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1日消息(记者冯仪)2024年11月9日至10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少年宫、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管理中心联合承办的“2024年北京市学生机器人智能大赛”在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和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举办。
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区的数百支队伍积极参与,经过区级的选拔,最终共有来自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等16个区以及燕山、经开区、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宋庆龄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的487支队伍,近2300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竞技交流。
开幕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大赛开幕现场抽取了“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的比赛任务,由市教委领导、北京市少年宫领导及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管理中心领导共同参与。
为确保大赛的公平、公正、公开,大赛组委会邀请了来自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教授担任大赛评委,对参赛队伍的作品进行了严格的评审和打分。
据北京市少年宫主任牛晓亮介绍,今年的大赛活动,更加聚焦学生实际的参与度和实际获得感,着力打造各学段贯通的机器人竞赛的体系。“今年我们也注重发挥高校在科普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学生喜爱的机器人竞赛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学校、学生的积极响应。”此外,牛晓亮提到,“今年大赛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我们在注重竞赛的同时更加关注过程性的评价以及孩子们理论、实践的应用能力评价,为北京创新人才培养探索良性的机制。“
据悉,此次大赛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并为学校开展机器人活动搭建成果展示与交流平台,推动机器人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大赛吸引了众多热爱机器人技术的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他们通过团队合作,设计、搭建和编程机器人,解决实际问题,展现了出色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从课堂到应用让科技活动从课堂中来到学生中去
在本次比赛开幕式上,揭晓了“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的比赛任务,小学组赛题为:精确定位机器人。制作一个机器人,能够利用坐标在二维平面或三维空间内实现位置和姿态的精确定位。初中组赛题为:利用智能装置优化人与车或者车与车的关系,增强路口的通畅性。高中组赛题为:灾难救援。解决在面对某一个灾难的情景,设计出智能机器人,实施救援人员难以完成的任务。
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小学组现场(主办方供图)
牛晓亮表示:“题目的设置主要是围绕大家在实际生活、学习当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题目的设置,提升孩子们实践应用的能力。”
多元挑战赛在比赛中收获快乐
除工程挑战赛外,大赛现场还设置了VEX挑战赛、智慧机械和少儿创意等赛场。在VEXIQ挑战赛小学组测试现场,来自西城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广外分校的五年级学生姚舜业和王睎介绍了他们组的参赛装置:“这个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实现投球、传球。”
参赛学生在介绍自己的比赛装置(央广网记者冯仪摄)
姚舜业介绍:“从组建到测试,总共花了大概两周时间。这个比赛难的地方在怎么让球投准。”同时,为了增加投球准确率,组员们靠独立构思,不断改进着机器结构。“我们这次来比赛的目标是全市前五名。”王睎说。
在智慧机械挑战赛初中组的赛场,比赛难度又更升一级。学生们需要控制一套投掷机器,将沙包投掷到赛台的指定目标区。
赛台俯视图(央广网记者冯仪摄)
来自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的初一学生赵铭俊和徐熙慕在11月9日上午进行了第一轮比赛,虽然两人是临时组建的队伍,但在赛场上的配合相当默契。“这个机器是专门为参加比赛设计的。”赵铭俊介绍,“我们先是询问了老师的意见,然后自己进行编程,利用课余时间和社团活动时间,花了大概四周搭建机器。”
出于兴趣,两位学生在学校参与了机器人社团。每周,社团会组织学生们定时进行活动。作为社团成员,两人被学校选中参加机器人比赛。对他们来说,与机器的磨合是最主要的难点:“我们的机器投沙包的力度太小了,为了下午的比赛还会继续调试的。”赵铭俊说。
相比小学组、初中组的趣味式比赛,高中组的机器人比赛显得更为激烈。在VEXVRC高中组挑战赛上,队员们需要操控机器取得赛台上的塑料套环,将套环放置在尖桩上得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景宇琦介绍:“这个项目主要是训练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对机械结构的了解。另外,这个比赛的难点是训练机器的操作性能和程序编写。”由于比赛场地有搭建误差,队员们需要不断地将机器和场地进行磨合,以求达到更精准的定位。此外,在比赛过程中,互相冲撞可能导致机器损坏,场下的队员们还需要担负起机器检修的工作。
队员演示机器运作原理(央广网记者冯仪摄)
据悉,北京市学生机器人智能大赛活动自2012年举办首届以来,活动规模从首届120多所学校、900多学生参加比赛,稳步发展到今年487支队伍,近2300名师生参与活动。比赛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坚持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服务学校,服务学生成长的原则,为学校开展机器人教育教学搭建成果展示与交流平台。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