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z辉:德国制造不仅比中国制造强,比美国、英国制造也强
很多人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首先,很多人没搞明白德国(日本)制造不仅仅是比中国制造强,而是比美国(英国)制造也强。德国和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少数还以制造业为核心比较优势的国家,其他大部分国家,甚至像意大利,总体上都是服务业存在比较优势。因此想达到德国(日本)制造的水平,不是仅仅靠文化、技术积累就可以达到的。
其次,在任何一个国家,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这些人都是少数,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核心是中高级技术工人,是蓝领阶层,你提本科生的工资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相比于德国(日本)制造,美国、英国制造业疲乏,背后也凸显高技术蓝领短缺的问题,因此媒体才会呼吁让特朗普重视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教育不是有一样的问题?
再次,国家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也不一定有用。义务教育阶段,都有批量的初中生离校打工,如何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也就十分关键。这背后同样反映学生投身职业教育的回报,他能不能赚钱,能不能就业稳定,这个学上的值不值。不能今天学了一套纺织技术,过两年纺织业衰退了。或者今天学了高端电焊技术,过两年造船业衰退了。
德国一大批技校学生,之所以选择技校,就是因为他们入学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进当地一些百年企业了,因此他们才会认真学。中国别说企业变迁,就是产业变迁都很快,这是因为中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所以说,在如今的中国,你放心让孩子学一门手艺,不怕这行十年后衰退?
这背后就引来德国企业之所以能存活百年,一方面是德国百年来是发达国家,本身处于发展前沿,企业衰退问题不像中国严重。另一方面,你必须思考为什么德国(日本)制造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比较优势。
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于德国遗产税鼓励富二代继承、经营家族企业。如果富二代选择经营家族企业10年,就免除遗产税,如果连续7年,则是税率降低到10%(?)。大家想想吧,如果存在遗产税,那么对父母来说,让孩子继承财产最合理的方法,就是将实业金融化,债(证)券化。这样孩子在交税的时候,才能短期内给出大量的钱。
如果不这样,那么孩子交遗产税,特别是很多国家的遗产税边际税率高于50%,自然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既然父母都将企业变卖,或者债(证)券化了,富二代还搞毛制造业啊,直接搞金融业嘛。如此,家族企业的人际网络、销售信誉等就丢失了,很多企业就死了。因此遗产税自然会搞垮大量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而德国恰恰相反,德国的税制恰恰让实业相对于金融、收租,存在比较优势,而不是劣势。
最后,德国制造相对于日本制造,还有其独特之处,就是德国经济并没有像日本这样长期停滞。你必须思考,为什么两个国家的制造业都很强,特别是制造业的核心领域——汽车产业,日本还领先德国,但日本反而相对停滞了,这和德国制造高质量的背后有什么关系。想想吧,日本遗产税的边际税率高达70%。日本的金融业还不发达,因此拥有社会财富50%的老年人,不敢投资、消费,他们必须攒钱,到死的时候让自己的孩子有钱交遗产税,所以遗产税加大了日本经济的衰退力度。
说句提外话,遗产税能降低社会不公么?短期当然可以,长期英美就告诉你不行。就像前面说的,遗产税长期会造成国家整体经济偏金融化,而资本可以快速的全球流通,避税途径多,而且各国的税率竞争严重。反而通过遗产税鼓励实业,让制造业成为主体,有利于政府征税,长期有利于财富再分配。
简单地说,中国制造要达到德国制造的水平,很多答主想的太简单,这背后牵扯到比较优势、税制、产业阶段、教育体系等等问题,根本不是仅仅通过技术积累、质量监督、工人待遇、文化理念可以解释的。
丙等星:对投机取巧的追捧,其实就是对不劳而获的幻想
德国工业的成就源自于一百多年工业革命的悠久积累与深厚沉淀。而天朝的差距,我认为,不在于技术投资,不在于创新意识,而恰恰在于对“积累”与“沉淀‘的轻视。
先讲个段子。你是否也听过类似的故事:
1、大公司的生产线会发生空包装的问题,于是斥巨资请来博士生研究改造。同样的问题,小作坊的农民工用一台电风扇把空包装都吹走了。
2、美国航天局斥巨资开发能够在太空使用的内压式墨水笔,而苏联宇航员——用铅笔。
咱们最喜欢这类小聪明了,还乐此不疲的传诵。而每一次传诵的潜台词就是:哈哈你看,高学历有什么用,知识渊博有什么用,还不如我拍拍脑袋抖个机灵来的管用。连武侠小说也是这样,苦练几十年的人注定只是绿叶,主角只要捡到本秘籍就可以天下无敌了。——其实,我们追求的就是一种自慰:别人付出的努力不值一提,我总能找到不努力也成功的方法。
但很可惜,现实不是这样的。
——如果你知道苏联最终仍旧是斥巨资采购了美国的太空笔,如果你愿意思考其中的原因,那么你自然也该知道,每一个乐于“分享”那种故事的人,都是在为自己贴上无知的标签。
——小作坊当然可以用电风扇吹走空包装,但如果你是一万条生产线的大企业,你去装一万个电风扇吗?一万条线的空包装,且不说产能和良品率的问题,光是每天捡盒子就能要你的命。
电风扇的方法不好吗?对于小作坊来说,你当然可以说这是好方法,至少是暂时的好方法。但问题是,这个方法具备普遍意义吗?能够适应更庞大、更复杂的环境吗?这就是问题了。
小聪明、小机灵通常只在小作坊模式下有用,当企业规模扩大了、技术级别提高了,各种问题自然接踵而至,装电风扇这种小伎俩又能够支撑多久呢?苹果这级别的公司是靠小聪明走到今天的吗?
