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强“芯”铸魂 济南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卷出花”

强“芯”铸魂 济南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卷出花”

发布时间:2024-12-01 来源:央广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导  读:

央广网济南12月1日消息(记者刘博伦)从“好身手”到“好帮手”,如今,济南高新区机器人技术产业正在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深度融合,加速形成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支持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开源社区建设,建立健全产业标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以及治理体系完善,高新区打造以应用...,机器人,自动化,智能,智能,智能化,实验室

央广网济南12月1日消息(记者刘博伦)从“好身手”到“好帮手”,如今,济南高新区机器人技术产业正在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深度融合,加速形成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

支持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开源社区建设,建立健全产业标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以及治理体系完善,高新区打造以应用需求为牵引,以构建新业态、新模式为导向的机器人产业生态,积极完善“机器人+”应用体系,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0”到“1”

中国“智”造春潮涌动

2021年,张赛带着自己的团队成员,挤在装满设备的8平方米的办公室里研发着属于自己的机器人,没有生产车间,为了不影响周边公司正常工作,他们常常要等到夜深人静时才进行打孔、切割等工作。“公司刚成立那会,真是一个人当三个人用,财务会计、人力资源、市场销售我一个人全都得懂,都得会。”回想起过去,张赛笑着告诉记者。

和所有怀抱梦想的年轻人一样,从小酷爱机器人的张赛,选择放弃国外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济南,创立翼菲科技。“那个时候就想着一件事,‘做世界级的中国机器人公司’。”张赛说。

资历浅、资金少是张赛创业路上的第一块“绊脚石”,但好在当地政府给予了翼菲科技支持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公司在成立不久后入选济南市引进海归创业计划,得到了济南市和高新区政府创业启动资金的扶持。靠着这笔资金以及团队成员夜以继日的钻研,公司成立3个月便成功制作出第一台并联机器人原型机,并获得了第一个客户的试用订单。

然而试用只是第一步,第一代产品往往有许多不足之处,张赛直接安排工程师驻扎在生产线现场,出现问题直接调整升级。经过一年时间的现场调试和不断改进,翼菲自动化终于拿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成熟产品,并在2014年7月有了第一笔订单。时至今日,该并联机器人仍在生产线正常运行。随着客户一笔笔订单的追加,翼菲自动化也从最开始的三个人逐渐发展为40余人。那时起,张赛的“机器人版图”开始不断扩张。

进入东阿阿胶后道包装车间,记者看到,车间内只有寥寥几人,生产流程已基本实现自动化。“搭载翼菲自研视觉系统的机器人,不仅能精准高效感知二维和三维物体,实现快速定位及分拣,还能利用机械手抓取产品,快速无误地装到包装盒里,完全实现了高效率自动化生产。”东阿阿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随着翼菲的不断发展,客户也由原来的零散客户,逐渐变成生产力强劲的公司大厂,截至目前,翼菲自动化通过丰富的产品生态已成功进入蓝思科技、东阿阿胶、杏花楼、联合利华等知名企业,企业年营业收入达数亿元人民币。

十多年来,在张赛的带领下,翼菲科技坚持自主创新,公司规模也从位于济南市高新区的8平方米办公室,发展为在杭州、上海、深圳、苏州等地拥有研发、办公、生产等场地,总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开发完成800多个应用案例。

据了解,翼菲科技目前拥有并联机器人、SCARA机器人、小六轴机器人、晶圆搬运机器人等轻量级工业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全品类产品矩阵,相关产品应用于食品、制药、日化、物流等行业,负责分拣、搬运、整理、包装、涂胶、码垛等环节。客户覆盖国内200多个地区,还成功出口欧洲、北美、拉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领先的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提供商。

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工业领域正迎来一场由自研工业机器人引领的变革。这些集成了先进感知、控制、执行等技术的机器人,不仅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为“中国智造”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实验室”到实景应用

中国机器人“且行且战”

巡检机器人四足带风,机器手灵活伸展;输电线路绝缘包覆机器人在半空“咔咔”滑过,眨眼间给电缆涂上了绝缘层;防坠导轨验收机器人上下攀爬,一番动作行云流水;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加持电缆自动剥皮工具,几秒钟就把绝缘涂料从电缆上完整剥离……“电工”机器人“秀技能”的场地已不再是实验室或是测试场,而是真正伫立在深山里的高压电塔。

当前,针对高压线路检修,主要依靠人工和飞机两种方式。一些深山老林地貌复杂,靠人力巡检不仅工作量大,还难以保证质量和安全,连无人机也难以适应,存在许多盲区甚至危险。早在2000年,国网智能就开始了电力巡检机器人的研发,并一路成长为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岩说:“我们深耕人工智能算法,在电力系统应用技术领域研究15年,国网系统内率先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设备缺陷诊断技术研究,突破图像目标检测、视频语义理解、前端智能分析等核心技术,先后自主研发了输电、变电、配电、设备巡检图像缺陷识别算法,在国网组织的设备缺陷技术检测中名列前茅。”

近年来,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在电力机器人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从“传统仓储”到“智慧仓库”

企业生产动能“一飞冲天”

随着智能制造转型的深入,制造业企业对于立体仓库的建设需求呈逐年递增趋势,大企业希望提升备料出库效率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则希望借助更具性价比的投资尽早创造效益。在这场仓储物流改造升级的热潮中,它们不约而同瞄准了“智能化”方向。

走进在济南市高新区投入运营的浪潮信息智能化立体仓库,17台高速堆垛机不停地升降起落,各类物料的抓取井然有序,百余台AGV在设定的路线上有序运行,将原材料和产成品进行妥善地分拣、运输、出入库……

“2024年5月开始,智能仓储已成为浪潮信息智能制造应用的常态化场景。”浪潮智能立体化仓库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立库投产后,订单下达到仓库,系统会驱动堆垛机等设备,将物料运输至拣选区。不同物料可能在不同巷道,因而能并行出库。原来每天要在仓库中走三四万步“人找货”的员工,现在只要站在拣选区等待“货找人”即可。拣货完成后,不用凑单,由AGV小车、提升机等设备,随时运往工厂。系统可同时执行45个客户的需求。总体上,服务器生产备料效率提高了4倍以上。

仓库变“聪明”,物料“跑”得快,高度智能化的仓储管理,通过各种智能化技术,助力企业生产动能迈上“新台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