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Feynman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召开的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曾预言:如果人们可以在更小尺度上制备并控制材料的性质,将会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一预言被科学界视为纳米材料萌芽的标志。今天以纳米粉体材料为主的纳米技术在我国相继问世,并由实验室研究逐渐走向产业化。但目前我国纳米产业整体进度缓慢,解决纳米技术尤其是纳米粉体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和共性问题日显迫切。
把握特点选准途径
当前纳米技术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但纳米粉体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产业化过程任务艰巨。由于成本和设备等方面的因素,目前化学合成是制备纳米粉体的主要方法,因此纳米粉体产业化中的技术问题,实际是如何解决化学合成纳米粉体的工业反应过程问题。
纳米粉体制备过程与传统的化学化工过程相比有其特殊性,其产业化绝非简单意义上的实验室设备放大和产量的增加。由于目前对纳米粉体制备的反应动力学研究尚不透彻,无法对纳米粉体产业化制备过程进行模型设计。在这种情况下,正确指导纳米粉体产业化的方法只能是:在充分的认识实验、析因实验和鉴别实验的基础上,以反应工程理论为指导进行逐级放大。
多方支持高效推进
上海交大纳米科学与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古宏晨教授认为,推进产业化在注重技术因素的同时还需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引入风险投资,同时进行体制创新。
他建议,政府应该确立并正确引导纳米产业化发展战略。推动纳米产业化,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而且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要加大财政投入,使我国在由‘纳米技术‘向‘纳米产业化‘的转化过程中保持快节奏。
通常,一项科技成果小试、中试和工业性实验的投入比是1∶10∶100,特别是在工业生产和市场开拓期间,大量的资金需求是科研单位所承受不起的。而且从小试到工业化实验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风险,越是高科技项目,投入越大,风险也越高,一般的企业难以承担。因此风险投资的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效地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可以把大量的社会资金吸引到高科技项目中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使项目得到全方位的支持。
科研生产准确衔接
专家认为困扰纳米粉体产业化的另一个因素是:目前我国纳米粉体技术开发和企业之间的接口选择存在严重脱节。由于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生产型的,缺乏持续的创新和应用开发能力,在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生产的整个链条中,企业往往选择十分靠后的阶段切入,而科研院所往往认识不到或无力做到从实验室小试成果到实施产业化这一复杂的工程化、系统化工作,有的小试成果一出来就急于转让,后续的应用开发和技术支持难以跟上。两者衔接上的差异产生了产业化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和空白点,严重影响纳米技术产业化的顺利实施,使得我国纳米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
专家建议,在技术方面,科研单位必须加强工程化意识,发展一批既熟悉纳米粉体基础研究,又洞悉纳米粉体制备的工程放大、过程优化及应用开发的研究机构,而这正是制约我国纳米粉体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所在。
在体制方面,要创新产业化机制,充分认识智力资本的重要性,鼓励科技入股、大力扶持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的创业型高科技企业,把产业化链条薄弱地段填充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企业无创新能力的局面。风险投资的介入从客观上解决了纳米产业化过程中的资金困难,但是由于纳米技术的高科技特点,需要不断的科技创新,以保证企业的技术优势。因此在纳米高科技企业的运作过程中,还要重视智力资本。只有协调好货币资本、智力资本、劳动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相得益彰,使纳米产业化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