拿小作坊的“权宜之计”,去嘲笑大作坊“严谨踏实”,这就是裹足不前的原因了。所以中国不缺一夜暴富的土豪,却没有底子够硬的龙头,此绝非偶然。别人辛苦几十年研究出来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这样的积累不是抖个机灵就能一蹴而就的。除了看到别人的"突破",更请看到别人的"积累"。以现代科学而言,后者甚至更为重要。
说的难听点,对投机取巧的追捧,其实就是对不劳而获的幻想。
“制造人生”:从制造能力的角度来说,中国和德国并没有天壤之别
因为中国相对便宜的劳动力,以及作为新兴市场的巨大潜力,越来越多多外资企业在中国采购零部件,甚至将产品线转移到中国。这其中也包括很多德国企业。
很荣幸的是,这两项都是我的工作内容。我认识很多人也在从事类似的工作。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有些以偏概全的偏见。就我所服务过的两家老牌德资企业,它们在欧洲的工厂正使用着来自中国的零部件,虽然最终产品会打上made in Germany或者made in US。与此同时,很多在中国制造的德资品牌,依然有着良好的质量和市场口碑。比如一些进口的汽车,里面的钣金和机加工件可能就是来自中国。国产的外资品牌汽车,更是如此。
不考虑设计的因素,纯粹从制造能力的角度来说,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并没有天壤之别。我接触过的很多国内制造企业,用的设备都是国际一流的品牌和最新的型号。一些国企更是土豪得让人眼馋。我拜访过几家欧洲和美国的小型制造企业,他们反倒节省得很,依然用着多年前的设备。不过一般都保养很好,擦得锃亮,而且不会有油液泄露污水横流的情况。
在我所接触的制造企业里面,那些昂贵精密的设备,基本上还是能够保证做到物尽其用的。微信圈里疯传的工业4.0视频所拍摄的工厂,我有幸在08年的时候拜访过,当时就对其自动化程度印象深刻。后来拜访过国内的一些企业,其实大家在投资自动化设备上也是不遗余力的。从制造能力的角度来说: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并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两者完全可以同台竞技。
在哪里生产,不过是市场之手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而已。当然,我也承认,为了完成手上的任务,我和同事们也花费了很多心力。很有可能,这些产品楼主或者很多国人并不一定有机会看得到用得着。
很多人对于中国制造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小商品市场货架上的那些东西。这些相对劣质的产品之所以会大行其道,还是消费水平所致。能享受质量可靠、设计精美、价格昂贵的人,在中国所占的比例毕竟很小。如果说到区别,你可以摸下家里门把手,尽管设计精美,依然有被锐边和毛刺刮到的可能。而德国的很多产品,这些不起眼的地方是要处理的。在制造过程中,这会导致额外的工序,成本也就不一样了。就使用体验上来说,其实这会有天壤之别。
当然如果这个问题换成是“中国设计”如何达到“德国设计”的水平,之前各位的回答我就完全赞同了。这个还真的和教育体制和生活环境有关系。 当我问到一些德国的同事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时,得到的回答很多都是他的爸爸和叔叔是工程师,所以也选择了这个专业。作为八零后,我总以为自己现在所处的时代环境大概类似于欧美同龄人祖父母辈的那个时代:从农业转向工业,一些新技术不断涌现出来,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人际关系也从农村转到城市。我们的父母辈大多是农民,他们的知识和阅历对我们的职业发展基本上没有任何帮助。而我们的下一代所面临的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浓郁的工程师社区环境和父母的职业,会对下一代有着很深的影响。看过《乔布斯传》或者《创客》,相信对这点会感受很深。现在诸如小米一类的公司在提倡设计的“温度感”,从实际的产出来说,产品已经非常不错了。当有人纠结于iphone 6的屏幕和边框结合处可以卡进头发丝的时候,中国更多的手机消费者需要的只是一个有基本通话和简单娱乐功能的手机而已,零件之间接缝的大小完全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而在价格上,二者实在是天壤之别。小米虽然号称高性价比,但是上千元的价格,已经是基数庞大的体力劳动者半个月到一个月的薪水了。 在我看来,要赶上德国设计的水平,还得指望下一代人的努力。
总结我的观点,无论是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并没有太大差异。中国的设计师能否设计出更多有温度感的产品,以及是否有更多的国人付得起温度感所带来的额外成本,才是我们应该追问的问题。
