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浅谈国内外智能制造产业的现状分析

浅谈国内外智能制造产业的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8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工程师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数据 国内 智能制造

导  读:

当前国内智能制造的研究大多数是对国外经验的借鉴性研究和一般性的归纳总结研究,且大多集中于理论探讨,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持。另外,对相关现象的分析目前还基本停留在问题描述和对策建议层次上,但由于缺少实证数据、实践经验的支持,使得所提的对策建议较为宏观,现实针对性不强。

当前国内智能制造的研究大多数是对国外经验的借鉴性研究和一般性的归纳总结研究,且大多集中于理论探讨,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持。另外,对相关现象的分析目前还基本停留在问题描述和对策建议层次上,但由于缺少实证数据、实践经验的支持,使得所提的对策建议较为宏观,现实针对性不强。

  一、美英德是论文数量产出大国
  国家和地区分布

  在智能制造研究领域发文量居首位的国家是美国,发表论文412篇,占文献总量的26.3%,具有非常明显的学术优势。其次是英国、德国等欧洲地区,共发表论文346篇,占比为22.1%;再次是亚洲地区以日、韩为代表,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也较高,占比为17%。

  数量分布

  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智能制造各年份文献数量。总体上看,国外该研究领域论文年发表数量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论文数量更是明显增长,这说明智能制造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活力,并且随着全球制造业的转型与发展,研究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二、高校是智能制造研究论文主力军
  数量分布

  与国外相比,国内智能制造研究起步较晚,最早开始于1992年。近年来,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背景下,智能制造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并成为当前制造领域的热点课题,该领域的文献数量进入迅猛增长阶段,但总量依然偏少。2014年也还不到30篇。

  研究机构

  176篇文献共来自40家研究机构,其中发文数量大于5篇的有15家(如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共发表文献96篇,占总文献量的54.5%。由此可见,这些研究机构可看作智能制造研究的核心单位。

浅谈国内外智能制造产业的现状分析

  三、国外智能制造研究热点分析
  对国外节点文献做一步分析,概括出国外智能制造研究热点如下:

  1、智能设计方面

  Gillenwater等主要从信息科学的视角,研究了将计算机辅助制造/设计(CAM/CAD)、网络化协同设计、模型知识库等各种智能化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应用到企业的产品研发设计中,以支持设计过程的智能化提升和优化运行。

  2、智能生产方面

  Prickett等主要从制造科学的视角,研究了将分布式数控系统、柔性制造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智能装备、智能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支持企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Ruiz等将多主体系统(Multi-agentSystems)引入到生产过程的仿真模拟中,以适应智能制造生产环境的新要求,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仿真方法的优势。

  3、智能制造服务方面

  Tso和Hu从服务科学的视角,研究了智能制造服务。主要包括产品服务和生产性服务,其中产品服务主要针对产品的销售以及售后的安装、维护、回收、客户关系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主要包含与生产相关的技术服务、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及物流服务等。

  4、智能管理方面

  Choy和Su从管理科学的视角,研究了智能供应链管理、外部环境的智能感知、生产设备的性能预测及智能维护、智能企业管理(人力资源、财务、采购及知识管理等),最终目的是达到企业管理的全方位智能化。

  目前国外智能制造研究已经较为成熟。研究内容上涵盖了智能制造研究领域的各方面,呈现出多视角、动态化的趋势,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方法上已从早期的概念阐述、理论论述等定性研究方法,逐步转向计算仿真、数据调查、案例研究等实验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背景上已开始注重不同人文社会环境对智能制造的影响,顺应了智能制造跨学科、跨文化的发展趋势,增强了研究的现实针对性。

  四、国内智能制造研究热点析分
  概括出中国智能制造研究热点如下。

  1、智能制造理论研究

  该部分的研究热点,主要是讨论智能制造的概念、内涵、模式、发展路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由于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不断发展,关于智能制造的概念和内涵,也处在不断变化、充实和完善之中。杨叔子和丁洪从智能制造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出发,指出智能制造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智能制造技术(IMT)与智能制造系统(IMS),同时强调了智能制造从属于21世纪先进制造范畴,双I(Integration&Intelligence)是其重要特征。虽然学界对智能制造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但总体上可概括为两个层面,一是制造设备、产品的智能化,二是制造过程、管理的智能化。前者关注制造对象,后者关注制造主体,后者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

  针对智能制造的模式、发展路径以及影响因素,国内学者大都是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相应研究。例如,张爽生以全球信息化为背景,分析了企业生产制造所面临的新问题,提出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对中国企业生产模式进行改造。

