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回顾与展望:交通的现代与未来

回顾与展望:交通的现代与未来

发布时间:2003-10-16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交通的现代与未来

导  读:

  “假舟楫者,非善水也,而绝江海,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行千里。”这可能是古人的夸张了。在依靠畜力和水力远行的古代,人们更多的还是“行路难”的感慨。即使是关公的“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赤兔马,与现代交通工具相比,也是望尘莫及的。

  现代交通诞生于19世纪初,一百多年来,交通运输发展日新月异,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相继出现。水运也因动力装置变革而空前活跃。五种运输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如果说,目前交通运输发展仅仅是初步构筑起交通运输综合体的话,那么,21世纪交通运输发展必将是高新技术广泛应用,高速安全交通全面发展时代,人类社会的时空观念将发生深刻变革。

  科技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人们曾经使用过的和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再设想一下人类在下一个千年里将要使用的交通工具。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怎样使飞机速度更快、运载量更大;使轮船快如赛艇;使汽车实现电子化、智能化,不再需要驾驶员干预。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候,各种运输工具正处在重大变革的前夜,这些变化将深刻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铁路与列车英国科学家牛顿(Isaac Newton 1642-1727)1680年最早设想将蒸汽机用于运输(牛顿的蒸汽机车)。1822年11月18日,英国人史蒂芬森(Stephenson 1781-1848)实现了将蒸汽机车运行在铁路上,他主持修建的铁路部分开通。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条现代意义的铁路(“木”路被“铁”路代替,蒸汽机车开始使用)在英国的Stockton和Darlington之间开通,最初的速度为4.5k m/h,后来达到24km/h。

  现代铁路交通正朝着高速发展,日本、法国、德国是当今世界高速铁路技术发展水平最高的三个国家。高速铁路的实际应用发源于日本。1959年,日本国铁开始建造东京至大阪的高速铁路,并在1964年开通,全长515公里,列车时速210千米。

  欧洲高速铁路的发展,对航空运输构成了威胁,航空公司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与高密度行车的高速铁路开展竞争。英国航空公司作为“欧洲之星”的股东之一,也在考虑用欧洲之星高速列车替代伦敦与巴黎之间的航班。

  铁路交通发展如此迅速,那么下个世纪的列车将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一、子弹列车据有关资料披露,美国科学家们正在利用星球大战中的“电磁炮”原理研制一种新型的高速“子弹列车 ”。

  “子弹列车”可以直接使用现有的铁路轨道,而不需要装备有电磁线圈的特殊轨道。这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子弹列车”,机车头上安装有一组由气体涡轮发动机提供能量的电磁驱动线圈,这样列车自身便成为一颗“子弹”。据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研制的“子弹”列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子弹列车”能以每小时321.86千米的速度在现有的铁路轨道上高速行驶。“子弹列车”的加速性能十分优异,列车仅行驶3.6米就可从静止状态加速到每小时54.7千米。另外,“ 子弹列车”由于无需重新铺设铁路轨道,所以制造成本要比磁悬浮列车低得多,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列车。

  二、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世界各国研制最早的新型列车之一,它不同于普通铁路列车的主要特征是不使用车轮,而是依靠电磁作用力把车辆悬浮在轨道上方,除了空气摩擦之外,没有轮轨接触所带来的阻力。其次,磁悬浮列车的推动力来自于直线电机,它的动力直接产生于列车和轨道之间,它高速行驶时就像一架超低空飞行的飞机,其时速可达到500~10 00千米。磁悬浮列车高速、安全、平稳,不污环境、节省能源,是一种理想的交通工具。目前,德国、日本、英国、韩国、俄罗斯和中国都已研制成功磁悬浮列车。德国将在2004年率先建成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铁路。这条正在设计中的从柏林至汉堡全长为285千米的磁悬浮铁路,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00千米,人们乘坐磁悬浮列车仅需1小时便可从柏林到达汉堡,比乘坐目前的高速列车可节约两个半小时的时间。1997年9月,日本一列磁悬浮试验列车的行驶速度已达到每小时421 千米。科技人员将向列车行驶最高时速550千米的世界纪录挑战。

