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以信息化带动重大动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创新

以信息化带动重大动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创新
——2004“西南区域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论坛暨国际展览会”专题系列论文

发布时间:2004-04-12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信息化

导  读:

    
王超(东方汽轮机厂党委副书记) 

  东方汽轮机厂(以下简称东汽)是我国研究、设计、制造大型电站汽轮机的重大动力装备制造企业。东汽在过去发展的历程中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设计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探索并实施以信息化改造提升重大动力装备制造水平的信息化战略,在多领域提高了装备中国电力的核心竞争力。东汽先后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CAD应用工程示范企业”、“国家863计划CIMS应用示范企业”,同时CIMS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东汽又被列为国家首批十三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MIE)重点建设试点企业。 

  1信息化建设坚持与重大动力装备制造产业结合,由点到面分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实施主导产品设计与基础管理的初步信息化。早在1969年,东汽刚建成投产就为产品研发和试验配置了当时西南地区最先进的晶体管计算机X-2机。之后又购置超级小型机Prime2250和HP3000,用于主导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企业的制造业资源管理(MRP2),实现了信息化的起步。 

  第二阶段:实现了设计与工艺的全面信息化。1996-1998年,东汽将CAD推广应用作为企业信息化的突破口和切人点来抓,配备了 SGll作站,各种 PC机及企业服务器,在产品设计、工装刀具设计、夹具模具设计、机床设计、材料套裁、零部件及电路布线等过程中大力推广CAD技术,在转子动叶片装配、汽缸加工、隔板加工、中小件加工等过程中大力推广CAPP技术,全面实现了产品 CAD设计与 CAPPI艺编制。 

  第三阶段:实现了设计、工艺、制造的集成化。1998-2000年,东汽投入专项资金实施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项目,运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和无线扩频技术,建立了涵盖全厂(机距达45公里)的快速、高效的企业网及数据平台,并专线接入国际互联网,保证了产品关键部件的CAD/CAE/CAPP/CAM一体化,实现了从产品设计。性能分析。工艺编制。三维实体建模。刀具轨迹仿真与干涉检查至数控加工的集成。 

  第四阶段:实施国家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试点工程。“十五”期间,东汽按照科技部建成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MIE)重点建设试点企业的目标,结合国家能源急需的超临界、超超临界600MW和1000MW汽轮机以及重型燃气轮的研制,大力实施数字化创新设计与制造,关健零部件实行并行协同技术的特点的网络化制造;强化资源优化与整合,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把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以信息化带动重大动力装备制造业发展,坚持“五融合、五提升”策略 

  2.1始终把信息化与高新技术运用和产品研发相融合,致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运用以CAD、CAE。PDM等为核。心的技术,实现产品开发信息化。产品研发设计全面推行数字化设计技术,普及应用H维CAD系统;对汽轮机关键零部件攻关,实现三维CAD设计;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CAE计算机分析工程软件(Ansys,Tascflow,Na。iran)进行强度振动及流场、应力场、温度场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提高机组性能和质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工作流程管理、工程项R管理、设计图档管理、产品部套及综合零件明细表(BOM)管理。目前,东汽的CAD覆盖率和出图率达到100%,产品开发周期从12个月以上缩短为45个月,新产品的贡献率达到48%,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运用以CAPP等为核。动的技术,实现工艺编制信息化。东汽采用成组技术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成加检索的CAPP系统,在主导产品中全部应用CAPP技术编制工艺。与此同时,实行设计与工艺的并行设计技术,使原来设计完后工艺部门编制工艺的时间由6个月缩短为1个月,增强了企业快速响应用户要求的能力。 

  运用以DEH、DCS等为核。动的技术,实现产品控制信息化。东汽开发研制出新一代汽轮机计算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并实现了300MW。600MW机组控制系统的国产化。此外,在研发DCS技术(分布式数字化控制系统)形成系列化产品的同时,着手开发研制世界先进水平的FCS(现场总线系统),使电站汽轮机数字化控制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 

  2.2始终把信息化与技术改造、装备现代化和制造集成化相融合,致利于提升企业的智能化、柔性化制造能力 

  东汽按照“采购~批、改造一批、自制一批、淘汰一批”的技改策略与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制造目标,坚持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水平,重点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各类大型数控设备,建立了数控加工中心,形成了具有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多个汽轮机关键部套的数控加工单元。同时加大了对普通重点、关键设备的数控、数显改造力度,基本实现了关键装备的数控化,为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制造创造了条件。 

