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主任陈明说:“现在常讲的智能制造与以前不同的地方就是所谓的互联互通实际上就是物物相联,信息化加自动化不等于智能化,目前常见的固定生产线,如果中间某一环节坏掉了,那后面的所有流程就都停滞了,而如果是物物相连,那生产线肯定不是固定的,而应该是动态的生产线。”
很多企业都在讲智能制造,但其实他们还没有真正理解物物相连的智能制造,为了帮组企业拥抱真正的智能制造,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与同济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了国内首个具有工业4.0全要素的智能制造实验室——同济大学-美国国家仪器(NI)工业互联网联合实验中心。
另外,除了帮助企业工业物联网的落地,随着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包括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这些都对高等教育体系提出了很强的创新任务。同济大学利用和德国100多年联系的传统,实现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以及和产业界的密切互动方面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的引擎,进而能够和德国工业4.0的对接;而NI作为全球工业互联网技术的领先者,是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的核心成员之一,是联盟中唯一一家提供数据采集和在线监测智能系统的供应商,为了融合两者的优势,同济大学与NI共同成立了这个工业互联网联合实验中心。
借助NI在全球工业互联网方面的技术优势以及同济大学一流的科研能力,双方将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服务,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进而推动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
作为双方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同济大学-美国国家仪器(NI)工业互联网联合实验中心引入了NI面向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最新技术解决方案,从而具备国内领先的科研能力。联合实验中心采用了今年4月刚刚推出的 NI InsightCM Enterprise 软件进阶版,能够解决日趋复杂的设备监控难题,以及因种类繁多的传感器、测量速度需求与大量已启用设备而产生的模拟数据量巨大 (Big Analog Data) 的问题,有助于深入掌握企业的资产设备状态,以便进行机位的维护和操作;InsightCM与DIAdem、CompactRIO 等NI工业物联网技术平台相结合,可开展分布式传感器测量、智能终端处理、分析与开放式通讯、数据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不仅具备产能优势,同时可以提供实时信息 (而非大量未过滤的数据) 给相关主题专家,解决工业领域所面临的数据量大的难题。此外,NI的技术平台还具备整合多种量测工具、完整存取、扩充性、便捷性和调整性等诸多技术优势,可为科研工作提供便利,进一步加速科研人员的创新步伐。
为什么要建立一个开放的实验室,而不是企业自己做,NI的中国市场部经理汤敏说:“开放实验室的一个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数据的积累,可以从数据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最终用来改进产品,这些数据的不断积累事实上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个开放的实验室可以接收不同企业的需要和服务,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积累这些可用的数据,进而提炼出对于先进制造、智能制造以及工业4.0或者说预测性维护领域的专家库的支持,最终转化成企业可以实际用到同时能够被落地的一些产品。”
陈明表示:“为了推动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济大学选择与NI开展深入、全面的战略合作。作为双方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联合实验中心依托NI多项业内领先的技术优势,增强我们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而工业互联网联合实验中心也将带动学科的整体发展和影响力,在全国相关高校及智能制造行业内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并在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支持社会各界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发展。”
“非常高兴与同济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我们期待以工业互联网联合实验中心为平台,与同济大学携手推动中国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NI嵌入式产品全球市场总监Jamie Smith表示,“凭借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超过30年的经验,NI可提供InsightCM等灵活、耐用且稳定的软硬件解决方案,通过有效的整合、简便的布署与实用的数据管理方式来提升系统性能,使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科研和创新产品更加完整、产能更高,并且更加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