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给印染业带来什么?
信息来源:中国纺织报
2004年对中国印染业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是内地和港澳签署的CEPA协议。自2004年起,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下,将有包括印染产品在内的374个香港原产商品税目和311个澳门原产商品税目首批实行零关税。中国印染企业要正确认识CEPA对印染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好发展规划,尽快“强身”,捕捉商机。
转变观念紧急“补课”
随着CEPA的来临,印染业面临着一场紧急的“补课”:“补”上品牌“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纺织印染产品的消费观念正步入品牌消费的年代。但实际上,在全国众多的印染产品中,很少有品牌商品。缺乏品牌支撑已成为制约印染产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补”上品种“课”。从印染产品收入贡献来衡量,开发适合国内中、高档市场的印染产品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印染产品大量的是中、低档商品,由于质量较差的初级产品占了大多数,无法满足各类需求层次的日益强烈的消费需求,导致进口布料一直居高不下,据2003年的统计资料,全年共进口各种印染布达33.2亿米。
此外,缺乏独具特色、创意新颖、富有浓厚地方文化色彩的印染产品也是目前大多数印染企业存在的问题。走进纺织印染产品集中的面料市场即可以看出,几乎是千店一面,产品交叉率达到80%以上。
“补”上质量“课”。高档的印染产品要求所用的材料、制作工艺、实用性能等都应体现较强的质量意识。在国际上,产品、服务、资源和技术的竞争十分激烈,而质量是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通行证。长期困扰消费者的褪色、甲醛超标等问题,已使得市场的进一步拓展遭遇困难。
“竞合”策略实现双赢
取消关税以后,香港的高档成衣利润可以较大地提高。许多制衣公司、生产企业已经计划或者正在香港设立部门,加大在服装生产上的投资。中国印染企业应根据目前的形势和自身的情况,在对CEPA的有关规定和国际惯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坚定地采用竞合策略。应该看到,习惯于独家经营,不善于联合的竞争策略已不符合当前国际竞争的趋势,更不利于市场放开后和国际印染巨头的竞争。因此,借CEPA这个机遇进行一场实战练兵,印染企业之间不应再进行相互消耗实力的竞争,而应将现行的竞争策略变为竞合策略,采取合作竞争,联合竞争,协作竞争的“双赢”模式,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国际纺织印染对手的进入,尽快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强化品牌快速出击树立全新的经营理念,强化品牌意识是对现有的印染生产、销售模式的规范和提升。创立印染品牌可通过以下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树立生产企业产品品牌。从国外印染企业的成功经验看,建立相对独立、结构合理、技术水平高、设备先进的印染产品生产基地是提高产品质量、树立生产企业产品品牌最有效的途径。从中国印染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重点发展原来已有一定的名气和市场的印染生产企业,如在2003年的中国印染企业50强中不乏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和多方面的支持,鼓励和扶持他们发展成生产高质量的品牌产品的基地,相信其中会涌现出中国印染的一代名牌来。
第二条途径是和布料商、轻纺零售商合创印染品牌。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印染品牌的营销不仅仅是生产企业的专利,零售渠道企业也能创造品牌。印染产品销售商店的店址、氛围以及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的价格,都是品牌的范围。当然,要创立印染产品的零售品牌的企业,需要较强的经济实力,需要在印染布料产品的创新开发、设计、推广等方面进行投资。如绍兴,就有不少面料经销商,发展成为印染业的著名企业,这些企业在品牌的运作上,更具有潜力。
印染产品要提高知名度,还必须让消费者对其品牌有充分的了解,企业在宣传中,要强调品牌的识别性,在电视、电台、报纸或者在各种对外促销活动和纺织商品博览会中宣传,强化消费者对印染产品的认知程度,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国际互联网向海外宣传商品品牌。
CEPA对于中国印染企业来讲,机会均等,但是绝对不会把优惠、好处平均分配。先下手为强,CEPA鼓励印染企业借助香港企业国际化的专业服务进军国际大市场。目前,有不少先行一步的企业已经把产品和品牌设计的重任交给了香港企业,借脑来打造国际形象。因此,无论是香港企业在CEPA实施后进军内地印染市场,还是内地印染企业借助香港先进的商贸平台抢滩海外市场,都应抓紧时机,快速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