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导 读:
本报记者寇佳丽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人形机器人正以其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年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投融资案例46起,投资金额共计116.8亿元,远超2023年全年(2023年人形机器人投融资案件共32起,投资金额共计59.19亿元)。火爆的数据背后,是政策推动、技术进...,机器人,医疗,智能,应用,工业机器人,202
本报记者寇佳丽
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人形机器人正以其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
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年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投融资案例46起,投资金额共计116.8亿元,远超2023年全年(2023年人形机器人投融资案件共32起,投资金额共计59.19亿元)。
火爆的数据背后,是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潜力大、产业生态逐渐完善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去年11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今年1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突破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超高速列车、下一代大飞机、绿色智能船舶、无人船艇等高端装备产品,以整机带动新技术产业化落地”。
各地也在积极部署。以重庆为例,10月28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提出,“重点开发重载智能工业机器人、工业复合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智能建造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教学/助学机器人、导引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养护机器人、特种应急机器人等中高端机器人整机产品”。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董晓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政策举措,不仅形成了上下联动、共同推动产业进步的发展格局,也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确定了具体的中长期目标,有助于引导业内企业更好制定投资和研发计划,推动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人形机器人的批量化应用目前尚未在特定领域真正实现,但前景十分乐观。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医疗护理、家庭应用等方面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尤其是伴随人口老龄化的演变,养老和护理需求将为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落地提供越来越广阔的空间。
“中短期看,人形机器人在企业或政府部门等场景中有望率先实现应用;长期看,人形机器人要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才有可能撑起庞大市场规模。值得关注的是,后一个目标的达成路径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如隐私安全、合规问题等。”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整体看,年内的46起投融资并未对特定细分领域展示出“偏爱”,资金广泛流向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上中下游,有些投资主攻核心零部件制造和关键技术突破,有些投资专注于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也有投资资金用来拓展应用场景、招募人才等。
受访专家认为,上述现象反映出资本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高度认可与期待。一方面,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很多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产品加速迭代、成本降低都倚仗技术进步,而技术难点的突破也离不开资金的有力支撑。
从投资、研发到生产,人形机器人产业各环节的布局如火如荼,各方对这一热门赛道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据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发布的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6亿元,2030年有望成长为千亿元市场。中金公司研报表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达35万台。
郭涛表示,为充分释放市场潜能、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要至少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基础研究投入,特别是感知交互、智能决策等核心技术领域,以保持长期竞争优势;二是构建开放合作的生态体系,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三是持续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开拓产业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