Geroce:德国人很务实
德国制造,一直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地位,这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被放大的部分,恰恰突出了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出现的问题。问题的发现很容易,但解决却不是一朝一夕得以完成的。“德国人的油纸包”在微博上都快成了哆啦A梦的四次元口袋,其中有戏谑,有真实,也有夸大。关于两者的差异,有人提到了积淀和底蕴,有人提到了学徒制,这都是德国制造傲世群雄的因素,结合我个人的一些经历,我也就随便谈谈。
德国制造在中国的几次大规模出现,都有着自己相应的历史背景。从第一次在清末出现到改革开放,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每一次它的国际地位和意义都有着不同的变化。
德国制造第一次在清末出现,是以克虏伯为代表的军工业,当时克虏伯大炮的优异性能在很多历史著作已经有人提过,但事实上,当时的德国制造不过是二流水平而已,而以质量优异而著称的是当时的英国货。而在英国工厂化的冲击下,德国工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直到1871年宣布废止学徒工匠制,开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贸易保护主义,才开始了德国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但是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德国货成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短短几年后,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德国拿得出手的就只有克虏伯的大炮,甚至到了后来,德国货要在商标上动手脚,假装自己是英国货,从而出现了英国的商标法案,以用来打击假冒伪劣。而此时,中国的北洋舰队配备的都是德国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人报价低,而西门子承担了国内很多的电报、铁轨制造,还是因为报价低。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年代,直到20世纪初德国恢复了现代的行会制度和学徒制度,同时大量兴办职业技术学校,大量专业的职业工人成为主要劳动力,德国制造才开始有了起色。这段时间,德国工业出口不断扩大,到1913年,德国成为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出口国。而更重要的是,德国人为了在工业制造上压倒英国人,拉上法国人搞了公制度量衡,以其简单,精确的计量方式,伴随着德国制造走向世界。同时,德国工业的标准化管理以初具雏形,1926年在德国成立的“国家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ISA)是目前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前身,在第二年就有了 21 个成员国。同时,德国参考自身国情,毅然放弃了以福特模式为代表的大规模流水线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高科技和质量为目标(日本也有几分相似之处),这使得德国制造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出现了很具特色的产品和企业,如福克的客运飞机,拜耳的阿司匹林,还有高中生都知道的合成氨工艺,都是德国工业的实力象征。到了二战前,德国在航空,化学,电子,精密仪器方面已颇有建树。
二战后德国工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许多大企业被限制和打压,但也造就了德国现代工业了另一个高峰,即中小企业。由于大企业的融资渠道受到严格限制,银行只得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这也使得德国出现了很多小而精的小企业,在各自领域都是数得上名头的。从数据上来看,德国小于20人的中小企业,其员工总数占到全国的89.3%,比例和作用之大可见一斑。而德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其自身因素和德国的政治,经济政策。
从自身来看,由于中小企业人数少,管理方便而直接,使德国企业的管理经理/工人工程师之比远远低于其他欧美企业,其次,中小企业由于专业细分,使得销售人员占比很少,而大量的工程师担任公司中层,这使得德国的中小企业倾向于通过和技术人员的交流来改进自身产品从而化解危机,这使得德国货的质量有了明确保障。
