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炼铁是钢铁生产的重要环节,其技术经济指标如何,对整个流程有着直接和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做好高炉的技术进步工作,特别是做好为数众多的1000立方米以下容积的中小高炉的工艺优化和技术进步工作,更具有现实意义。要从整体上进一步提升我国炼铁生产技术水平。就必须继续关注和解决好在钢铁生产中占有相当比例的中小钢铁企业炼铁生产的技术进步问题。为此,本版编辑特约请中国金属学会有关专家撰写了介绍目前国内中小高炉技术工艺现状和发展情况的文章,供有关企业参考借鉴。
“合理调整炉料结构,优化高炉操作,交流高炉护炉情况,促进炼铁技术进步”,这是中国金属学会1000立方米以下容积高炉委员会于日前在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召开的学术会议的主题。有关专家在会上分别就高炉技术现状、高炉操作技术、高炉合理调整炉料结构等发表了意见。有关钢铁企业分别介绍了本企业炼铁生产技术进展和今后的设想。会议还交流了有关冶炼操作、原燃料、设备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学术文章。
通过学术研讨和交流可以看出,近年我国1000立方米容积以下中小高炉炼铁技术取得了新进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 1000立方米以下容积中小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不断创出历史新水平
2002年,新兴铸管的高炉利用系数平均在4.0t/m3d以上,全国有82座1000立方米以下容积的高炉利用系数在3.0t/m3d以上运行;全国有38座高炉入炉焦比低于400公斤/吨铁,邯钢4号高炉(900立方米)入炉焦比最低为333公斤/吨铁;全国有29座高炉喷煤比超过了140公斤/吨铁,煤比最高的是南钢2号高炉(300立方米)为187公斤/吨铁;全国有9座高炉风温超过 1100度,最高的是上海一钢1号高炉(750立方米)风温为1163度;全国有78座高炉入炉矿品位大于59.00%,入炉矿品位最高的是杭钢1号高炉(45O立方米)为61.05%;全国有32座高炉生铁含硅低于0.5%,最低的是唐钢一铁厂一号高炉(300立方米)为0.32%;全国有39座高炉使用的焦炭灰分低于12.0%,最低的是莱钢二铁厂一号高炉和二号高炉(750立方米)为11.50%。
二是 100O立方米以下容积中小高炉原燃料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炉料结构不断优化,使用球团矿的比例得到提高
总体上讲,我国中小高炉在原燃料质量上优于大高炉。2003年,全国有91座高炉球团矿配比超过了15%,最高的是杭钢二号高炉(342立方米)为59.59%。
三是 全国中小高炉在逐步向大型化发展
300立方米以下容积的高炉已不再新建,有大中修的高炉也在向扩容方向发展。新建高炉趋于建设420至550立方米或750立方米容积的高炉。新建高炉的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收周期已可在4至6个月以内,并也已重视了环保的投入。
四是 近年来中小高炉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
通过采用无料钟炉顶、钢冷却壁、高风温热风炉、大喷煤量设施等先进技术和装备为中小高炉进一步节能降耗、提高高炉寿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近年来,我国中小高炉在新建速度上大大加快,这将会引起高炉炼铁原燃料供应的进一步紧张,使全国物流局部急剧增长。同时,由于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使一些中小钢铁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应认真研究应对策略。可以说,中小高炉技术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已成为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尽管目前在一些方面已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仍然任重道远,仍需付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