  三、水下列车专家们认为,下一世纪最为时髦的交通工具之一当数水下列车。目前,美、英、日、法、德等国家纷纷加入研制水下列车的行列,并宣称按照当代科学技术的水平制造水下列车已无任何技术上的障碍。为了解决列车在水中快速行驶时所遇到的阻力、潜流、湍流以及海水对流等海洋阻力等问题,水下列车的车身将借助于导向轮固定在水下高架单轨铁路路基上,并利用类似于潜水艇使用的垂直和水平稳定装置,使列车在深水中行驶时能够保持平稳。人们乘坐水下列车可以置身于五光十色神秘的海底世界。透过密封的列车玻璃窗旅客们可以自由地眺望四周,仿佛真的来到了传说中的水晶龙宫。

  汽车与道路汽车的发展也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现在的汽车品种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什么才是未来的汽车?专家预计,未来的汽车应该是环保型的,因为在人口越来越多的地球上,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汽车在给人类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汽车消耗大量石油资源,排放大量废气,制造噪音,严重污染环境。研究表明,汽车污染已成为世界性公害之一。因此,高效、节能、无污染、零排放的新型电动车辆将是21世纪理想的清洁交通工具。

  新型的电动车辆集电子、计算机智能控制、化学电源、新材料诸领域最新技术和成果于一体。最新型电动车样车的能量效率已超过汽车,比大城市中走走停停的汽车的能量效率高40%。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车在环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废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是内燃机汽车的两大污染,城市噪音的80%来自交通噪音。电动车则不消耗汽油,无废气污染,低噪音,热辐射小,是一种理想的清洁交通工具,被誉为“绿色汽车”和“明日之星”。当然,未来的汽车还将装备有极为复杂的电子设备,其先进程度能与今天的歼击机相媲美,例如防碰撞的雷达、自动驾驶仪等尖端设备。这一切使得乘客更加安全和舒适。 

  智能高速公路汽车离不开公路建设,先进的汽车也需要先进的公路系统。21的公路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21世纪建造的智能高速公路,将配有太阳能交通标识灯、道路监测传感器、随时待命的清障车和电子信息提示牌等设施,可大大改善公路的运行状况。

  通常的交通标识灯在人们的印象里多是红绿灯,指挥车辆和人行的秩序保证安全。在21世纪里,所有的标识灯都会改用太阳能作为能源,太阳能路面标识灯将在智能公路上广泛使用。它可有效地吸收太阳能,即使阴天也可获得足够的能量供夜间使用,照射距离比目前使用的标识灯远10倍,驾驶者在0.8公里外即可看到。使用这种灯不仅可大幅度降低交通事故,而且对用电照明成本过高的地区也有很大实用价值。

  智能高速公路的路面下还设有传感器,为保持路况良好,传感器可持续监测道路承受的应力和压力情况,并将几分钟前测得的数据传到计算机控制中心,一旦路面出现缺陷可尽快修复。此外,这种公路上还配有由高技术装备的探寻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在高速公路和公路干线上收集路况信息;发生交通事故时,随时待命的清障车几分钟内即可将损毁车辆拖走;如出事地点离清障车较远,人们还可用设在路边的紧急电话报警。

  公路的主干道上还设有电子信息牌,在无法看到前方路况的情况下,电子信息牌可及时通报前方道路情况;遇交通拥挤时,还可提示离得最近的火车站,以便驾驶者能转乘火车尽快到达目的地。

  智能高速公路还会采用智能管理系统,当汽车需要加油或是通过收费的路口时,驾驶者可以不用下车。管理系统会自动扫描该车的ID号,将所需要的费用直接从车辆拥有者的账户上支取,免去许多不必要的手续。

  飞机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是第一架飞机。近一个世纪以来,飞机经历了从多翼、单翼到后掠翼,从螺旋桨到喷气式,从低速、亚音速到超音速的发展过程。现在,我们乘上波音、麦道等大型飞机外出旅行,或者乘上直升飞机空中观光,这都已是常事。未来的飞机还会像现在这样吗?

