展示它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