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韦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商机中心---供应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上海韦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门户>ATOS叶片泵PFE-31036/1DT

ATOS叶片泵PFE-31036/1DT

ATOS叶片泵PFE-31036/1DT

所属品牌:ATOS
产品系列:PFE-31036/1DT
联系人:雷青
联系电话:13524123009
电子邮箱:leiqing@wei-mi.com

审核时间:2020-04-22
有效期:10601天
点击次数:

商机详情

ATOS叶片泵PFE-31036/1DT,上海韦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主营销售产品,原厂原装,质量保障,销售热线:13524123009,传真:021-51334670;联系人:雷青。热诚欢迎新老客户咨询购买!


在应用的各种液压设备中,液压泵是关键性的元件,它们的性能和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液压泵性能越 来越完善,在各种工业设备、行走机构以及船舶和飞机上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对于叶片泵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认识十分必要,特别是对于从事液压相关方面工作的人更显得尤为重要。
液压泵作为现代液压设备中的主要动力元件,它决定着整个液压系统的工 作能力。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泵的功能主要是将电动机及内燃机等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 成液体的压力能,向系统提供压力油并驱动系统工作。 
在液压传动与控制中使用最多 的液压泵主要有齿轮式、叶片式和柱塞式三大类型。其中叶片泵是在近代液压技术发展早期实用的一种液压泵。 
叶片泵与齿轮式、柱塞式相比,叶片泵具有尺寸小、重 量轻、流量均匀、噪声低等突出优点。在各类液压泵中,叶片泵输出单位液压功率所需 重量几乎是最轻的,加之结构简单,价格比柱塞泵低,可以和齿轮泵竞争。 
定量叶片泵为双作用叶片泵,是现今已经发展成熟,并在工业领域得到应用的一种液压泵,双作用叶片泵是一般不能变量的,且径向力平衡的,因此工作情况较其它泵良好,被应用于液压系统领域,成为液压工业上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元件。
液压叶片泵的发展史 液压叶片泵的发展史即为叶片泵从诞生到发展的历史,作为液压系统的关键性动力元件,它随着液压系统的诞生而诞生,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断完善以适应新的液压系统的性能要求。 

叶片泵的分类 叶片泵又分为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双作用叶片泵只能作定量泵用,单作用叶片泵可作变量泵用。 双作用叶片泵因转子旋转一周,叶片在转子叶片槽内滑动两次,完成两次吸油和压油而得名。 单作用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吸、压油各一次,故称为单作用。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叶片泵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油后再由大到小排 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两次吸油与排油。



叶片泵的注意事项叶片泵的管理要点除需防干转和过载、防吸入空气和吸入真空度过大外,还应注意: 1.泵转向改变,则其吸排方向也改变叶片泵都有规定的转向,不允许反。因为转 子叶槽有倾斜,叶片有倒角,叶片底部与排油腔通,配油盘上的节流槽和吸、排口是按既定转向设计。可逆转的叶片泵必须专门设计。 2.叶片泵装配 配油盘与定子用定位销正确定位,叶片、转子、配油盘都不得装反, 定子内表面吸入区部分最易磨损,必要时可将其翻转安装,以使原吸入区变为排出区而继续使用。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单作用叶片泵构造 基本结构:定子、转子、叶片、配油盘(吸、排口)、壳体(吸、排接管)、前、后 盖板。 定子型线是圆,转子也是园,二者存在偏心距。 片间工作空间:叶片、定子内表面、转子外表面、配油盘或盖板围成。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泵由转子、定子、叶片、配油盘和端盖等部件所组成。定子的内表面是圆柱形孔。转子和 定子之间存在着偏心。叶片在转子的槽内可灵活滑动,在转子转动时的离心力以及通入叶片根部压 力油的作用下,叶片顶部贴紧在定子内表面上,于是两相邻叶片、配油盘、定子和转子间便形成了 一个个密封的工作腔。当转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叶片向外伸出,密封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于是通过吸油口和配油盘上窗口将油吸入。而在图的左侧。叶片往里缩进, 密封腔的容积逐渐缩小,密封腔中的油液经配油盘另一窗口和压油口 被压出而输出到系统中去。这种泵在转子转一转过程中,吸油压油各一次,故称单作用泵。转子受到径向液压不平衡作用力, 故又称非平衡式泵,其轴承负载较大。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量,便可改变泵的排量,故这种泵 都是变量泵。