  未来的飞机首先会在速度和运载量上发生重大改进。在21世纪的最初几十年里,时速3500千米的民用超音速飞机将投入使用。

  紧随超音速飞机之后将是太空飞机登场,这是一种介于普通飞机和航天飞机之间的混合型飞机。航天飞机是垂直起飞的,而太空飞机则像商用喷气机那样从机场普通跑道上起飞。太空飞机与航天飞机的相似之处是在起飞后的阶段,即太空飞机也像航天飞机那样沿着地球的轨道飞行。太空飞机只需1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能把旅客从欧洲送到澳大利亚。另一种无机身的空中巨人,在其厚厚的机翼中能装载几百名旅客和上百吨货物,并且安全性能很高,能耗也非常低。

  新设计方案中的一例是翼展装载机(整个翼展是货舱),其机翼比目前的波音飞机大2~4倍。翼展装载机的独特之处是没有机身,因为在飞机很大、很重的情况下,机身会招致较大的空气阻力。要实现这个雄心勃勃的设计,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例如,使用什么材料才能使飞机既轻巧又坚固以及为迎接这个庞然大物需要修建相应的机场和基础设施等问题。

  整体机翼飞机具有效率高、重量轻的优势,这一点早在1929年就被美国著名的航空工业创始人约翰·诺思罗普提出,该方案曾在1946年XB-35飞翼式诺思罗普大型轰炸机首航时作过尝试。这种飞机有4个发动机和4对相对逆向旋转的螺旋桨,翼展长53米,无机身、机尾,因为垂直尾翼或任何突出部分都会使飞机完美的纯流线型遭到破坏,增加飞行阻力。XB-35轰炸机显示出比传统飞机更快,装载量更大和航程更远的优点。还有一种改型飞机YB-49,它有8个喷气发动机,曾在飞行速度和航程上创下多个纪录。此外,还有人设计和生产过其他类型的整体机翼飞机,如A.W.52试验机,以及目前的B-2隐形轰炸机。

  船舶船的历史可以说是非常古老了,从独木舟、羊皮筏,到中世纪的大型木制船舶(郑和下西洋的舰队可以说是这类船舶的典型代表),以至近代的蒸汽船、大型远洋航船(泰坦尼克是这个时代的悲剧象征),现代的装备有各类卫星通讯导航设施的先进远洋船、气垫船、喷射船等等。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海洋的广阔面积决定了人类还需要更好的船舶来解决远洋运输问题。未来的船舶将是怎样的呢?

  没有螺旋桨和发动机的船造船业正在研究从根本上改变海上运输的各种推进系统,其中最有前途的当属超导体电磁推进系统。它能使船只高速前进,而无噪声和振动。1992年,神户造船厂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艘电磁驱动船在日本下水,开始了最初的尝试。这艘被命名为“亚马托1号”的船是三菱重工、神户钢铁和东芝公司合作开发的,研究耗时8年,投资约28 00万美元。该船长30米,宽14米,重280吨,可乘10人。设计时速可达100节(约180公里)。

  采用超导体材料制造驱动系统的线圈,当电流通过时能产生强大的磁场。船体前进的方向可用电磁学中的左手定律来确定。由超导体线圈产生的磁场推动水分子高速运动,并经导管高速喷射出去,推动船只前进。它没有螺旋桨和发动机,从而在前进中能保持安静,且消除了振动。

  目前要广泛应用这项技术还存在一些困难。“亚马托1号”使用的超导体材料必须在超低温下才能工作,需要使用复杂庞大的冷却系统。而要使这项技术实用化,就必须减小冷却系统的体积,用有限的空间产生强大的磁场。最新的高温陶瓷超导体材料研究的进展,使我们有可能在常温下使用超导体,从而解决这一问题。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当船体喷射出来的水与环境中的水撞击时,在船只周围的海水中会留下大量的静电,它将严重地危害鱼类的生存。

  只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及道路系统,这并不是交通的全部。真正的现代化的交通还包括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交通管理及物流系统。

