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深圳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

深圳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11 来源:央广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导  读:

原标题:“软”“硬”结合AI赋能深圳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烤面包、煎培根、倒牛奶,轻松制作一份营养早餐;按电梯、刷门禁、开门敲门,智能化完成商业场景各项任务……今年以来,深圳具身智能机器人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越来越强,在商业化的道路中不断向前。越疆、普渡、优必选、速腾聚创等企业抢抓具身智能机器...,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智能,智能化,智能机器

原标题:

“软”“硬”结合AI赋能

深圳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

烤面包、煎培根、倒牛奶,轻松制作一份营养早餐;按电梯、刷门禁、开门敲门,智能化完成商业场景各项任务……今年以来,深圳具身智能机器人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越来越强,在商业化的道路中不断向前。越疆、普渡、优必选、速腾聚创等企业抢抓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风口,助力深圳在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中不断提升创新竞争力。

产业基础有力支撑技术进步

具身智能即“具身化的人工智能”,是指依靠物理实体通过与环境交互来实现智能增长的智能系统。当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相结合时,就形成了具身智能的一种范式,AI为机器人装上强大大脑,从而打开了新的产业空间。

从完成惊险前空翻、跳起“斧头帮”舞蹈的众擎机器人,到汽车工厂里实现分拣搬运、精密装配等多任务协同作业的优必选,有了人工智能的加持,深圳具身智能机器人不再是机械地执行程序命令,而是能够通过训练与学习真正理解周边的环境,根据生活与生产场景及时做出反馈并实时调整,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在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上,深圳形成了扎实的产业基础。华为盘古、腾讯混元等AI大模型提供了“智能大脑”,多模态感知技术、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灵巧操作技术等领域中也形成了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它们通过紧密协作不断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应用步伐。

“具身智能大幅提升了机器人智能水平的通用性,深圳在人工智能‘软’与‘硬’两方面的能力上,已经形成了扎实的基础优势,制造端产生的数据能够提升具身智能的理解能力,充分训练后的具身智能又可以反过来提升生产效率,二者互相结合、互相促进。”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宁说。

资本市场助力企业融资发展

具身智能机器人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大多企业在这一赛道还未能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开放包容的资本市场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舞台。

4月6日晚,兆威机电公布了赴港发行H股,实现A股、港股两地上市以深入推进全球化发展的计划。兆威机电原本是一家从事微型传动系统、微型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面对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机遇,该公司不断加码机器人“灵巧手”研发,技术能力快速迭代进步。

近一年来,选择赴港上市融资,引入多元化的国际投资者成为不少深圳头部机器人企业的选择。

2024年1月,速腾聚创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之后很快成为恒指成分股,并被纳入港股通,成为港股“优等生”代表。上市1年后,速腾聚创即全面披露了AI机器人战略。这家公司从“感知”角度切入机器人赛道,为机器人“手眼协同”自研了感知硬件和“灵巧手”硬件,还开发了视觉模型和操作算法。

同年年底,越疆机器人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该公司创始人兼CEO刘培超表示,登陆资本市场是越疆新的里程碑,AI技术普及将进一步加快更多场景中协作机器人的使用,他们将积极把握全球协作机器人的市场机遇,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助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统筹创新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

新兴产业成长壮大,亦离不开城市创新资源的赋能与有力配套政策的扶持。

大型企业牵头,成长型企业紧密协作的创新生态正在深圳加速形成。去年11月,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启动运营。华为将整合其各部门的具身智能相关能力,共同建设具身智能大脑、小脑、工具链等关键根技术,而首批参与项目的兆威机电、乐聚机器人、大族机器人等企业均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日前,《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元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10亿元企业20家以上,实现10亿级应用场景落地50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团队等加入,形成更完善的产业生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业内人士指出,基于产业配套、创新资源以及资本市场的支持,深圳要抢抓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记者熊子恒)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o6j4aqted79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焦点访谈丨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具身智能未来如何演绎?

下一篇: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应用瓶颈仍需突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