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纸和墨,将设计好的物体转化为三维设计图,采用分层加工、叠加成形的方式逐层增加材料来打印真实物体的“3D打印技术”正在发达国家迅速兴起。业内专家认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应以数字化、人工智能化制造和新型材料应用为标志,及早抢占3D打印技术应用于装备制造业的新高地。
“3D打印”的前景十分广阔,国际上已经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75万种产品。据不完全统计,3D打印产品和服务去年的全球销售额是17亿美元,预计到2019年,该行业的收入将达69亿美元,其中零部件制造业务预计将占80%的份额。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务副主任张坚强介绍说,3D打印技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它将把人类的装备制造水平带入一个全新的高度和境界,因为随着生产速度和质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工业部件将被打印出来,而不是被冲压或烧铸出来。同时,它还改变了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切削、组装进行生产的加工模式,实现了随时、随地、按不同需要进行生产。目前,我国已将“3D打印”应用于激光再制造领域。
据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高端装备与3D打印技术事业部总经理刘长勇介绍,公司从2002年就开始自主研发快速成型技术,2007年将业务范围成功开拓到激光再制造领域,用于汽车厂商汽车模具的修复。刘长勇告诉记者:“汽车模具用久了会有损坏,新做一套要花费几千万元,但使用3D打印机,能直接用金属粉通过高功率激光器进行修复,费用还不到传统生产的十分之一。”
据了解,新松公司目前已拥有一般激光3D成型技术,可用于新产品外观验证、设计验证、功能验证、新产品样件制造、工程分析等,还有国际领先的激光快速直接成型制造技术,可直接或间接制造出有完全使用功能的金属部件等。2012年下半年,新松公司又成功研制出激光快速成型系统,能生产出航空航天领域的多个主承力构件、发动机叶片等。去年,公司与3D技术相关产品的合同累计金额已超过5000万元。
据中国工程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传统技术领域,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但在3D打印技术领域,我国已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是,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装备制造业却尚未分得3D打印的“技术红利”。相反,奔驰、本田等汽车公司已经在用其制造汽车模具和配件;波音、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用其制造航模和零件;微软公司用它设计电脑鼠标和键盘;日本、荷兰研究人员已成功用其制造人体组织;欧美企业用其制造工业品、零部件和艺术品;全球知名大学纷纷将3D打印技术列为重要课程。
有关专家建议,一要从建立国家高性能计算机中心、云制造平台入手,打造强大的3D打印技术支撑平台。二是利用中科院院士工作站、中俄技术合作等方式组建3D打印创意平台。三是建立3D打印技术产业基金,扶持一批有技术、有市场的企业做大做强。四是选择适当时机收购国外3D制造企业,逐渐形成3D设备制造产业链条。(责编: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