  ITS——未来智能的道路管理系统一、ITS的定义当人类进入21世纪时,全球公路上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高技术驾驶辅助系统,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 System)是交通发展的一次革命。ITS能够利用现有的道路设施,减少交通拥挤,加强对车辆的集中管理和调度,为驾驶员提供足够的交通、安全、娱乐等信息,实现人、车、路的密切结合与和谐统一,这将极大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增强乘车的舒适性,改善环保质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为此ITS已引起各国的重视。北美和欧洲以及亚洲的日本等经济发达、交通拥挤的国家,都花巨资把ITS列入国家计划,以推动ITS的发展。以美国为例,每年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试验和部署经费为2. 13亿美元,在75个大城市中,已有36个城市拥有中等或高水平的智能交通系统,另外10个城市也即将拥有。根据这种趋势的发展,在21世纪的中叶,全球各个国家的大型公路上都将拥有智能的管理系统。

  90年代之前,美国把ITS叫IVHS(Intelligent Vehicle Highway syst em)即智能车辆道路系统。它强调车辆通过道路的智能化,以实现道路的交通环境安全快速。从对象来讲,IVHS仅限于车辆与道路;从技术上讲,已开始涉及到21世纪的交通系统技术。因而1994年9月,美国率先将IVHS系统改为IT S系统。这之前欧洲则把ITS称之为Telematic,意思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讯技术。1994年9月之后,欧洲也把Telematic改为ITS了。目前,世界上公认的ITS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是: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使车辆和道路智能化,以形成道路的交通环境安全快速,从而达到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改善道路交通环境,节约交通能源,减轻驾驶员疲劳的强度。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表明:实现ITS,可以使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二至三倍。车辆在智能道路上行驶,停车次数可以减少30%,行车时间减少13%~45%,交通事故可以成倍地减少。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在交通系统中实行ITS,这样的交通系统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交通系统,这样的交通系统才是当今世界上正面效应最大、负面效应最小的交通系统。

  二、ITS的组成一个完整的ITS管理系统,应该是以下多方面系统的结合。

  1.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交通事故检测技术,路径诱导技术、路测通讯技术、交通预测术、停车收费技术和停车诱导技术。

  2.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公交信息系统,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公交定位系统、公交电子车票系统、专用道系统、需求管理系统。

  3.信息服务系统:包括车辆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社会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4.监控系统:包括视频检测技术、电视监控技术。

  5.安全系统:包括车辆自动驾驶系统,实时动态导航系统、车辆防碰撞系统。

  6.物流管理系统:包括货物集散系统,物流计算机管理系统。

  三、GPS在ITS中的应用ITS作为一套完备的服务体系,要完全实现智能化管理,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准确地知道车辆当前所在的位置,这个问题通常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技术解决。GPS是美国维护的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它可以为地面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它由24颗距地面2万多公里的人造地球卫星组成,形成对地面连续、均匀地覆盖。GPS定位具有全天候、实时性和高精度的特点,因此倍受测量和导航用户的青睐。但美国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对GPS采用了人为降低精度的SA技术,对一般的民用用户实行较差的定位服务,精度在百米水平,这是不能满足车辆定位的要求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采用差分技术,通过求差(通常包括位置差分和伪距差分),部分地消除距离不远的两个单点的卫星钟差、星历误差、电离层延迟误差、对流层延迟误差。经过差分技术处理之后,民用GPS的精度可达到3~5米水平。

  GPS在ITS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车辆导航上,其中车辆定位导航应用发展最快,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GPS车辆应用有三种类型,一是美国的汽车急救系统;二是日本的车辆导航仪;三是中国的车辆调度系统。其中日本的车辆导航仪应用最具规模,而且已有全国性的与之匹配的道路交通信息系统及其中心。美国的急救系统也在不断扩大应用之中。

