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各行业的应用向纵深迈进,引导实体经济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发展
拥抱工业互联网
福建骏鹏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视觉焊缝寻位系统
九牧的5G数字化产业中心
工业互联网,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产业生态,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全面连接,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实现途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工业互联网”已连续四年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今年1月,《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出台,更是确立了未来三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目标。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工业互联网在福建省各行业的应用逐渐走向纵深,有力推动了福建省实体经济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发展。一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强烈,主动拥抱工业互联网,积极发展行业平台、深化数字化应用、加速上云用云,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加速形成。
目前,福建省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7,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企业数更是高居全国第2。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年)》,2020年,福建省成为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的省市之一;工业互联网带动就业人数排名全国前十,且增速为全国最高,达到15.85%。
全流程数字化 引领效率变革
福建骏鹏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件的企业,锂电行业巨头宁德时代是其主要客户。
过去,由于设备不连接、不协同,要满足客户产品多样性要求,公司只能靠人工不断调整生产线。“常出现反应不及时、排班不合理等现象,有时还会延期交货。”骏鹏技术总监林振平表示。
如今,这种情况不再出现。
公司接到新订单,通过“模拟仿真”就能计算出相关数据,同时分析原材料库存情况,快速调整生产线,10到15天就可以进入新产品量产,生产效率整整提高了2倍。
这就是从工业互联网中延伸出来的数字孪生技术。
构建这样一套快速系统,前提是设备要协同、数据要联通。可一开始,企业就遇到了难题——设备不同、品牌各异、协议不兼容。
福建省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中海创提供的解决方案打破了这一藩篱。
福州大学先进控制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福建中海创集团研究院院长郑松介绍,过去,一台通信网关产品往往只能采集某一种特定的协议数据;而现在,使用中海创自主研发的智能网关产品,不同协议的异购设备数据都能经由同一台智能网关实现上云。
“数据打通之后,我们可以更透彻地洞悉产品设计、制造、物流等各个环节,提升快速反应能力。”林振平说。
此外,工业互联网还进一步赋能企业研发。骏鹏创造性地将超塑性材料成型技术通过数字系统导入升级,成功运用在汽车领域,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产品稳定量产,市场占有率高居全国第一。
“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制造业形成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实现流程的可视化、生产资源的数字孪生、生产参数的快速转移等功能,从而降低成本、提质增效。”省工信厅相关人士表示。
如今,工业互联网已在福建制造业掀起一场效率变革,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规划早、投入大,率先应用相关技术推进企业智能化转型,实现全流程、全要素整合,效果显著。
连续10年蝉联行业榜首的九牧集团,过往也存在过分依赖人工操作的问题。
九牧集团价值链IT中心总经理叶火龙告诉记者,过去,造好的马桶全都要靠人工搬运,不仅劳动强度大,产品破损率也高。此外,人工质检效率低,检测水平不稳定,容易出错。通过创新融合“5G+工业互联网”,问题迎刃而解。
如今,在九牧永春5G智慧工厂,成品下线后,系统呼叫AGV小车(自动导引运输车),AGV小车可自动识别路线,高效、准确、灵活地完成产品的运输,精准地将成品入库。
“4台AGV小车,就能减少9个人工。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实现人工无法做到的24小时运转。”叶火龙说。
据测算,得益于全流程数字化分析和监控,如今在这一工厂,能耗降低7%,运输效率提升60%,不良品成本率降低5%,生产效率提升35%。
无独有偶,在年产值超百亿元的福州京东方,设计、物流、仓储各环节的全流程数字化确保了企业高效运转。
“面板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成本很高,需要保障连续性生产。”京东方福州区域总经理石小磊告诉记者,过去,无法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生产线故障排查耗时耗力;现在,通过建设中央集中群控系统,能对生产数据全面采集和深度分析,及时高效应对生产突发状况,提升设备运行效率,解决故障时间节省95%。
畅通产业链条 催生全新业态
除降本增效,工业互联网带来的还有产业链深度协同,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信息总监陈耀书对此深有体会。
这家企业如今已成为国内外主流通信企业的锂电池核心供应商。通过自建的飞毛腿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数据已在产能效益分析、设备监控、维修管理等方面大展拳脚。
而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初衷,陈耀书坦言,与客户需求不无关系。“主流手机厂商对供应商要求很高,从早期要求良品率、检验合格率数据,到现在要求全链路数据的透明化。大到电池电压电阻这些基础数据,小到电池外包膜使用的胶布型号、保质期,数十个数据靠传统人力去处理显然不现实。”
陈耀书坦言,如今,光有某个环节的信息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设备互联与MES(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软件)、WMS(仓库管理系统)等应用集成,串联起供应链管理、仓储物流、设备管理、排产安排各环节,形成完整的数据仓,支撑生产计划和决策。
工业互联网为飞毛腿重塑了“接单—设计—物料采购—生产—检验—入库—出货”的整体流程,促进了产品生产由“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转型,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前三。
如今,工业互联网对于构建上下游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疫情防控期间更是如此。去年,在省工信厅的协调下,福州京东方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分享,主动向上下游企业开放排产计划、库存信息等,实现产业链联动,成功带动多家配套企业精准复工。
