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外景(资料图片)
央广网东莞1月17日消息(记者 张胜强)荔枝,可以说是最能代表广东的水果。在如今以科创而闻名全国的东莞松山湖片区,倒推20年前也曾是一片茂密的荔枝林。(相关报道:从荔枝林到“院士之城”,松山湖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自从2000年开启“弯道超车”之旅以来,取代大片荔枝林的,正是一处处崛地而起的科研机构和科创园区。作为早期落户松山湖的机构之一,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见证着松山湖十余年来的巨变,也亲身参与到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近日,工研院院长张国军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的专访,分享了在松山湖工作的所思所感,以及松山湖快速发展的背后鲜有人知的故事。
张国军介绍工研院发展历程。(央广网记者 张胜强 摄)
时间的朋友
2020年的倒数第二天,从工研院走出的企业——小豚智能,凭着“全自主无人艇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在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专业赛(华为专场)总决赛暨2020年松山湖创新创业总决赛上拿到了特等奖。
提到这支年轻而又充满干劲的团队,张国军眼里满是自豪,也让他回忆起了十多年前第一次来到松山湖的场景。
2007年,本着“把学问做在车间里,把文章写在大地上”的信念,华中科技大学与东莞市政府、广东省科技厅签约共建工研院。
“最开始我们整个团队也就30几个人。”2008年,张国军来到松山湖,眼前是即将建设完工的办公楼,而旁边,只有零星的树木以及规划出来的大片空地。
2007年,李培根院士代表华中科技大学与东莞市共建签约。(资料图片)
但松山湖的发展,却在一位位院士的落地扎根下“茁壮成长”着:有亲自谋划建设工研院、担任十年工研院理事长的李培根院士;有自2008年起连续十年担任工研院院长,期间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带领工研院发起国家数控一代工程,牵头建设的智能制造车间,被评为首批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并被选为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交流会的邵新宇院士;有创立思谷智能公司,并使其成为东莞市倍增计划企业,带领团队参与4项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制定,中标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项目,打造了国内领先的工业RFID产品的熊有伦院士;有七、八十岁高龄还坚持企业调研,在东莞谋划数控一代的段正澄院士(已故)……
良师难遇,益友难寻。直至今日,张国军的办公室还挂着李培根院士赠送的一副书法,同样也是一份希冀——承载理想,扬帆起航。“我来东莞工作,是李培根院士的安排。他认为,我对广东的情况比较熟悉,所以让我来这里工作。”
13年来,志同道合的科学家们一同目睹着,在曾经的空地上拔地而起了一家又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而工研院则始终伴随而行。
在工研院正式投用前,除了安排开展制造业相关的科研攻关工作外,定下一个“立院座右铭”也是当务之急。“当时是在松山湖管委会一个狭小的会议室,全体员工在这里开建设规划研讨会。”
经过集思广益,三句简短有力的表述成为了日后指导工研院各项工作的主轴——创新是立足之本,创造是生存之道,创业是发展之路。
“政府直接投入间接受益,企业资金投入产业回报,学校无形投入无限受益,团队技术投入多元回报”,这不仅是工研院在实践中摸索出的运作思路,也是其十多年发展的最佳注脚。
2010年,时任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的李学勇,率队到东莞调研科技创新发展情况。
在工研院的一间小会议室内,一场关乎松山湖能否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的讨论在这里举行。李学勇认为,“松山湖的基础、条件都很好,具备升级的条件”。
同年10月,松山湖收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确切消息,至此正式拉开松山湖发展“黄金十年”的序幕。
时间,不仅是张国军的朋友,也是松山湖的朋友。
苹果论
砸向牛顿头顶的苹果,乔布斯那“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每一代的科研工作者都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着自己的那个“苹果”。
2012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一篇“让‘青苹果’变成‘红苹果’”的专题报道,将工研院称为“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代表”。一经播出,在各地一石激起千层浪。
2012年,时任工研院院长邵新宇接受央视《焦点访谈》采访。(资料图)
“大学的很多成果往往是好看不好吃的‘青苹果’,像我们工研院这样一个平台,能够把你的成果拿过来,组织一批专业化工程化的队伍进行产业化,这是一个把‘青苹果’变成‘红苹果’的过程。”时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工研院院长邵新宇形象地解释了工研院眼中的“苹果论”。
