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其他网>其他行业资讯
  • 2014-12-25

    即将过去的2014年,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是辛勤耕耘并迎来业绩持续增长的一年,也是风波迭起、值得警示与反思的一年。我们从中甄选出十大新闻事件,以此作为本报汽车周刊向读者奉上的一份年终“大餐”。

  • 2014-12-19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应该算是正式诞生于2009年,成长至今5年有余。在这5年里,它的成长轨迹可谓跌宕起伏,并饱受争议。回首这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一路驶来,从整车产品性能到配套零部件、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商业模式的探索创新,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 2014-12-11

    现在我们提倡节能,所以现在很多产品都朝节能方向发展,变频器也是它是一种具有节能、调整等性能的现代化产品。也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受到广的应用。中国变频器行业的也不断发展。

  • 2014-12-03

    最新发布的汽车传感器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在2009年下跌14.6%至99亿美元。尽管目前全球汽车市场低迷,但是到2016年,汽车传感器出货量将增长至37亿个单元,市值将达到168亿美元规模,其增长驱动因素是厂商已规划提升汽车安全性,降低排放量和提高燃油经济性,以满足政府的强制性要求。

  • 2014-11-26

    半导体终端产品应用面扩散的效应,抵销笔电、手机等成长趋缓,根据市调机构IC Insights统计,自2013年起至2018年止,汽车相关电子成长力道将会最为强劲,年复合成长率有10.8%,其次是通讯相关晶片成长率6.8%,工业/医疗应用也有5.7%,优于整体市场年复合成长率5.5%。

  • 2014-11-20

    目前,卤素大灯和HID氙气大灯是汽车大灯的“主流技术”,但是LED大灯的出现就像是给车头灯配上了“美瞳”,把“眼睛”的魅力指数直接拉高了一个段位。在汽车上,同样的日间行车灯,LED元件的能耗仅为卤素灯的1/20。LED元件的成本也逐年大幅降低,并且目前成本和价格仍然在以每年20%以上的幅度下降。

  • 2014-11-12
    QNX汽车安全操作系统现已全面上市

    2014年11月10日,中国北京——黑莓有限公司子公司及全球互联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领导厂商QNX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宣布,QNX?汽车安全操作系统1.0现已全面上市。

  • 2014-10-22

    类似宝钢尝试的这种信息化、周期化、智能互联的制造方式,是上海一些传统制造企业正在进行的与“工业4.0”相关的实验之一,而其背景就是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融合对接,被业界称之为柔性制造。

  • 2014-10-20

    博世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出席了2014全球汽车论坛第五届年会,他在会上总结分析了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三大趋势。第一电器化,未来电动车是一个广泛的前景。第二互联化,车与网的连接。第三是自动化,自动驾驶。

  • 2014-10-16

    自动驾驶的全面实现预计还要等到十年之后,而号称汽车眼睛的防碰撞传感器已经迎来了巨大的需求,这一市场的规模到2020年有望达到百亿美元的级别。

  • 2014-10-10

    目前已有万千拥趸的3D打印汽车Strati是一款双座电动车,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充一次电花费3.5小时,单次充满电可续航100公里。其独特之处在于,只有40多个零件,而传统汽车零部件则超过2万个。其中大部分零件,如车身、底盘、中心控制台、引擎罩等都由3D打印,诸如发动机、悬架、变速箱、轮胎、座椅等部件则依然由传统工艺完成,比如其动力系统来自雷诺汽车公司。

  • 2014-09-26

    汽车自动化技术-泊车系统,即车主依赖雷达信号的帮助,将车固定在特定轨道避免擦碰发生。这种有点魔幻意味的停车系统并非出自科幻小说,当前,这些技术已经在今年的巴黎国际汽车展展出,被指有望在十年内成为汽车的普遍应用。

  • 2014-09-17

    鸿海集团近年积极推展云端应用服务,并在车联网再下一城!鸿海旗下富士康昨(16)日与江西高创保安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南昌高新区建设开放式车联网营运中心,目前中心已搭建完成,预计明年1月试营运。

  • 2014-09-15

    通用汽车、本田和其它的车商正联手传统供应商和创业公司。两大科技巨头谷歌和苹果也在加快推进汽车自动化技术发展,前者在展开开创性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后者则在与汽车厂商合作在汽车中嵌入更强的连接性。

  • 2014-09-10

    过去30年中国制造业取得成功依赖的是“勤劳的双手”,而未来的竞争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技术竞争”。若想继续成为世界机器人制造业巨头,必须依靠“智慧的大脑”。我们的产业部门和企业家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否则将在今后的制造业国际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