此外,工业互联网正把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纳入互联工厂中,促进制造业企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实现柔性生产和定制服务。
位于莆田的双驰企业在制鞋行业摸爬滚打近30年。过去,企业产业链集中于产品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制造领域,自主品牌知名度低,中高端产品少。
“行业最大痛点就是大量的鞋子生产出来后,没有销售到目标消费者手上,现金压在库存上,无法投入设计研发。”双驰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古玮明表示,企业一度15%以上的利润被库存“侵蚀”,而折价清仓不但挤压企业现金流,更对品牌造成减值冲击。
“我们通过政策引导企业打造鞋业行业大规模定制产线,促进企业向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莆田市工信局运行科干部柯振雄表示。
5年前,双驰立项定制化服务。可从批量生产到个性定制,并不容易。
在当地工信部门的牵头下,企业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信息集团牵手,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协同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实现从消费端脚型数据采集、下单到工厂端接单、排产、派工生产等全流程的数字化。
经过几年攻关,脚型足压数据同步采集、智能生产排程优化等难题陆续破解,定制鞋从设想变成了车间里的一件件产品,整体加工效率提高30%以上。据测算,如今,企业在相同成本下,产值从原来单条线5000万元/年上升到9000万元/年。
“五年走下来,个性化定制的闭环已经初步成型了。我们希望通过建立自己的技术研究院,来解决这套系统的升级迭代问题,赋能整个行业。”双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彪表示。
如今,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万物互联、信息汇聚、优化调度、异地协同、远程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还催生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新模式(参见本报《深读》6月11日相关报道),制造业正加速拥抱微笑曲线两端。
面向公共服务 构建产业生态
今年7月,省工信厅组织专家对福建省部分制造业企业进行调研。参与调研的郑松、陈耀书等人都意识到,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局部流程信息化相对容易,但拥抱全流程的“工业互联”则难度较大。
“如果工业互联网门槛很高,只有头部企业响应,那么这个战略注定不会取得成功。”在郑松看来,工业互联网必须走公共服务这条路。
有别于消费互联网,工业领域涵盖电力、化工、冶金、港口等众多行业,同行业中不同企业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打造通用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难度很大。
“以微软的操作系统软件为例,它与实际应用几乎是完全解耦的。工业互联网如果也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成为一种基础设施,意味着很多应用可以被复用。基于此,我们提出了‘通用平台+开发工具’的新技术路线。”郑松表示。
据介绍,中海创利用行业首创的可解耦工业控制系统软硬件、可标准化集成与协同控制多种异构工业设备的操作系统IAP OS,并提供通用的开发工具给各领域专家开发相关应用软件,目前在电力、化工、机械、采矿等领域已诞生多个成功案例。
在这条新的技术路线上前行的同时,中海创还着眼于生态的建设。其与中国电信合作打造的面向纺织行业的海创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已有20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
无独有偶,福建省另一平台型龙头企业摩尔软件打造的摩尔工业互联网平台,可提供各种基于模板、低代码、拖拉式、一键上线的全云化在线开发工具和开源开放的工业软件开发环境,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云化软件应用商城,连接企业数量达6000多家。
采访中,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中小企业更专注于供产销全流程串联,以三一重工孵化的树根互联、脱胎于美的电器的美云智数为代表,由行业龙头面向垂直行业领域输出标准化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同样是普及工业互联网的重要路径。
如今,在福建,龙头企业已开始立足企业、赋能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建设。
“九牧在信息化布局初期就意识到,我们所处的陶瓷、五金行业没有现成的MES系统可用,找国外的供应商定制,价格昂贵,国内MES系统厂家又主要偏向电子等其他行业,匹配度不高。于是,我们决定自主研发。”叶火龙告诉记者。
叶火龙和他的团队调研发现,仅泉州地区就遍布上万家陶瓷生产和销售企业,它们绝大多数无法像九牧这样投入大量资金研发系统,“他们需要的是使用成本低、简单易用的Saas(软件服务化)平台”。
于是,九牧便将智慧制造信息化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乐石科技。目前,九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在100多家陶瓷及相关企业使用,不仅促使相关企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还通过工业互联网迸发出“跨界研发”的火花。
“我们发现,不管生活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都要用到窑炉。通过数据采集,我们围绕窑炉降耗研发出一套适用于各个陶瓷行业的监测系统,能有效指导各个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叶火龙说。
接下来,九牧还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电信的合作,利用后者的渠道优势,将“九牧模式”推广到省内其他地区以及景德镇、潮州、唐山等陶瓷产业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诸如京东方、飞毛腿这样的自建工业互联网系统的企业以及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数字化装备与柔性制造创新中心等机构,都初步具备了向同行业输出数字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建省已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纳入省“十四五”规划重点。下一阶段,福建省将聚焦产业链突出短板和关键环节,部署一批工业互联网跨界应用创新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培育工业互联网应用解决方案,构建完整的技术供给体系。同时,探索面向垂直领域的多元化应用场景,引导支持省内主要工业园区、龙头骨干企业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建设一批“5G+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林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