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中芯国际科创板上市 市值突破6000亿

中芯国际科创板上市 市值突破6000亿

发布时间:2020-07-17 来源:中自网 甜甜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半导体 中芯国际 科创板

导  读:

中芯国际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不出所料成为整个半导体圈的大事件。开盘表现不俗,一举成为科创板目前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同时也成为中国大陆市值最高的半导体公司。


  7月16日上午9点30分,中芯国际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不出所料成为整个半导体圈的大事件。开盘表现不俗,一举成为科创板目前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同时也成为中国大陆市值最高的半导体公司。

  此次上市,中芯国际股价创造上交所新高。其发行价为27.46元/股,开盘价达到95元/股,涨幅超过245%,市值一度达到7000亿元,超过科创板所有上市公司,半日成交额便超过383.17亿元。据Wind数据预示,有望超过中石油上市首日成交额699.91亿元。经过一番大涨之后,截止目前发稿,市值已稳定在6000亿元左右。

  而中芯国际此次募集资金为200亿,用于12英寸芯片SN1项目、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储备资金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现在看来已经远远达标。

  自2019年5月,中芯国际宣布从纽交所退市以来,科创板上市便成为众望所归。今年5月中芯国际宣布在科创板上市,6月1日提交IPO申请,7月16日便鸣锣上市,创造了46天闪电过会的记录,成为科创板上市最快的企业,体现出科创板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鼎力支持,还有资本市场对中芯国际的热情期待。

  在鸣锣仪式现场,据现场媒体报道,芯片圈的名企及创投机构悉数到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华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微公司、安集科技等派代表出席现场祝贺。

  一路曲折的创业史

  自2000年成立,中芯国际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中国半导体产业筚路蓝缕的发展史,其创始人张汝京被誉为"中国半导体之父"。

  2000年,从世大半导体出走的张汝京来到了上海。当时的上海正值浦东大开发浪潮,渴望着人才,也渴望着具有科技实力的企业来入驻。张汝京要来上海建厂,上海抓住了张汝京,也开启了上海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大门。

  同年12月,张汝京便带着14.8亿美金在开曼群岛注册了中芯国际。之后便开始了一路狂奔。

  在成立中芯国际之前,张汝京在德州仪器工作了20年,期间,因表现优异受到集成电路发明者之一杰克·基尔比的青睐,调入德州仪器核心团队--DRAM研发制造团队,这为他以后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张汝京在德州仪器工作的20年中,曾在短时间内便先后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意大利等地共建设了9座工厂,而获得了"建厂狂魔"的称号。1997年离开德州仪器回到台湾,成立世大半导体,在台积电及联华电子两个当地巨头的夹击下,仅用三年便实现盈利,直到后来被台积电以50亿美元并购,张汝京被迫出走。

  经过前二十多年的技术积累、人脉以及当地政府资金支持,张汝京带领着中芯国际发展地顺风顺水,一路向前。

  从2000年8月到2001年9月,只用了13个月的时间,第一片0.25微米以下8英寸晶圆就实现了试产;

  2002年8月,中芯国际正式宣布其0.18微米CMOS逻辑制程通过全面技术认证,并成功实现量产,成为我国第一家可提供0.18微米制程技术的芯片代工厂商;

  2003年前后,在北京几乎同时开建两座12吋晶圆厂,同事低价收购了当时摩托罗拉一座位于天津的工厂,此时中芯国际已经建造了6座工厂;

  2004年3月,中芯国际相继登陆纽交所和港交所上市;

  从2000年8月到2004年第三季度,用了4年不到的时间,中芯国际成为了当时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

  然而,远在对岸的台积电又一次盯上了张汝京创办的中芯国际。

  2003年,台积电向美国加州联邦地方法院提交诉讼状,起诉中芯国际侵犯专利及窃取商业秘密,而后开始了长达6年的争端,最终致使张汝京又一次离开了自己创办的企业,并且被迫签署竞业协议,不得再从事晶圆代工行业,台积电也获得中芯国际11.11%的股分。