ATOS叶片泵PFE-31036/1DT

ATOS叶片泵大量现货库存
PFE-31016/1DT
PFE-31016/1DU
PFE-31022/1DT
PFE-31022/1DU
PFE-31022/1DW
PFE-31028/1DT
PFE-31028/1DU
PFE-31028/1DV
PFE-31036/1DT
PFE-31036/1DU 20
PFE-31036/1DV 20
PFE-31036/1DW
PFE-31044/1DT 20
PFE-31044/1DU 20
PFE-31044/1DV 20
PFE-32028/3DT 20
PFE-32028/3DV 20
PFE-32036/3DT
PFE-41037/1DU 20
PFE-41045/1DT
PFE-41045/1DU 20
PFE-41045/1DW 20
PFE-41056/1DT
PFE-41056/1DU 20
PFE-41056/1DV 20
PFE-41056/1DW 20
PFE-41070/1DT
PFE-41070/1DV 20
PFE-41070/2DT 20
PFE-41070/2DV 20
PFE-41085/1DT 20
PFE-41085/1DW 20
PFE-42045/3DW 20
PFE-42056/3DU 20
PFE-42070/3DT 20
PFE-42070/3DU
PFE-42070/3DW 20
PFE-42070/7DV
PFE-51090/1DT 23
PFE-51090/1DU
PFE-51110/1DT 23
PFE-51110/1DU 23
PFE-51110/3DT 23
PFE-51129/1DT
PFE-51150/1DT
PFE-51150/3DV
PFE-52090/3DT 31
PFE-52110/3DT 31
PFED-43029/016/1DWO 20
PFED-43029/016/1SWO
PFED-43029/028/1DVO 20
PFED-43037/016/1DTA
PFED-43037/016/3SUO 20
PFED-43037/022/1DVO 20
PFED-43045/028/1DTO 20
PFED-43045/044/1DTO
PFED-43045/044/1DVO 20
PFED-43056/016/1DTO
PFED-43070/016/1DUO
PFED-43070/044/1DUO 20
PFED-43070/044/1DVO
PFED-54090/070/1DUO 21
PFED-54090/070/1DVO 21
PFED-54090/070/3DUF 21
PFED-54110/029/1DTO 21
PFED-54110/029/1DUO
PFED-54110/056/1DUO 21  
PFED-54110/056/3DWB 21  
PFED-54129/029/1DWG 21
PFED-54150/070/3DVO
PFED-54150/085/1SVO 21
PFED-54150/085/3DWO 21
PFEX2-31036/31022/1DT
PFEX2-42045/31022/3DT 21 
PFEX2-51150/51129/3DV 23  
PFEX2-51150/51150/3DV 23  
PFEX2-51150/51150/3DW 23  
PFEXC-51150/3DV 
PFEXD-42085/43056/016/3DTA 
PFR-202  
PFR-203  
PFR-308 40  
PFR-315 40 
PVL-210  
PVL-210/150  
PVL-210/50  
PVL-316  
PVL-440 

ATOS柱塞泵    
PVPC-LZQZ-5073/1D/18 
PVPC-C-3029/1D  
PVPC-C-3029/1D 11 /WG 
PVPC-C-3029/1D 12 
PVPC-C-4046/1D 
PVPC-C-4046/1S 
PVPC-C-5073/1D  
PVPC-C-5073/1S 10 
PVPC-CH-5073/1D-IX 24DC  
PVPC-CZ-5073/1D 12 
PVPC-LQZ-5073/1D 11  
PVPC-LW-4046/1D 10  
PVPC-LZQZ-3029/1D  
PVPC-LZQZ-3029/1D/18 
PVPC-LZQZ-4046/1D 
PVPC-LZQZ-4046/1D/18  
PVPC-LZQZ-5073/1D 11 
PVPC-LZQZ-5073/1D/18  
PVPC-R-3029/1D 11 
PVPC-R-4046/1D 11 
PVPC-SLE-3029/10 20  
PVPC-SLE-4046/1D 20 
PVPCX2E-C-3029/31036/1D 10  
PVPCX2E-LW-3029/31036/1D 10 
PVT-206/35  
PVT-210  
PVT-316 
PVT-322  

ATOS齿轮泵     
PFG-114  
PFG-128  
PFG-142  
PFG-160 
PFG-174 
PFG-199 
PFG-210
PFG-211/DRO 
PFG-214 
PFG-218 
PFG-221  
POX-245 31  
POX-349 40  