  结合实施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项目,建立了高效的企业网及数据平台,保证了产品关键部件的CAD/CAE/CAPP/CAM~体化,实现了异地设计、异地控制与异地制造的目标,使东汽由一个传统机械制造企业升级为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的计算机集成制造企业,为东汽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始终把信息化与基础管理、管理创新相融合,致力于提升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和能力 

  东汽在运用制造资源计划管理(MRP 11)和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基础上,“十五”期间,又按照“分步实施、及时获益、按需扩展”的策略推进管理信息化,与汉普冲国)有限公司、Oracfe公司合作,开发东汽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工程(ERP)。目前,东汽按ERP管理思想与企业实际,已成功上线运行,有效整合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采购的公开化、生产的敏捷化和管理的现代化。 

  2.4始终把信息化与营销创新和服务创新相融合,致力于提升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 

  一是推行网上营销与服务。东汽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直接从互联网上向用户发布信息,企业也通过互联网及时获取工程项目需求信息。二是为快速响应全球化合作、异地化制造的需求,推行网上数据传输与控制。东汽采用了CAD/CAM集成技术以及先进畅通的互联网与企业内部网传输技术,使美国GE。法国阿尔斯通、日本三菱等公司的设计草图一定下来,马上传到东汽工艺部门绘制图纸,编制生产工艺,并严格按照国外公司标准加工生产及实施项目管理。三是推行网上电子商务。2003年5-7月份,正值东汽与日本三菱公司合作研制重型燃气轮机的关键时刻,全球爆发了“非典”疫情,东汽运用网络视频会议,每天与日方讨论和解决技术难题,保证了重型燃机合作项目按节点推进。 

  2.5始终把信息化与实施人才战略和开发人力资本相融合,致力于提升企业的人才竞争力 

  东汽以提高人才资本竞争力为目标,以实施信息化战略为载体,提出培养四支一流人才队伍:通过推广运用CAD、CAE、CAPP等技术,培养一支既掌握产品开发技术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一流科技人才队伍;通过对引进信息技术进行深层次的二次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CAPP。PDM、CAE、CAM。DCS产品,培养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知识的一流信息专业人才队伍;通过运用CAM、CIMS等技术,培养了一支既熟悉机械加工技能又懂数控技术的高中级技能人才队伍;通过运用MR-PLMIS、ERP等技术,培养一支既懂现代管理理论又懂管理信息技术的~流管理人才队伍。 

  3以信息化带动重大动力装备制造业发展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3.1将信息化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 

  在“九五”、“十五”规划中,东汽厂注意对信息化的战略价值、竞争价值与业务流程的研究,注意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选择、战略制定、战略实施与战略评估,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3.2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决策层”工程 

  东汽厂决策把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按总厂、职能部门、分厂成立了三级领导小组,实行每周例会制度,协调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切实把握项目实施进度,保证了全厂信息化工程的顺利推进。 

  3.3将务求实效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东汽的信息化建设始终按照“总体规划、有限目标、重点突出、务求实效”的原则稳妥推进,不搞“大、洋、全”和花架子,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资金,把有限的资金集中用于提升重大动力装备制造水平的关键信息技术,使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实际相协调。 

  3.4将信息化作为推动企业观念、体制与机制创新的重要动力 

  加强对先进管理理念的培训,重组业务流程,压扁和优化企业组织机构,改二级核算为一级核算,以信息化促进了企业的观念、体制与机制创新。 

  3.5将信息化作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汽以信息技术带动重大动力装备制造,促使企业以技术创新能力、关键$糙能力、营销服务能力、企业管理能力与人才竞争能力为代表的核心竞争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3.6将信息化作为实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以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开发出200MW、300MW、国产化600MW等大型火电系列高效机组,立足开发以核电、超临界机组、重型燃机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以老机组改造、垃圾燃烧机组。空冷机组等为重点的经济环保型产品,培养了以技术。IT、管理、技能等四支具有很强竞争优势的核心人才队伍,推进了企业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为振兴中国重大动力装备制造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新华网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m2s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云铜股份公司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综述

下一篇:21世纪世界机床行业产需走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信息化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