  2、智能制造与企业的相关研究

  该部分主要探讨智能制造环境下的企业集成、企业智能化升级、企业管理智能化、企业运营绩效等问题。例如,胡春华等人在分析制造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制造环境下企业集成的总体目标和原则,以及企业集成的信息模型和实现技术。易开刚和孙漪等论证了智能制造可有效打破民营企业“低端锁定”路径依赖,并从外部政策支持及企业内部变革两方面,提出了民营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策略的路径。蔡为民以轮胎制造企业为例,研究了智能制造与企业运营绩效的关系,并从生产效率、节能减排、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表明智能制造可助力制造企业提质增效。

  3、智能制造与产业的相关研究

  该部分主要研究智能制造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相互关系,以定性为主。例如,丁纯和李君扬从德国“工业4.0”的动因、内容、前景等方面入手,介绍了德国制造业智能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给出了中国应对全球制造业变革的对策建议。杜晓君和张序晶研究了国外发达国家制造业升级路径,总结了国外经验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陈雪琴针对高端制造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制造向东南亚等国转移这一新形势,指出中国制造业亟需从要素驱动转型升级为效率驱动、创新驱动,并强调需积极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推动产业升级。以上结果说明,智能制造已成为发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领域,中国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

  4、智能制造其他方面的研究

  该部分主要探讨了智能制造与管理创新、企业社会责任等其他方面的话题,研究内容较宽泛。例如,陈佳贵以国外管理学百年发展历程为背景,研究了中国管理学创新发展问题,并在文章中指出“大数据、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激发企业组织结构、制造模式等一系列管理范式的变革”。云制造是近年来由李伯虎院士等借用云计算的思想,提出的一种基于知识、面向服务的网络化智能制造新模式。更进一步,姚锡凡等在云制造、制造物联、企业2.0等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制造,并探讨了从云制造到智慧制造的实现路径。

  五、研究趋势与展望
  1、理论研究方面

  目前国内智能制造理论研究主要是对制造业智能化现象的笼统描述、转型路径的浅层分析和发展模式的简单总结,未见理论上的深层次探讨,研究深度尚显不足。主要表现为:对智能制造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比较模糊、不够清晰;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没有完整的分析;对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模式的探讨更多集中在现象描述层面,缺乏微观机制和内部动力等视角的深入分析;对智能化转型中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方式变革等方面只有少部分论述,未见系统的探讨。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需要对智能制造的内涵、外延等进行详细阐述和研究,还要注意结合创新理论、运营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对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模式、规律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后续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2、交叉研究方面

  智能制造研究领域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制造科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制造业智能化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转型过程,同时也是多学科相互交叉、深度融合的过程,但目前国内学者对智能制造交叉领域的相关问题,如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智能化过程中人的因素等研究较少或仍是空白。因此,国内学者在后续研究中应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例如,根据制造业智能化的特点,引入智能供应链的思想,研究制造业各环节的智能衔接和管理优化;智能制造强调“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因此可从员工的招聘、培训、职业发展等问题入手,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支持和服务于制造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另外,还可借鉴行为科学和市场营销理论,从微观层面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倾向和选择偏好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智能制造领域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大部分基于西方文化语境,缺乏“中国情境”以及跨文化情境下的比较研究。这一点需引起中国学者的注意,对中国语境下的消费者行为展开研究,形成具有本土消费文化特色的研究结论或比较研究,从而为中国企业智能产品的创新研发提供指导。

  3、实证研究方面

  当前国内智能制造的研究大多数是对国外经验的借鉴性研究和一般性的归纳总结研究,且大多集中于理论探讨,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持。另外,对相关现象的分析目前还基本停留在问题描述和对策建议层次上,但由于缺少实证数据、实践经验的支持,使得所提的对策建议较为宏观,现实针对性不强。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应根据各类制造业的产业特性,通过企业调研、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并运用数理统计学和经济计量学方法对智能制造的模式、路径、影响因素等进行实证研究,为进一步剖析和解决智能制造领域相关问题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因此,智能制造实证方面的研究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o0c5dj7ek2v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锂电行业自动化现状及工业机器人机会

下一篇:工业互联网来了 这25家已经布局的A股上市公司谁更具实力?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数据 国内 智能制造
  • 2016机器人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 把握国内市场

    展望2016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有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影响、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逐渐增强,多种利好政策不断落实等有利因素,也有国际不稳定因素增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对外贸易形势较为严峻、企业融资环境较差等不利因素。

  • 国内首款商用机器人春节将“上岗”

    国内某酒店连锁集团负责人赵锋最近订购了五台“优友”商用机器人,准备让它们担任“迎宾员”和“保安员”的工作。目前,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估值已近十亿人民币。

