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举行 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或迎多项创新

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举行 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或迎多项创新

发布时间:2020-06-03 来源:央广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导  读:

央广网成都6月3日消息(记者 韩民权)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今天在蓉举行。会上,就《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关于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支持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的人才行动计划》作说明。  提出四大发展理念、四大战略定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分析,互联网,二次,驱动,科技创新

  央广网成都6月3日消息(记者 韩民权)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今天在蓉举行。会上,就《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关于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支持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的人才行动计划》作说明。

  提出四大发展理念、四大战略定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部署要求,加快推进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发展,全面助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市委市政府正在组织编制《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

  据了解,针对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成都此次提出四大发展理念、四大战略定位。

  四大发展理念,即坚持科学铸魂,畅通“从0到1”基础研究的最初一公里;坚持融合共生,遵循“物理有界、数字无边”的发展模式;坚持生态赋能,构建圈层思维引领的创新生态体系;坚持场景引领,推动科研组织范式从供端研发向需端牵引变革。

  四大战略定位,即建设全国重要的创新驱动动力源、全国重要的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全国一流的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地、全国领先的创新创业生态典范区四大战略定位。

  根据征求意见稿,成都提出2025年、2035年和2050年三个关键时序节点的建设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学城,力争成功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启动建设天府实验室,新增2个以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2个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以上国家级创新中心,100个以上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级企业创新平台。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城。到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的科学城。

  “一核四区”与成都市66个产业功能区相嫁接

  据悉,科学城总规划面积361.6平方公里,由“一核四区”构成,形成“核心驱动、协同承载、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一核”即成都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四区”即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协同构建创新功能突出、创新服务完善、主导产业领先的“二次创新”承载地。

  值得关注的是,“一核四区”通过数字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与成都市66个产业功能区相嫁接,开辟科学城发展的拓展空间。

  同时,成都谋划了资源汇聚、生态营造、动力承载、区域协同和改革创新5项重点任务,共包含14项推进策略。

  在深化成渝科技创新合作方面,成都将携手重庆共同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争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布局更多分支机构,争取量子通信国家枢纽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将联合组建创新联盟开展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交流合作,探索建立人才、科研资金等创新要素流动机制促进两地要素双向流动。

  多项创新揭秘!率先开展技术经纪人职称评定改革

  分析征求意见稿,不难看出,众多创新呈现。

  在构建先进要素富集的创新生态圈方面,成都将在天府海创园、IC设计产业总部基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核心区域,先期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示范点,以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引凤入巢”;打造面向全球的科研数据开放与共享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筹建天府“科创板”,促进数据、技术、金融等关键要素有序流动、开放共享、可得可及;持续开放城市级、产业级、企业级科技应用场景,搭建面向全球的新经济新技术展示体验大平台。

  同时,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将以工业互联网、城市物联网“双网融合”为动力承载。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全景赋能,实施建设支撑数字共生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以数字共生城市赋能城市全景创新发展等两项策略。

  在科学城,成都将率先开展重大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打通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最后一公里”,聚焦科技改革创新,实施推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先行先试、健全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机制、赋予科研事业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深化科研评价机制改革四项策略。

  为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动力,成都进一步支持在蓉高校院所扩大选人用人、编制使用、职称评审、科研立项等方面的自主权;建立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制”;提升科研人员(包括“双肩挑”科研人员)出入境便利;深化和推进高层次或紧缺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和项目工资制。

  而在深化科研评价机制改革方面,则将在科学城内率先探索建立创新项目非常规评审机制和支持机制,建立以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为标准的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与评价结果挂钩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o25i7pl1hou2.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郏县蓄势赋能推动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江苏:真抓实干成效明显 政策资金优先安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