工研院发起全国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资料图片)
从2011年发起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到2019年获批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示范机构,工研院已经推动东莞乃至广东的毛纺、家具、模具等支柱产业转型升级达十年之久,目前作为产业集群机构,深度联合华为、vivo、OPPO等行业巨头企业推进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全生态链的打造。
“做学问是看长板,而服务企业是看短板。”张国军认为,不是简单地做一个调研报告就是服务企业,而是别人愿意跟你签订合同,购买你的服务。截至目前,工研院已服务企业近20000家。
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应用,“苹果论”在今天也有了新的内涵。
“我们不仅仅是把学校的成果拿过来变红,而是要扎根南粤大地,生根发芽,培育自己的成果。”张国军说,身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区域和广深科技走廊的重要节点,让工研院拥有了更深的潜力。
在东莞松山湖,工研院组建了800多人的研发团队,1000多人的工程化团队,1支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7支广东省创新团队,培养培训各类人才5000多人次。
如今,工研院建设了全国首批智能制造示范点;作为集群促进机构中标工信部国家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项目(全国首批23个之一);累计申请各类知识产权524件;在自然杂志子刊《Nature.Physics》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20余篇……
当年的“红苹果”,如今变成了一棵棵扎根于松山湖的“苹果树”。小豚智能主要负责人耿涛,就是在这里完成了从“学者”到“创业者”的转变。在工研院的引进下,他带领团队来到松山湖,“我们是不折不扣的松山湖人”。
在创新、创造上取得的成绩,并没有让工研院停下脚步。在越来越多的“苹果树”被栽种下后,它们需要更加广阔的空间来支撑高速发展。
从强调做成果转化,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新的产业园区,输出高质量的产业,这是张国军心中更大的“蓝图”。
2012年,华科城·松湖华科正式投入使用,一年后即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52万平方米的科技孵化载体面积里,就有着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广东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累计孵化科技企业1184家,其中不乏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企业。
“创业是发展之路”,这句话始终提醒着张国军。“我们在东莞建了9个产业园区,(为里面的企业)配套我们的技术服务,配套我们的团队,为它们的成长提供支持。这不就是‘苹果园’吗?”
改革的十字路口
工研院为何能够激励如此多的团队在此孵化成长?新型科研机构又“新”在何处?张国军回忆说,历史上的一张契约给了他很大的触动。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村民代表在一张薄纸上按上指印,签下契约,不仅拉开了一场变革的序幕,也告诉后人,发展的真正动力到底是什么。
2010年,工研院以理事会代表签字的形式通过了一份决议,明确“知识产权形成的无形资产价值,50%-70%归创造该知识产权的团队所有”。
在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都没有出台,通过这样一份决议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魄力。
如今看来,先行先试,创新激励机制,工研院在改革的第一个“十字路口”迈向了正确的方向。
2012年,张国军受邀到北京参加培训。在开班仪式上,面对来自全国30所重要科研机构的负责人,他在没有草稿的情况下,讲出了日后令人津津乐道的关于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方面的经验。
工研院“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示意图。(央广网发)
“我看新型研发机构它就是一种‘三无产品’,无编制、无级别、无固定运行经费。”张国军认为,“三无”的体制创新,最大程度地解开了工研院和科研人员思想和行为上的桎梏。
与“三无”对应的,还有“三有”: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市场化盈利能力、有“创新创业与创富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特别是松山湖,让我们有一个‘窝’在这里。而且也没有出现类似‘这事不能干,那事要审批’的问题。”
如今,“新型研究机构”的金字招牌已拿了近十年之久,华中科技大学工研院,又再一次来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
这一次,张国军准备了四句话——
