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国家数据局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将组织开展企业、行业、城市三类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工作,力争经过两年试点培育,形成一批资源丰富、应用创新、生态繁荣、成效显著的可信数据空间,支撑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专家表示,试点工作的推进,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国数据产业的发展。此前,国家数据局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引导和支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此次试点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
在企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方面,《通知》支持龙头企业运营可信数据空间,深化数据驱动型创新实践,完善数据供给机制,丰富数据应用场景,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生态合作伙伴等协同开放共享数据资源。
在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方面,《通知》明确,面向新材料、科技、能源、物流、医疗等行业,支持培育特定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立共建共治、多方共赢的数据流通利用机制,促进数据资源跨域共享和高效对接,构建高价值行业数据库、知识库、模型库,力求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在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试点方面,《通知》要求,围绕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需求,探索公共数据融合企业数据创新应用的有效机制与激励措施,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通知》还提出,吸引和孵化一批满足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发展的数据企业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数据流通利用服务生态链,带动城市的数据产业发展。
《通知》还圈定了六项重点工作任务,包括打造应用共创模式、构建数据资源高效流通机制、建立产业生态培育体系、构建可持续运营发展模式、推进可落地易复制的技术路径,以及探索数据空间互联互通。
其中,打造应用共创模式位列首位。即,构建高价值应用场景挖掘与评价体系,鼓励多主体联合开展应用创新和数据产品服务开发,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数据共享共用模式。搭建跨主体开发环境,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开发工具,探索协同开发模式,建立基于用户反馈的应用发布发现、动态评价和迭代优化机制。
构建数据资源高效流通机制方面,《通知》提出,打造场景驱动的数据跨域互操作新模式,实现多主体异构数据高效互联互通。通过构建数据目录、标识等方式推动数据资源高效查询、发现与调用,提升跨域数据资源协同利用水平。促进数据空间各方开放数据资源和产品,沉淀一批行业社会需求迫切的数据资源,推动高质量数据集构建与开放,支撑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推进,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国数据产业的发展。”赛智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邓道正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国家数据局等部门持续推进数据基础制度的完善,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等发布了多项数据政策。国家数据局将2025年明确为数据工作“改革攻坚年”,当下多项政策发力,将助推我国数据产业万亿级市场加速发展。
编辑:袁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