  • 国内核电机器人的大规模运用仍需时日

    随着我国核电产业步伐的加快,国内对于核电机器人的需求将逐渐打开,整个市场需求将达到100亿元。核电机器人的技术壁垒和研发周期远高于普通工业领域的机器人,加上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大公司手上,国内核电机器人的大规模运用仍需时日。

  • 国内首台磁悬浮冲压机器人成功研制

    莱恩精机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磁悬浮冲压机器人并已投入使用,这是莱恩精机在冲压领域的又一新的创举。由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畅志军博士率领的莱恩精机研发团队,在成功研发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冲压机器人技术基础上,又一次实现了把磁悬浮技术(直线伺服电机技术)应用到高精密中高速冲压领域,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 四大机器人家族垄断国内机器人市场

    安川、ABB、发那科和库卡四大机器人龙头企业2012年收入占国内机器人市场超50%。四大家族等规模较大的机器人企业大多以本体业务为核心,涉及核心零部件生产和系统集成业务,具备垂直整合产业链的能力。

  • 国内多晶硅价格涨势猛 外商纷纷扩产

    近日商务部出台对美、韩的多晶硅双反终裁结果,无疑给国内多晶硅市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1月份以来,多晶硅价格继续上涨并超过去年最高点。业内人士认为,一旦国家将多晶硅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将进一步填补双反漏洞,多晶硅后市价格或继续看涨。

  • 高压变频器技术将成为国内变频器企业的主攻方向

    尽管高压变频器市场一直被外资品牌所占据,但是相信,国内高压变频器品牌正处于从提供单一变频器产品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转变的阶段,未来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有望双双提升。以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中低压变频技术的研发及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 国内机器人企业现状一览

    目前涉足下游集成应用领域的国内上市企业包括新松机器人、博实股份、天奇股份等;非上市公司则主要有广州数控、南京埃斯顿等。新松机器人为国内最大的系统集成商,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系统的研发、制造。

  • 欧姆龙通用品巡展西安站丨精准适配区域需求,破局制造升级痛点

    西安深厚的工业基础与活跃的创新氛围,催生了强烈的智能升级诉求。值此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工控网主办的第九届工厂数字化转型与落地巡回研讨会于7月走进西安。欧姆龙携高效可靠的通用品解决方案矩阵,深度对话西安制造业同仁,聚焦区域特色,推进可持续的智能制造。开关,智能化,

  • Beckhoff 大学合作计划丨2025 年第二期全国智能制造工程师资培训(苏州工学院)启幕

    2025 年 7 月 21 日,由倍福中国自动化有限公司与苏州工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 年第二期全国智能制造工程师资培训” 在苏州工学院东南校区百工楼隆重开班。本次培训聚焦深化产教融合,致力于提升智能制造领域师资水平,推动高校工程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衔接,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筑牢根基。

  • 一周工业动态(7月7日-7月17日)

    本周(7月7日-7月17日),中国工业科技领域热点频出,宏观经济数据发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持续突破、智能制造加速转型、绿色能源政策加码,共同描绘出行业蓬勃发展的最新图景。

  • 精准传动 链通未来 | 兄弟(中国)亮相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兄弟(中国)")携其创新的智能制造标识、物流仓储标识、电力运维标识等解决方案精彩亮相先进制造链展区W2-D06展位,以"一码溯源"为核心,助力供应链行业上下游构建高效信息传输体系。条码,

  • 海得控制董事长许泓:坚持“智能制造”发展主战略 紧扣“数字化、绿色化”业务主赛道

    近日,以“海涌三十载,得你创未来”为主题的“海得控制数字化与绿色化业务创新发展论坛暨公司成立三十周年大会”在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举行。海得控制董事长许泓在主题为“历程系统,智能制造,

  • 3-15kg大包装产品如何实现自动化包装?

    义龙3-15kg给袋式包装机为大包装产品提供自动包装解决方案大包装给袋式包装机,给袋式自动包装机,15kg给袋机,自动化,装置,智能,安全,智能制造,

  • 台达召开首届“工业自动化技术大会“

    当前,工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产业的持续升级带来了很多新的机会。对于提供自动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工业自动化企业来说,如何在新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快速响应的同时,也是技术与解决方案的全面竞争。台达,控制,智能制造,

  • 台达参与第十六届“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主题对话

    由《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第十六届“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主题对话于 6月27日在北京举办,活动以“拥抱零碳未来”为主题,近百名来自政产学研等领域的绿色同行者共谋绿色发展、共商零碳未来发展路径。台达集团-中达电通总经理宫鸿华受邀参与Deeptalk圆桌论坛,电源,电力,智能制造,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