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在天津成功举办

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在天津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3-28 来源: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导  读:

2025年3月7日,由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和《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 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成功举办。大会得到了天津市科学技术局的指导,并得到了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协会、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等各省市行业组...,机器人,自动化,智能,智能,智能机器人

2025年3月7日,由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和《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 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成功举办。大会得到了天津市科学技术局的指导,并得到了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协会、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等各省市行业组织大力支持,大会由灵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冠名。本届大会以“智创未来——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与创新”为主题,汇聚全球1400余位行业精英,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超30万,大会的成功举办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图1:大会现场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天津市天开高教科创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梅志红女士,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天友教授,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勇纯教授和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王继宏秘书长发表致辞。
 
 
图2:从左至右依次为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天津市天开高教科创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梅志红,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天友,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勇纯,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秘书长王继宏。
 
多位顶尖专家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前沿技术发展进行了精彩分享。灵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文峰现场发布全球首款万元内高自由度灵巧手,实现价格突破性下探。“链式发展丰富产品谱系,安全治理构筑发展护城河,软硬协同推进技术攻关,应用驱动实现工程化突破。”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科技处处长、机器人质量基础共性技术测评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董凯总结智能机器人四大路径规划。
 
 
图3:从左至右依次为苏州大学教授孙立宁,国家自然基金委高技术中心原研究员刘进长,灵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文峰,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科技处处长兼机器人质量基础共性技术测评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董凯,浙江大学教授熊蓉。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熊蓉教授攻克“动态负载悖论”十年难题,其领航者2.0机器人可在四级风力下600米连续动态行走,同步完成0.1毫米级精密装配作业,标志着我国在具身智能领域跨入“动态稳定+高精度操作”新阶段。北京工业大学石照耀教授指出,机器人关节正经历从“机械传动单元”到“智能器官”的颠覆性变革,动态精度理论与云服务模式将重构产业格局,传统减速器企业亟需转型以避免被淘汰。“足球运动是具身智能的终极试金石——需集成运动控制、动态环境交互与实时决策能力。其多模态协同机制推动人形机器人突破复杂任务极限。”清华大学教授、加速进化首席科学家赵明国表示。涉及人形机器人量产及应用等问题,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规控算法部负责人王博省博士提出“1万台生死线,10万台爆发点”量产标准,并指出通用化是规模化生产的前提。
 
 
图4:从左至右依次为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石照耀,清华大学教授赵明国,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规控算法部负责人王博省,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教授熊德意,国讯芯微(苏州)科技有限公司CTO蒋琛。
 
 
图5:从左至右依次为:无锡巨蟹智能驱动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邵晖,辰星(天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松涛,清能德创电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小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戴振东。
 
 


图6: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专题展示区
 
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专题展示区,众多行业头部企业参展。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现场以每秒3.5米疾速舞蹈刷新运动性能纪录,山东优宝特泰山机器狗负重70公斤动态行走展现工业潜力。灵心巧手、巨蟹智能、蓝点触控、琼琪自动化、清能德创等20余家公司展示了其最新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参展嘉宾提供了一个直观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的平台。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成果的平台,也为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o6j3s95ufip1.html

拷贝地址

下一篇:《人形机器人智能感知与运动控制技术规范》等4项团体标准技术审查会召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