  1.车辆导航仪。在ITS系统中,功能之一就是集成信息服务功能,它所涉及的领域有信息处理及数据库技术,包括路线引导服务、旅行者信息服务、出行信息服务、驾驶员信息服务等主要功能。车辆导航仪则完全能提供这些功能,它由四个部分组成:定位、定向、定时信息以及与当前位置相关的地理信息数据部分;提取信息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实现地图匹配的处理部分。集中体现车辆自主导航的功能的专家系统、辅助决策系统,用以实现不同条件下的路径搜索的智能部分。虽然 GPS具有定位精度高、实时效果好的优点,基本能够满足未来ITS中的车辆导航的要求。但在高楼林立的城市环境中,G PS的信号容易被建筑物所遮挡,更具精度的卫星定位和推算系统将进一步启用。GPS同航位推算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稳定的汽车导航平台。同时电子地图存储在CD-ROM中可显示在显示器上,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2.车辆监控系统。车辆监控系统是集GPS、GIS和现代通信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系统,主要功能是对移动车辆进行实时动态跟踪,利用无线通信设备将目标的位置和其他信息传送至主控中心,在主控中心进行地图匹配后显示在监视器上。主控中心还能够对移动车辆的准确位置、速度和状态等必要的参数进行监控和查询,从而科学地进行调度和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如果移动车辆遇到麻烦或其安全受到威胁,可以向主控中心发送报警信息,及时地得到附近保安部门的支援。车辆监控系统在ITS中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

  车辆导航仪和车辆监控系统都是ITS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利用它们可以很好地实现交通运输的控制、旅行信息服务、道路应急等多种信息服务。而GPS接收机在这两个系统中都是核心的定位部件,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ITS未来的应用ITS可以用于交通状况的模拟、监测和控制,以及操作员决策支持、事故处理管理和乘客信息管理等。在建立完整的信号灯、传感器、信息指示电子系统和交通管理中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资源建立模型,这主要是根据有经验的操作员处理交通行为的经验、知识以及交通干线的结构、操作程序、安全法规和特殊的政府规定等,建立事件特殊反应数据库。操作员可以根据数据库进行推理,在紧急情况下提出控制策略和建议。这样,操作员仅通过简单的按动鼠标就可以及时地对事故作出反应,完成某些路段的关闭或通行信号设置。在操作员确认事故信息后,利用鼠标点出发生事故的路段,ITS就会根据数据知识库和安全规则等计算出哪个路段禁行(红灯)、如何疏导交通(绿灯)、在信息牌上显示目前的限速或警告信息、哪些红绿灯应随之改变等。

  ITS在交通网络的基础结构如铁路与地铁的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车站内,ITS应用于设施管理,如安全、车费管理、自动电梯、乘客信息管理及紧急事件处理。

  船运方面,对运输过程中的稳定平衡以及装卸货物的顺序、位置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应用ITS优化货物的装卸方式是很重要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码头、港口的运作能力。而在航空领域随着竞争日趋白热化,采用先进的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是大势所趋。

  未来的运输方式和物流服务一、物流服务的发展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把物流定义为以满足客户需求,对原材料、流程清单、成品及有关信息从起点到消费者的高效低价流通和仓储进行策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物流已经成为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货物全球化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增值服务。它不仅改变了生产贸易和运输方式,而且对发货人和运输服务提供者都产生了影响。在评价物流服务对发展的影响前,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其中的基本的经济因素。对于发货人或者任何贸易企业来说,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在恰当的时间、地点,提供恰当的货物是至关重要的。为协调这些功能,企业则需要建立起一种多少有些精密度的信息管理系统,对订单、发票及其它有关货物流通的商业法律文书及货物流通本身及相关交易保证控制。

  这些有关运输、仓储和配送的安排与相关信息管理一起构成企业的整个物流战略,以此决定企业对运输和物流服务的需求。而这一物流策略的实施将带来三个成本因素之间的协调,使整个系统得到优化,因此,其重要性显然超过单个子系统的优化,比如运输。实际上,这表示发货人针对物流系统有了选择的余地。有时,如果处理/仓储、管理过程中的低价位能弥补运输过程中的高价,发货人甚至会选择高价位的运输。因此,如果整个系统效率得到提高,那么某一特定模式或环节中的低效率也可能会被人们接受。

  二、物流管理和信息系统全过程控制是物流管理的核心问题。供应商必须全面、准确、动态地把握散布在全球各个中转仓库、经销商、零售商以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各种运输环节之中的产品流动状况,并以此为根据随时发出调度指令,调整市场策略。对于大型商业机构而言,没有全过程的物流管理根本谈不上建立分销网络和供应配送体系。