其次是国家经济政策,德国战后就确立了外向型经济的方针,使德国当时惨淡的经济形势对企业的影响进一步缩小,而掌握核心技术(不是格力)的中小企业生存条件极为优渥。
最后是德国的政治政策,从俾斯麦时代起,德国就相信和谐的工人与资本方的关系以及优厚的工人待遇是最有效的防共政策,这使得20世纪60年代几乎摧毁英法的工人大罢工,在德国几乎看不到影子。在加上德国因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留下的大量高素质工人和技术人员,使得德国制造在二战后得以再次腾飞。尽管曾经负责黑豹坦克生产的曼公司只能生产民用产品(它的货车倒是真不赖),但也出现了像博世这样的大企业(德国最大的工业企业,至今仍然是家族式企业)。
到此,德国制造已经成了世界领先水平,但同时的美国制造、日本制造、法国制造等等都不是吃醋的,而为何唯独德国制造在中国被额外崇拜,这就要说到德国制造第二次大规模进入中国。
改革开放之后,外企进入中国,作为保护主义和政治安全的考虑,外企进入中国并不是赤条条的来,而是以合资企业的方式进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汽车行业,我们就上面提到的几个国家分别看看。
第一个是法国。高卢鸡进入中国市场要远远早于别人,法国标致集团很早就与二汽集团(也就是东风)开始了合作关系,最早提出的合作车型是彼时在欧洲很火,进入中国名为神龙富康的毕加索。但毕加索作为一个两厢车,虽然很适用于欧洲狭窄的街道,但在那个买车的不是政府就是富豪,面子第一实用第二的时代······二汽很早就提出了这一问题,但法国人死活不肯低头,这使得一款在欧洲口碑很好的产品在国内毁誉参半,也导致了后来二汽和标致的合资公司神龙的难产,更是导致二汽在有了本田这张牌之后由于与法国人沟通困难而对神龙的不重视。可以说,法国人由于自己的过分高傲毁掉了在华的一炮走红。
有人说了早期的合作车型是标致505,这个应该是我记错了,在此做个改正,不过法国人过于高傲死活不改三厢车这倒是一贯的做法。
第二是美国人,来的是Jeep,也就是克莱斯勒,与其合作的是北京汽车,美国人没多想,甩手就把切诺基这样的项目给了中国人,由于当时正值中美蜜月期,技术设备什么的也都给了,万万没想到啊,中国人造不出来,折腾了好久,又经历了中美政治危机,等到形成产能,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比较复杂的是日本人,由于历史问题,日本丰田和本田以及三菱的进入就比较困难,但是彼时日本人对中国还算友好,技术设备甚至于贷款都不吝啬,尽管开头难,但也造就了国内日系车的辉煌。
而德国人则显得很务实,大众先与上汽讨论了很久,确定了帕萨特这一三箱车型,针对中国企业的特点,不但给了技术和设备,还派出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并对中国企业的标准进行修改,同时还给予投资,从而诞生了一代神车桑塔纳。
在生产过程当中,德国标准极大的震撼了习惯于在计划经济时代粗制滥造的中国人,区区一个方向盘,中国企业有6个,而德国人有100多个,甫一开始,中国可以自产的只有车轮,天线和收音机,再加上德国人进入中国市场早,迅速确立了德国制造高大上的特征。而同时期对海尔的大力宣传,也使得德国制造声名鹊起(海尔引进了德国利勃海尔的标准和生产线,还有张敏瑞怒砸不合格冰箱的故事)。
1984年,德国退休工程师威尔纳·格里希受聘为武汉柴油机厂厂长。格里希按照德国企业管理方法,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把干部从办公室赶到车间,每天亲自带着测量工具巡视督查。在他的严格管理下,该厂产品质量大有起色,铸件废品率由45%降到15%。1988年格里希访问上海时对时任市长朱镕基说:“我认为生产企业不应有出口标准和国内标准两种质量标准,如果好的出口,坏的卖给国内,产品就会失去信誉,这样的工厂在德国要破产的。”
1985年4月,时任武汉市长吴官正在授予格里希先生荣誉市民大会上表示,衷心感谢“格里希先生把日耳曼民族严谨的工作作风带到武汉来”。这是中国人首次将德国人的民族性格称作严谨。
但在格里希离任后,武汉柴油机厂很快回到了管理混乱、质量低劣的老路上,于1998年破产倒闭。
中国在1980年代前期翻译出版了一系列德国资料,1987年还编写了《格里希在武柴》一书,对中国工业发展与企业制度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至此,德国制造的地位在中国得以确立。
如今再让我们看看德国制造,断轴门、排放门对德国制造的影响,我觉得要远比兰州的中山铁桥和青岛的油纸包牌下水道的影响更大。我们中国制造走过的路,不就是德国在一个多世纪以前走过的么。个人认为,中国制造的崛起,不仅仅在于行业领袖的摇旗呐喊,也在于日后踏上或是已经踏上工作之路的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