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支持,有关芯片、晶圆代工、制造和封测等概念为大家所熟悉,甚至很多读者对不同领域的企业了如指掌。但是在产业内,除了有这些高端的主动器件以外,还需要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来保证电路的正常运作。
和集成电路其他产业一样,这个市场的高端产品过往一直被日韩台企业把持。但最近几年有间中国企业正在一步一步撕开突破口,迎头赶上。那就是风华高科。
据介绍,风华高科的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广东肇兴风华电子厂。公司刚开始做收录机,1985年引进了国内第一条贴片电容的生产线,开始涉足电容产业。风华电子后面陆续又投产了贴片电阻、贴片电感、铝电解电容和三极管等产品。因应企业发展需要,公司也在1994改制为广东肇庆风华电子厂为主体成立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虽然公司改名,但他们依然坚持以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器件为主营业务,推动公司业务发展。2008年,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获得了风华高科100%的股权,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据透露,当时资产入局的目标是把风华打造成为一个研产销的一个基地。聚焦的是贴片类的电阻电容等被动器件,力争将风华高科打造成国内被动器件的代表性企业。
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在背后的支持,于是在2014年,公司融资了12个亿,主要投在“阻容感”这三个领域上面。一方面通过主营业务的投资扩产;另一方面通过对关联业务进行投资并购,期望达到2020年双百亿(资产100亿,营业额100亿)的目标。其中阻容等主营业务的营收目标是60亿,其他则来自关联业务的并购,风华高科方面表示。
为了达成“双百亿”目标,2015年,风华高科收购了做柔性电路板的珠海奈电;2016年,他们又并购了做高精密电阻的台湾光颉。再加上他们在2009年收购的,做二三极管封装的广东粤晶高科。这些企业并购,和风华高科目前的产品线互补。进一步走向风华高科的“双百亿”目标。
虽然公司做了那么多并购,产品线得到了扩充,但从目前看来,风华高科的主要营收还是来自电阻、电容和电感。风华高科方面表示。公司今年的销售额大概35亿元,其中电容占了10个亿,电阻大约8到9个亿。他们强调。
通过数十年的发展,风华高科的业绩也在最近几年水涨船高。根据他们介绍,近几年,风华高科基本保持30%的年增长率,未来前景也是可期的。
据半导体行业观察了解,风华高科能够获得这样的成绩,与他们一直坚持的企业模式不无关系。
首先,风华高科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会专注在电容等产品上游浆料和磁粉等原材料研究的
企业。正式因为这些投入,不但能够与时俱进推出更好的材料,同时也避免了在紧要时候被上游掐住咽喉的风险。更重要的是,风华高科的这些材料还能供货给国内同一行,这是他们成功关键的原因之一。
其次,风华高科打造了一个三层的研发体系:在股份层面有研究院,职责是站在行业的角度,对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材料的发展建议;到了子分公司层,侧重是在子分公司产品的升级换代,还有产品技术的提升;到了车间层,则有一些创新的小组。通过这种模式,保持了企业的创新性和动力。
再次,风华高科采取的是集中采购和集中销售的模式,中间研发是根据不同产品类型做的分工。不同的子公司负责不同的产品线研发,这样就能各个产品能够不受干扰的发展。但风华高科方面表示,后续有计划往大事业部的方式发展。
和国内的企业相比,风华高科的产品还是名列前茅的,但相比于日本TDK和Murata等国际先进企业,风华高科还是稍落下风。根据风华高科方面的说法,这主要是由于材料、设备和经验造成的。
风华高科方面表示,他们的企业只发展了三十多年,跟日本的那些六七十年的企业相比,在经验上有所欠缺。再者他们在材料和设备上对我们的领先也是比较明显的。因为他们也不可能把一些先进设备和材料卖给我们。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风华高科的相对落后。但是风华高科会加快追赶的步伐,未来会瞄准新能源和汽车电子等热点和传统的家电领域的发展,其阻容产品已经获得或将获得相关汽车级产品的认证,他们强调。
至于去年兴起的缺货潮,风华高科表示,这对他们的一些热门的阻容产品供应同样有影响。他们认为这种结构性的缺货,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日本企业停止了某些阻容产品线的生产,释放出了庞大的需求,让风华高科这些企业疲于奔命;另一方面是因为缺货的恐慌,引致企业的大量备货,加剧了这种缺货现象。他们的一些产品已经将交货周期从两到三周扩展到六周甚至八周了。
在问到缺货潮会在什么时候会结束的时候,风华高科表示,这种情况应该会延续到明年二季度。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拥有一些能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