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从心、曹志刚、王华军等18人参与的“新造纸原料的研究、开发、使用”项目,在乐山造纸厂(现四川瑞松纸业有限公司)实施后,不仅解决了该厂原材料短缺的问题,而且在去年年创产值1.1亿元,年增利税0.1亿元,节约资金500万元。最近该项目获得我市2001年至2002年“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一等奖,获省“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一等奖。
乐山造纸厂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原材料主要来自川西北原始森林里的云杉、冷杉,主导产品绝缘浆和纸在国内市场占据70%以上的份额,其中高纯度绝缘木浆、高压电缆纸等产品也是国内独家生产。1999年,我市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和“生态林保护工程”,这给长期依赖天然林作为造纸原料的乐山造纸厂带来了致命的“威胁”。
工厂要生存和继续发展,必须解决造纸原料这个难题。我市大部分地区处于气候湿润的丘陵地区,适宜人工种植竹子和马尾松。如何利用这些马尾松和竹子取代云杉、冷杉?这成为该厂在技术上要迫切解决的难题。
1999年,四川省造纸学会副理事长、乐山造纸厂高级工程师张从心提出了造纸原料结构调整的课题,总工程师曹志刚将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门布置,总工办副主任王华军担任项目实施负责人。参与此项目实施人数达18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
马尾松生产绝缘纸,国内尚无先例。项目组成员经过多次试验,投入300万元进行技改,先后攻克了4大技术难题,于2001年8月,该项目最终取得成功。
11月19日,该项目负责人王华军告诉记者:“该项目使我厂重新焕发生机,产生了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说是救活乐山造纸厂。一是人工林马尾松成本较云杉、冷杉低,占工厂成本60%的造纸原料的采购成本大幅度降低;二是我厂大量收购竹子和人工林马尾松,使一些农民靠种植、出售竹子、马尾松增加收入,农民又多了一条致富路;三是增加了市场急需的未漂和漂白竹浆板新产品,企业增加效益。”
来源:中国纸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