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安生活用品智能化生产基地一车间内生产场景 黄文珍摄
昨日,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2016年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名单和2016年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已“面世”,泉州共有3家企业入选这两个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
事实上,面对经济新常态,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泉州企业正行走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借助智能化、云计算、大数据等优化生产环节和供应链,走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之路。
打造供应链快速反应机制
高库存和逐年攀升的成本是传统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发展瓶颈之一。2013年,海天材料开始思考如何破解这一发展难题,并最终找到了答案——借力纺织服装网络协同制造,打造供应链快速反应机制。
“与专家探讨发现,高库存问题是由传统的纺织服装经营模式导致的,传统的经营模式需要提前确定半年或一年后将要销售的服装,然后进行规模化的期货式预生产,再推向市场。如果市场接受度高,销路就好;反之,销路不畅,便形成库存。”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解决方案在于打造供应链的快速反应机制,将传统的推式供应链变更为拉式供应链。对此,公司决定利用自身生产优势,将供应链向前延伸至服装设计,向后延伸到销售终端,形成一条完整的纺织服装供应链闭环。对纺织服装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并通过“互联网+”对公司内外系统进行协同整合形成消费者、设计师、供应商、制造商、品牌商为一体的纺织服装绿色智慧制造系统“生态圈”。
2004年,海天材料引进X3管理系统,对面料环节的产、供、销、存进行信息化管理;近两年,又先后引进了全流程数字化印染中央控制系统、服装JDE管理系统、服装RFID系统、拉式供应链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对面料及成衣生产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其中,拉式供应链生产计划管理系统通过采集生产线的产能信息,根据瓶颈产能安排生产。在具体的生产中,还引入视觉化管理系统,通过红黄蓝黑白等颜色为每一批次订单区分出可视化的轻重缓急,并配合各种激励机制,鼓励工人先完成急单。“货品准交率提升了一倍以上。”
无独有偶。2015年,恒安家庭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导入了SAP系统,实现订单式生产,以少批量多批次的生产方式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改变过去对市场销售预测不准确,带来生产库存较高问题,系统能够根据销售状况制订生产计划,再安排原材料采购。”该公司总经理杨勇凡介绍,系统的一体化,打通了公司内部协同化运作,提高了公司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
智能化让产出一气呵成
昨日,记者走进位于晋江内坑的恒安生活用品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期建设项目已经投入运转,用地116亩,总投入1亿美元,主要生产高端卫生巾、纸尿裤产品,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营业收入56789.2万元,纳税额13417.03万元。
在3000多平方米的卫生巾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6条自动化生产、包装流水线宛如立交桥般纵横交错。而在车间一角,几台机械手早已严阵以待,经由流水线传送过来的成箱产品到达之后,机械手便开始忙碌起来,将一箱箱产品放入托盘中,此后无人穿梭车前来接续并将货品运送至仓库中,再由自动堆垛机根据指令放入货架上。出货时,仓库管理系统自动将接收到的订单,转化为控制命令,向堆垛机发出指令,订单产品自动输送到出库口,再经由无人穿梭车将货物送到装车口。至此,从产品生产到成品入袋、包装、装箱、入库再到出库,自动化贯穿始终,一气呵成。
实际上,这只是恒安智能化生产项目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升级的一个缩影。杨勇凡介绍,项目一期已进驻了19条生产线设备,本月底还将增至20条。项目配置10台机器人、12台无人穿梭车、20台自动堆机机,以及1套国际先进仓储管理系统和两幢无人化高架立体仓库,总投资6.25亿元。
紧随产业大势与政策走向,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也走出了一条以“智能制造”为关键词的全新战略路径。该公司牵手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东华大学、晋江名仕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晋江百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共同开发的“涤纶长丝熔体直纺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项目于2015年投建,投资2.7亿元,预计2018年5月建成,包括生产工艺仿真与优化系统、生产工艺数据自动采集与可视化系统、产品质量智能在线检测系统、智能物流与仓储系统等。
企业实现减人工降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如今传统制造企业已经从智能化升级过程中尝到了“甜头”。
“13条纱锭包装自动化作业线如今已经建成了8条。”百宏公司品牌部经理陈阿斌透露,原有的纱锭半自动包装作业线需要56个操作工,智能化改造后的全自动包装线,仅需要6个工人操作,可节省人工50人。按照每人每年工资5万元计算,一年可节省250万元,这也意味着13条纱锭包装作业线改造后,预计1年3个月可回收成本。
据了解,整个项目完成之后,人均年产值将增加49.3%、研发周期缩短50%、产品不良率降低66.7%、单位产品能耗降低20%、高端定制化产品占比提高至69%。
在恒安生活用品智能化生产基地卫生巾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上方的显示屏显示目前产品的次品率为1.34%,而这个数字此前大约为3%。“同时,导入立体仓储的管理理念之后,空间也全方位"瘦身"。”杨勇凡介绍,立体仓储占地面积只有传统仓库的四分之一,综合运行成本为传统仓库的三分之一。出库效率也大大提升了。对比数据显示,出库量在10托以内时,立库效率是普通仓的2倍;出库40托时,是普通仓的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