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2021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者总结过去一年科技工作成绩,展望未来一年科技工作重点,表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成好2021年科技领域重点任务,为“十四五”和中长期科技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冲刺之年,是‘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谋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挑战的应急科技攻坚之年。”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在工作报告中把科技支撑疫情防控列在2020年的6大科技创新进展的首位。
2020年,产学研各方与一线疫情防控人员紧密配合,一系列科研成果迅速在疫情防控一线投入应用,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围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加强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在药物、疫苗、检测试剂等领域取得一批务实管用成果,有力支撑全国疫情防控。”王志刚说。
2020年,我国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实施重大科技任务中也取得不少成绩,“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奋斗者”号完成万米载人深潜……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涌现。“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介绍,“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回顾“十三五”科技创新成绩,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也表现得十分明显。据介绍,“十三五”期间,重大专项引领重点领域跨越发展,5G成功商用,自主研发新药达235个;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跻身世界前列,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应用;21家国家自创区、169家国家高新区成为地方创新发展“领头雁”,2019年营业收入达38.6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52%;科创板上市高新技术企业17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突破20万家。
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而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在逆境中表现更为突出。“2020年1月至11月,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6.1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利润总额5089亿元,同比增长32.9%。”北京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说,中关村涌现出类脑计算、国际原创抗癌治疗药物、新冠肺炎灭活疫苗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形成了6个千亿级以上的创新型产业集群。“2021年,中关村示范区将着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新赛道。”
在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广受关注的国家实验室建设、“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等工作,都被列入此次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透露的2021年11项重点科技任务中。
展望未来科技创新工作,王志刚表示,面向“十四五”,要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通过应用驱动倒逼基础研究,真正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着力加强体系能力建设,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建成更加高效开放的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科技计划体系,改革评价激励机制,加强作风学风建设。”王志刚说。(记者 佘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