研发要往高处走。张国军总结,与企业的关系经过了“当保姆、当伙伴”的阶段,如今要更加深入,“要做企业想做不敢做的事情,和企业没想到要做的事情。”他透露,工研院正在培养几个有影响力的科研方向,包括智能终端装备、无人自主技术、大功率激光技术以及工业大数据。
产业要往实处走。工研院不仅将实验室的成果实现应用,还能带来产业化的效应,这是令张国军最为自豪的事情。在松山湖大大小小的孵化园区中,松湖华科的产值名列第二,而它的占地仅有35亩。“不要去追求规模,不要追求产值,我们要追求质量,培育几个亮点的明星企业出来。”张国军这样阐述他的下一步规划。
空间拓展往远处走。借助在全国越来越受关注的“松山湖模式”,工研院的目标也不再满足于做东莞的研究院、广东的研究院。“瞄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现在其实就在朝这个目标奋进了。”
体制机制改革往深处走。2019年,广东省发布“科创12条”,在全国率先提出一系列具有超前性、突破性的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试点允许新型研发机构设立多元投资的混合制运营公司,去进一步激发团队活力。
思想更开放,改制有代价。张国军对于“改革不会一帆风顺”早有心理预期,“所有的问题都应该回归到初心和本质:我们要培养科技创新的主体。”
复“新”之路
2020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要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
在传统优势产业上走出一条新路,在新兴产业发展上驶入高速路,成为了工研院的大方向。
东莞,作为全球智能移动终端的重要产业基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一大批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迁移至松山湖高新区和周边地区。
2019年,工研院成功中标了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机构(全国23家)。张国军介绍,集群建设的定位与目标,是要以东莞智能移动终端产业为基础,依托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项目等大科学基础装置优势,对接广深港澳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资源,突破智能终端软硬件技术短板,强化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布局。
截至目前,工研院已牵头发起或参与了制造领域国家三次重大战略规划实施:牵头发起了国家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示范工程,建设了首个全国注塑机节能改造示范点,建设了国家首批智能制造示范点……
“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一样会焕发出活力。”
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大树下,张国军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乘凉的人”。由工研院牵头成立的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简称“广智院”)就围绕着大功率激光器、机器视觉、多轴工业机器人等,开发了十几类核心部件与专业装备。
以“格物穷理、守正出奇”作为建院理念的广智院,除了在持续创新“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新型体制,还对自身定位有着清晰的认识。
“广东制造业发达,‘守正’就是研究院专注于制造业展开科研,‘出奇’就是研究院重点围绕广东3C等产业,开展轻载机器人研发。”张国军说。
“像是我们团队研发出的国际首台单模块5KW工业级光纤激光器,就是打破国外垄断的,使我们国家的高端激光产品不会受制于人。”
2019年,广智院针对光刻机领域的“卡脖子”技术,联合承担了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高功率光纤激光驱动13.5nm极紫外光刻光源的机理与优化研究”。
光刻机作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石,是制约我国国产芯片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瓶颈。“我们是在探索一条新的技术路线,如果证明是可行的,我们就有机会沿着这个方向去实现这种技术。”张国军说。
此外,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的无人自主技术也在工研院的布局中。包括小豚智能在内,工研院已经开展了无人艇、无人车、核心软硬件等多层次的科研规划。
“科研的主力军是硕士们。”张国军表示,工研院未来依旧会不停的面向学校、国际、社会招纳有活力的年轻创业团队作为新鲜血液,因为工研院最重要的内核从未消失。
过往十几年,李培根、邵新宇、熊有伦、段正澄(已故)等一大批院士、科学家们不仅一直陪伴着松山湖这片科技创新的发展热土,更为工研院勾勒出了少有的“院士风骨”。
“我们所研究的机械制造与东莞制造业十分契合,所以院士们都是怀揣着一心报国的信念主动过来的。”
从荔枝林到大科学装置集群,如今的松山湖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场’是一种物理概念,当在高水平的强场条件下,很多材料物质会产生一些新的功能。我们要合作推动一个新的方向,叫做松山湖的‘强场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