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界对机器人需求的增长,最近几年,机器人“井喷式”发展成为可能,未来五到十年或将成为中国机器人发展的黄金时期,正在此间举行的2017中国国际机器人、智能装备及制造技术展览会上,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徐方如此表示。
他指出,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功能的不断提升,制造成本的下降,机器人开始越来越多被应用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而劳动力的短缺,劳动成本的上升,技术和产品的快速更新迭代,市场需求越来个性化,进一步促进了制造行业以对机器人应用的需求。
据介绍,全球机器人市场从2010年开始有一个大的增长趋势。在此之前,全球每年对于机器人的需求平均只有10万台左右。此后,全球对机器人的需求进入快速增长期,其中,中国机器人的复合增长率是全球两倍多。2013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去年,全球对于机器人的需求已经达到29万台,这个主要是中国制造业对机器人的需求引起的变化。目前,全球机器人的存量大约在100万台左右。总的来说,国际的市场基本上是一个存量的市场,而中国是一个增量的市场。
徐方表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实际上已形成自己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包括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单体、本机以及集成,拥有至少上千家机器人企业,机器人产业园逾40个。
以广州为例,据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巡视员易鸣介绍,目前该市正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的发展,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广州机器人以及智能装备产业规模已接近500亿元人民币,拥有广州奇凡、广州数控、鑫泰科技等机器人本土制造企业,以及一批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科研院所和产业集聚区。
徐方指出,工业机器人主要是为智能制造服务的,在未来这种“机器人热”的趋势下,中国国内的机器人产业需要合作共赢,打造“智慧工厂”,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发展。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郝玉成则指出,在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器人研发和产业之间的鸿沟逐渐突显出来。为此,他提出了“智能机器人+”的解决方案,并进一步解释道,“智能机器人+”,即“智能化技术+平台化产品+生态化系统”,主张将技术研发、平台化管理和生态化发展结合起来,促使研发和生产紧密相连,从而带来企业经营模式的改变、产品水平的提高。
在机器人应用拓展阶段,实践者不仅需要理性积极地面对应用的瓶颈和挑战,还须关注到社会层面。对此,新西兰工程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陈小奇教授对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和机遇提出了一些思考:如何通过这些应用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又应警惕机器人的广泛运用对人类生活带来的被动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