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市场上,AI驱动的智能音箱是亚马逊最热门的消费级产品之一,Google和苹果公司也都先后推出了类似的竞品。然而与中国市场相比,这根本谈不上竞争激烈。
6月苹果公司推出智能音箱HomePod当天,米唐科技CEO宋少鹏接到了三家电子制造商的电话,都希望他能帮忙造一款类似的产品。
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的副总裁李海波表示,和喜马拉雅有合作关系的音箱制造商有300多家,而其中超过100家已经开始转向生产智能音箱。在深圳,李海波接触到了太多的智能音箱创业公司,彼此之间的距离不过20分钟脚程,他经常把一整天的会面都安排在同一家咖啡店内进行。
加入战局的还有中国的科技巨头。这个月,阿里巴巴和小米各自推出了智能音箱产品。据透露,腾讯也在研发类似的智能音箱。而百度力推了一套类似亚马逊Alexa的语音系统,用以驱动智能音箱。
从科技巨头到电子消费品制造商,所有人都把语音智能产品视为一个通往未来的必由之路,届时人工智能将会掌控房间、汽车和办公室。但在一些人的眼中,这一波人工智能带来的浪潮并不那么乐观。
“这绝对是一个泡沫”,李海波说。
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语音是一项关键技术,是键盘和触摸屏之后,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新界面。对于雄心勃勃的创业公司来说,智能音箱是一个机会,就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pp一样。对于电子制造商来说,智能音箱可能像笔记本电脑、平台电脑、智能手机和无人机一样,让他们的生产线嗡嗡作响。
而且,亚马逊、Google和苹果的智能音箱,都不提供中文语音服务。历史经验为这种新产品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成长路径:以更低的价格快速占领市场。就像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一样。
智能音箱不仅仅是硬件,它需要复杂的软件来识别和执行语音命令,并提供天气预报、交通路况、音乐、新闻、书籍、购物、支付等服务。智能音箱需要与用户交流互动,并且逐渐掌握用户的喜好。
“这就像你想在2007年生产智能手机,那时你必须自己构建一套Android系统,以及手机上运行的App。这不是小创业公司该做的事情”,宋少鹏说。
喜马拉雅和猎豹的人工智能子公司展开合作,并且雇佣了200多名工程师投入到智能音箱业务上。
“工作量很大”,李海波说他们使用了超过8万种不同的声音进行训练,以确保智能音箱在用户呼叫欢迎词时能及时应答。然而只是因为更换了音箱网罩,语音识别率立刻从90%下降到10%。不得已又花了一个月重新搞算法。
然而在行业人士和投资人看来,智能音箱可能是一个还没有到来的市场。许多刚刚进入中产阶级的中国人,以前从来不用音箱,更不用说数字助理。
京东去年卖掉了10万台智能音箱,今年预计能买到几十万台。这些价格在178-998元不等的产品,与京东去年2662亿元人民币的年营收相比,收入贡献度简直微乎其微。而三周前阿里巴巴推出的智能音箱天猫精灵只获得了7600台预订。
李海波说喜马拉雅的优势在于,拥有3.7亿注册用户和2200万日活用户,这些都是智能音箱的天然客户。这家公司在发售当天以699圆的价格售出5万台智能音箱,而他们今年的目标是以999元的价格售出100万台,其中包括订购服务。
谈到这个领域的对手,李海波说:“我认为明年会有80%-90%的竞争者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