其它ATOS泵     
PM-106 
PM-120 

双联定量叶片泵
50T+50T
150T+50T
150T+150T
50T-07+SL
50T-12+SL
50T-17+SL
50T-23+SL
50T-26+SL
50T-36+SL
150T-48+SL
150T-61+SL
150T-75+SL
150T-94+SL
150T-116+SL 
VB3-20F-A*
VD3-25F-A*
VD3-30F-A*
VE3-40F-A*
VF3-54F-A*
VK3-70F-A*
VK3-86F-A*PV2R1-06
PV2R1-08
PV2R1-10
PV2R1-12
PV2R1-14
PV2R1-17
PV2R1-19
PV2R1-23
PV2R1-25
PV2R1-31
PV2R2-33
PV2R2-41
PV2R2-47
PV2R2-53
PV2R2-59
PV2R2-65
PV2R3-76
PV2R3-94
PV2R3-116
高压改良型定量叶片泵
VQ15-08
VQ15-11
VQ15-14
VQ15-17
VQ15-19
VQ15-23
VQ15-26
VQ15-31
VQ25-18
VQ25-22
VQ25-26
VQ25-32
VQ25-38
VQ25-43
VQ25-52
VQ25-60
VQ25-65
VQ25-75
VQ35-60
VQ35-66
VQ35-76
VQ35-82
VQ35-88
VQ35-94
VQ35-108
VQ35-116
VQ35-125
VQ35-136
VQ35-156
VQ35-189
VQ35-216
VQ35-237
低噪音高压改良型定量叶片泵
SVQ25-18
SVQ25-22
SVQ25-26
SVQ25-32
SVQ25-38
SVQ25-43
SVQ25-52
SVQ25-60
SVQ25-65
SVQ25-75
SVQ35-60
SVQ35-66
SVQ35-76
SVQ35-82
SVQ35- 88
SVQ35-94
SVQ35-108
SVQ35-116
SVQ35-125
SVQ45-136
SVQ45-156
SVQ45-189
SVQ45-216
SVQ45-237
液压传动技术在机械中的应用.
驱动机械运动的机构以及各种传动和操纵装置有多中形式。根据所用的不见和零件,可分为机械的、电气的、气动的、液压的传动装置。经常还将不同的形式组合起来运用一四位一体。由于液压传动具有很多优点,使这种新技术发展的很快。液压传动应用与金属切割机床也不过四五十年的历史。航空工业在1930年以后才开始采用。特别是近二三十年一来液压技术在各种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在机床上,液压传动常应用在以下的- -些装置中
1.1进给 传动装置磨床砂轮架和工作台的进给运动大部分采用液压传动;车床、六角车床、自动车床的刀架或转塔刀架,铣床、刨床、组合机床的工作台等的进给运动也都采用液压传动。这些部件有的要求快速移动,有的要求慢速移动。有的既要求快速移动,也要求慢速移动。这些运动多半要求有较大的调速范围,要求在工作中无级调速;有的要求持续进给,有的要求间歇进给;有的要求在负载变化下速度恒定,有的要求有良好的换向性能等等。所有这些要求都是可以用液压传动来实现的。
1.2往复主题运动传动装置龙i刨床的工作台、牛头刨床或插床的滑枕,由于要求作高速往复直线运动并且要求换向冲击小、换向时间短、能耗低,因此都可以采用液压传动。
1.3仿形装置车床、铣床、刨床上的仿形加工可以采用液压伺服系统来完成。起精度可达0.01-0. 02m。此外,磨床上的成型砂轮修正装置亦可采用这系统。
1.4 辅助装置机床上的夹紧装置、齿轮箱变速操纵装置、丝杆螺母间隙消除装置、垂直移动部件平衡装置、分度装置、工件和刀具装卸装置、工件输送装置等,采用液压传动,有利于简化机床结构,提高机床自动化程度。
1.5静压支承重型机床、高速机床、高精度机床上的轴承、导轨、丝杆螺母机构等处采用液压静支承后,可以提高工作平稳性和运动精度。
2、液压传动技术在工程机械行走驱动中的应用
行走驱动系统是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作系统相比,行走驱动系统不仅需要传输更大的功率,要求器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长的寿命,还希望在变速调速、差速、改变输出轴旋转方向及反向传输动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能力。于是,采用何种传动方式,如何更好地满足各种工程机械行走驱动的需要,-直是工程机械行业所要面对的课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和资源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机械在市场需求大大增强的同时,更面临着作业环境更为苛刻、工沉条件更为复杂等所带来的挑战,也进一步推动着对其行走驱动系统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