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科技人员的学术圈有一定的固化倾向,科研项目全程缺乏社会第三方的参与。社会对科技界的期待和评价,科技界自身关注不够。传统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因为比较固化、封闭、缺乏市场导向等因素,从而在实际运作中产生了诸多问题。
对于技术类成果来说,如果无法进行产业化对现实生活产生实质影响,则在一定层面上意味着是对前期科研投入的浪费。成果转化就是要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
所谓“孤岛现象”是指一个自我循环的相对封闭的科技体系,科研工作者从申请项目、立项到结项都是按自身科研导向来完成的,缺乏对实际价值、产业化应用、转化难度等市场导向方面的考量。
案例 1
我们有更高效的数控技术,但依然替代不了进口机床
机床是装备行业的母机。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中,切削、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均需在机床上进行最终加工。
我国在机床乃至整个机械制造行业都有着“大而不强”的问题。“大”表现在我国机床产值世界第一,“不强”表现在低端产品居多、质量整体水平不高、高端产品线少、缺乏大型国际集团。
高端数控机床市场一直被欧美日企业所占据,目前三轴机床已实现100%国产,四轴约70%,但最先进的五轴数控机床主要依赖进口。机械行业的其他领域诸如重机、汽车制造等竞争力不强都可以从机床产业中找到原因。
东南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找到我们,希望能就团队的新成果——五轴数控机床进行产业化落地,以突破国外垄断局面,项目在自动化,智能化上十分具有优势。
我们在项目操作初期做了一份详细的市场调研报告,众所周知的是数控机床的精度和可靠性才是整个国内市场的共性痛点,再优秀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也是无法完成进口替代,项目产业化的难度增大,产业化后的价值也会因此弱化。
受制于受电主轴、双摆头、转台等关键精密部件,现有条件下短期内在精度、可靠性方面很难进行技术突破。
我们决定突出项目自身特色,缩小项目针对的适配范围,将项目所处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完整的格局图谱制作。
根据对各阶层的需求分析,我们更倾向转化在下游应用产业中,定位项目优势导向的几类细分应用市场,在细分市场下锁定几家企业,突出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给企业方带来的收益,做出预期收益模型,几轮谈判后最后成功以技术转让方式促成项目与一家大型的下游企业的产业化合作。
案例 2
我们有更好的电池技术,但依然没有更好的电池
锂电池是动力电池的主力军,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发性能优异的电池技术。其中锂电隔膜是影响性能的关键部件,系锂电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随着市场对高性能锂电池的需求越来越高,相应对锂电池隔膜技术必然会有更高的要求。
在我们参与咨询的产业化运作案例中,有一位浙江大学的从事多年该领域研究的教授,他研发出了一种改性PP锂电隔膜和锂化的PI隔膜,突出高耐热性与高功率性能,可以做到180度处理1小时无形变,从整体指标来看堪比国际龙头旭化成株式会社的产品,在国内高端隔膜市场中没有技术性能比它更优秀的产品。
但我们在前期市场调研过程中发现,这一产品的市场前景并不这么乐观。起先接触的国内几家行业领先的企业对这一技术能先进、性能更优异的产品并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市场方面越来越多的消息都是关于哪家企业融资了几亿,建了几亿平方米的产线,对于锂电池隔膜技术的提升并不敏感。
目前锂电隔膜市场运行平稳,各企业方均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在企业技术和工艺水平差距不大的情况下,这时候比的其实是谁成本更低,谁有效产能更大,谁占据的市场份额更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非是技术的改性涂覆能力,而是对进口设备或者新设备线的驾驭能力,良品率的提升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谁能迅速形成良品率高的有效产能,那么它将是当前乃至未来几年内隔膜市场的赢家。目前所有的厂家都在专注于大规模的融资扩产、提升市场份额、提高有效产能,而不是更新技术与产品。
项目具有技术优势是远远不够的,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所处的产业链深度不同,市场的需求也就不同。锂电隔膜市场下一步很可能面临洗牌,在此时,生存是最重要的诉求。技术不能保证他们生存,就是没有切中这个市场的痛点。
好的技术转化也难
好的成果转化难的一项重要原因在于:技术项目在转化价值方面欠缺。
两个案例中,产品本身的技术水平、性能指标都是在同类竞品中具有领先优势的,但因为科研团队可能不熟悉市场,市场考量有些不充分,切入市场痛点不准确或忽视技术替代的成本,所以可能使得产品在产业化初期不能获得预想的效益。
另一方面,科研成果的不系统性也会影响成果的商业转化价值。国家的一些重大需求或行业趋势使得某些领域成为科研的热门方向,使得我们在这些领域需要尽快地积累一些成果。但某一领域的应用往往需要整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方案中的某些环节可能不在热门领域中,或者因为某些其他原因研究投入较少,使得部分科研成果成为了空中楼阁,没有配套的技术做辅助。
比如国内一家初创公司研发出了一种新型动力电池,能让电动车单次里程达到400公里,产业化后预计成本只要当前动力电池成本一半的水平。但是当这项电池技术交给另外一家大型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时,发现根据现有的制造体系水平限制,根本无法进行批量化生产,良品率也难让人满意。
成果转化链条运作任重道远
技术成果转化难,有时候在于没有合适的企业来接棒创新的下一步。一些有需求、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往往不愿意只为成功的“可能性”买单。如果论文、专利到样机、规模化生产的环节没打通,科技成果也就难以走出工厂。
另一方面,投资人对普遍对多数的科研成果转化也持谨慎态度,因为越是创新的成果,背后可能意味着更高的风险。很多企业家乐意投项目,可因为缺乏专业团队和科技中介服务,影响其投资意愿。
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朱志远看到了转化链条的脱节,提出希望有成熟的科技中介服务团队,为科技成果走出孤岛搭桥。
“他们懂得这个行当的价值在哪里,能够发现技术缺陷,可以把不同领域的项目拉拢在一起,他的角色就是‘架桥’的人。而这个领域的人才是我们欠缺的。”
科技成果转化,路漫漫其修远兮。不过至少,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善,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步伐正在加快。
我们希望科创帮的专业能力能够帮助科研与生产实践之间能形成良性循环,技术与应用贴合,技术与市场贴合,技术与资本贴合,使得科研成果真正惠及社会、惠及万千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