  信息系统正是支撑全过程物流管理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传统的管理方式大多数以单据打印和统计报表为设计目标,无法解决供应商、仓储、运输乃至相关的增值服务之间的信息交流,因而无法满足物流管理的需求。在未来的Interne t成为全球信息联络的中心时,物流管理系统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可能通过网络迅速地传送,并可以实时地得到有关物流以及运输过程的有关信息,及时作出调整或改变,使物流的运输过程变得更快捷、更安全。

  二、陆路运输和物流服务系统陆路运输是货物从装货地点快速辐射到各地最方便的手段之一,这其中GIS和GPS 系统的应用使得物流向更方便、易管理的方向发展。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 tem,地理信息系统)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将表格数据(无论它来自数据库、电子表格文件或直接在程序中输入)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其显示范围可以从洲际地图到非常详细的街区地图,显示对象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输线路以及其他内容。

  GIS应用于物流分析,主要是利用GIS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完整的GIS物流分析软件集成了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

  1.车辆路线模型:用于解决一个起始点、多个终点的货物运输中如何降低物流作业费用,并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包括决定使用多少辆车,每辆车的路线等。

  2.网络物流模型:用于解决寻求最有效的分配货物路径问题,也就是物流网点布局问题。如将货物从N个仓库运到 M个商店,每个商店都有固定的需求量,因此需要确定由哪个仓库提货送给哪个商店所耗的运输代价最小。

  3.分配集合模型:可以根据各个要素的相似点把同一层上的所有或部分要素分为几个组,用以解决确定服务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等问题。如某一公司要设立X个分销点,要求这些分销点要覆盖某一地区,而且要使每个分销点的顾客数目大致相等。

  4.设施定位模型: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在物流系统中,仓库和运输线共同组成了物流网络,仓库处于网络的节点上,节点决定着线路,如何根据供求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在既定区域内设立多少个仓库,每个仓库的位置,每个仓库的规模,以及仓库之间的物流关系等问题,运用此模型均能很容易地得到解决。GPS是ITS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中已经提到的全球定位系统,它在物流中的应用也很相似。

  1.汽车自定位导航和调度。车辆导航将成为未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准确的自定位、跟踪调度过程能够迅速地了解当前物流的运输状态,方便管理。

  2.铁路管理。通过基于GPS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时收集全路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及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可实现列车、货物追踪管理。只要知道货车的车种、车型、车号,就可以立即从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上流动着的几十万辆货车中找到该货车,还能得知这辆货车现在运行状态以及车载货物发货信息。

  3.用于军事物流。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首先是因为军事目的而建立的,在军事物流中,如后勤装备的保障等方面,应用相当普遍,在世界各地驻扎的大量军队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在平时,都对后勤补给提出很高的需求。

  三、海上运输和物流服务尽管陆路运输方式占物流服务很大比重,但相对而言只适合于内陆地区。运输公司所采取的战略也不可能是单一的,到港运输同样是其中有力物流手段,人们已意识到到港集装箱运输已成为商品成本中的一部分,它得益于大规模的经济开发、运输组织的完善以及通讯技术的系统运用。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又带来了新的组织结构、高度的集中程序、新的运作实践和新的与发货人之间的关系,并宣告了旧的价格机制告终,这一进程对于那些大的船型则更为明显。未来的发展计划里从事建造到港运输船舶的船厂将做出更大的船只建造计划,而且随着跨国公司的行业内贸易,这些公司都已具备了全球化的运输和物流需求。这一切又从其与全球远洋运输商和其它特殊货物物流商的联系中和运货商的全球网络数据上反映出来。传统的远洋运输费用针对一切商品和路线采取单一收费方式。在其转入物流服务,船舶运输商可以与那些提供单一服务的运输公司展开一切竞争。

  未来的发展趋势则会以海上运输进一步加强为特点,在以海洋运输为核心的情况下,积极发展各项物流服务。

  这一加强将进一步改变海洋运输的竞争环境。使现存的企业进行必要的硬件投资,并运用到明显的商业效益中去。

  而那些尚未跻身全球大运输商之列的公司则需要进一步发展其相应的业务,或者入股全球大型运输公司,或者在不具备甚至不涉及海洋运输的情况下,继续参与全球范围的运输和物流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交通的现代与未来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