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都以为,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也会受到上游制造企业业绩影响的时候,用友优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孙汉明却告诉记者这样一个事实:2015年,U8制造应用客户的收入比2014年翻倍增长,从U8的收入结构来看,简单生产制造模块的数量和金额也都实现了翻倍增长。
“因为中国的制造业主体就是中小企业,这也正是U8的主要客户群体。”孙汉明解释道,U8的客户基础和产品基础都非常好:一方面,很多制造企业比以前更理性、更愿意投入了,尤其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提出智能制造需求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些度过寒冬后仍生存下来的企业始终坚持用信息化改造自己的生产管理。另一方面,U8在MRP计划管理方面有足够多的客户积累。这些客户在计划层面应用成熟后,自然会对现场管理、计划快速反应、制造成本的应用有更深入的需求。所以用友优普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做相关解决方案的升级和完善。
“通俗的说,智能制造就是ERP结合互联网、传感器等新技术,做生产现场的优化,实现更深度的应用。”孙汉明表示,在传统制造中,很多现场操作都是非常繁琐的,很难用表单、单据去约束工人的操作行为,现场管理无法做到有效、及时,而且成本也很高。“智能制造就是要让现场管理更加有序,不仅看着舒服,而且干起来也更加顺利。”
孙汉明指出,智能制造主要是管理人、机器和物料三个方面,所以U8设计方案时主要考虑的就是把这三方面链接起来,达成智能制造的基础,并按照最优的模式组成客户的生产和业务模式,达到最佳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效果。
循序渐进,打造行业隐形冠军
事实上,用友优普已经在很多细分行业里,帮助一些企业成为了隐形冠军。
如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规模优势的石英材料制造企业、中国航空航天等国防军工领域核心的石英纤维供应商。
2015年3月底,菲利华全面上线U8+全程业务管理和车间可视化管理系统,特别是机加工车间,几十道大大小小的工序完全实现了可视化、精细化管理,自动统计生产进度,车间看板一目了然,计件工资核算准确……,真正实现了“按单生产、按单领料、按单质检、按单发货、按单核算”的业务管理目标。
孙汉明表示,在这个工厂里可以看到从ERP到智能制造的缩影。因为有很多中小企业还只是处于ERP的简单应用阶段,像RFID射频卡技术、条码技术,对于50%的中小制造企业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而其实这个领域的提升就足以改变整个生产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如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他们生产的数千种发制品畅销亚洲、北美、西欧、非洲的40多个国家和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
由于发制品品种丰富,如果完全依靠计算上单据式的管理,没有单品序列号,很难做到有效管理。通过上线车间可视化管理系统,基于智能识别技术——条码和RFID,结合ERP车间精细化管理流程,瑞贝卡实现了车间管理的一目了然,让车间管理从“凭感觉”转变为“凭数字”,逐步建立起了智能车间。
再如某外资汽配企业,国外母公司用的是SAP,国内子公司用的是U8,采用的MES是德资供应商的。该MES平台的数据接口是开放式的,和U8对接非常容易,双方很快就能找到彼此所需的耦合数据。由于U8可以及时、准确的通过MES把数据采集上来,现在该公司所有的在线质量数据都是通过MES系统传到U8,U8再进行分析、出具报表,包括母公司高管看到的报表也是从U8中出来的。
孙汉明谈到,“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出,U8+在智能制造中有足够的张力去发展,在细分行业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突破点和亮点。”
“其实,我们在打造样板,包括打造系统基础的时候,更多是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包括中小企业现实的生存状况,我们要让中小企业的生产装备,在最经济、最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感受到智能制造带给企业的价值和预期。”孙汉明指出,所以,用友优普做信息化方案时,会更多结合客户的业务规划,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规划。
孙汉明强调,智能制造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哪一个样板是一次性建成的,必须像聚石塔一样慢慢的堆积起来,所有U8成功的项目都是先做一步,再做一步,循序渐进,一个样板搭建起来至少需要两三年。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