  与台积电长久的专利侵权案也让中芯国际元气大伤,一度来到最低点。市值从刚上市的400多亿元降到21亿元。

  后来又经过董事会内斗,更换CEO,内部改革调整之后渐渐恢复元气。

  如今,中芯国际成为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走向强大的最大希望。

  半导体国产化迎来加速

  目前,在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厂中,中芯国际位于第二梯队。第一梯队是台积电、intel以及三星,掌握先进制程技术能产能,第三梯队是华虹、TowerJazz以及力积电等,主要聚焦在成熟制程。


半导体,中芯国际,科创板

图片来源:中信证券研报

  半导体作为电子工业基础,在实现制造强国中的位置日益重要。目前台积电仍是半导体晶圆代工的老大,已经进入了目前最为先进的5nm工艺制程中,而中芯国际为代表的中国大陆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企业,还处在14nm工艺制程阶段。在市场份额上,TrendForce近期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2020年二季度的全球晶圆代工市场,台积电市场份额仍高达51.5%,稳居全球第一;中芯国际的市占率为4.8%,与格芯、联电位列第二梯队。中芯国际唯有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资本支出、人才继续追赶。

  经过中芯国际上市,今年将会有一批半导体企业有望上市,半导体股价也将格外受人关注。

  比如,今年嘉兴斯达半导体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股价已翻涨了近16倍。

  后面将有思瑞浦、银河微电、生益电子科创板申请先后获得上交所受理。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o25sgj86tob2.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台达暨台科大联合研发中心揭幕产官学合作 打造跨界多元研发中心

下一篇:6月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0761台 同比增长29.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半导体 中芯国际 科创板
  • 华为、中芯国际等90家企业申请筹建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此次委员单位有90家,包括海思半导体、中芯国际、兆易创新、中兴微电子等芯片供应链企业,以及腾讯、中国移动、小米等用户端企业。委员单位中还包含数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检测认证机构,还有集成电路大基金。

  • 中芯国际最终超额募资 40%投入14nm生产线

    中芯国际在国内A股上市已经一个月了,这次IPO募资规模是十年来最大的,在3900多家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五。刚刚该公司正式确认,这次募资实现了超额认购,获得了532.3亿元的资金。

  • 为满足市场需求 中芯国际决定资本开支上调至43亿美元,

    国内半导体代工领导厂商中芯国际发布了今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实现收入9.05亿美元,环比去年第四季度增加7.8%,同比去年一季度大增35.3%,创历史新高;实现净利润6416.4万美元,环比减少27.7%,同比增加422.8%。中芯国际决定资本开支上调11亿美元至43亿美元,以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 为满足市场需求 中芯国际决定资本开支上调至43亿美元,

    国内半导体代工领导厂商中芯国际发布了今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实现收入9.05亿美元,环比去年第四季度增加7.8%,同比去年一季度大增35.3%,创历史新高;实现净利润6416.4万美元,环比减少27.7%,同比增加422.8%。中芯国际决定资本开支上调11亿美元至43亿美元,以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 巨额收购“蛇吞象”?中芯国际入主长电科技震惊全球!

    中芯国际日前发布公告,就此前长电科技向间接全资附属芯电上海私人配售A股,芯电上海已全额支付股份认购价以认购其股份,而长电科技已为芯电上海完成认购股份的发行及注册程序。至此,中芯国际通过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成为长电科技第一大股东,其半导体产业的一条垂直产业链布局也算完成:中芯国际(制造)——中芯长电(中段

  • 李智:市场结构改善促进中芯国际业绩攀升

    李智表示,中芯国际正在稳步推进制造工艺的进步,从90纳米、65/55纳米、40纳米,一直推进到现在量产的28纳米。

  • 中芯国际上海12英寸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中芯国际”)(SMI.NYSE;0981.HK)在上海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中芯国际八厂昨天成功投产进入正式运营阶段。   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这也是目前大陆4条已投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中,唯一一条具备生产全球最先进的45纳米芯片能力的芯片生产线。   中芯国际总裁兼首席执行

  • 中芯国际与日本凸版合资进军图像传感器产业链

       由中芯国际与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合资成立的“凸版中芯彩晶电子(上海)有限公司”(TSES)宣布正式开业,这是中国第一家生产和销售图像传感器使用的芯载彩色滤光片和微镜产品的公司。    相关资料显示,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6400万美元,其中,日本凸版印刷出资4480万美元(70%),中芯国际出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