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博鳌年会上,它更已成为亚洲各国领导人高度关注的经济新希望。从VR到可穿戴,从机器人到人工智能,政界、科技界与产业界领袖都展开了密集激烈的研讨。
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5G。
2016年3月24日,在“5G: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分论坛上,中兴通讯CTO徐慧俊更向外界描绘了一张未来5G时代的蓝图:人们将不再需要保有车辆,只需要通过自动调度系统,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得车辆使用。
更激动人心的是,中兴在5G领域的布局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已经先行一步研发布局,掌握了多项关键技术,目前已推出具有颠覆式创新的Pre5G产品,可以让5G时代的体验提前数年成为现实!
徐慧俊在博鳌论坛上具体讲了些什么?我们来看看。
一、5G:触摸智能交通和无人驾驶的钥匙
我曾经在新闻里看过这样的事:由于交通堵塞,急救车没能及时将病人送到医院,导致病人死亡。
这样的事情,非常非常让人遗憾,可城市的道路本来就这么堵,我们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遗憾再次出现?
现在,我们正在做一件事情:通过无线通信、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的交通数据和业务的互联互通,甚至对实时路况进行主动应对,例如对某片区域的红绿灯进行联动控制,来进行实时的交通诱导。
下一步,我们有一个美好的设想:用最新的技术,把车与车之间、车与路之间,乃至更多的道路信息连起来,彼此分析各自的状态,比如每辆车在哪里、以多快的速度在行驶、加速度是多少、目的地是哪里、以及路上有没有积水,前方有没有红灯等等,然后分析出最佳的行驶方案,提供给驾驶员,甚至让所有人都能安全地无人驾驶。
这时,我们需要5G的帮忙。
因为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感知、和尽可能快的交互。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调查报告显示,80%的公路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员在事故发生前3秒内的疏忽造成的。
戴姆勒-奔驰公司的一项实验也表明,如果提前0.5秒示警驾驶员,可以避免60%的追尾事故;若驾驶员能提早1.5秒得到示警并采取措施,则可以避免90%的追尾撞车事故。
我们目前使用的4G网络,端到端时延的极限是50毫秒左右,还很难实现远程实时控制。但如果在5G时代,端到端的时延只需要1毫秒,足以满足智能交通乃至无人驾驶的要求。
同时,智能交通需要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它们可能藏在每一辆汽车的各个零部件里,藏在路边,或是其他地方,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数量非常多,而且它们很多都需要保持与外界保持联系。
但现在的4G网络,并不支持这样海量的设备同时连接网络,它只支持数量不多的手机接入。
而在5G时代,1平方公里内甚至可以同时有100万个网络连接,它们大多都是各种设备,获知道路环境,提供行车信息,分析实时数据、智能预测路况……
通过它们,驾驶员可以不受天气影响地,真正360度无死角地了解自己与周边的车辆状况,遇到危险也可以提前预警,甚至实现无人驾驶。
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有希望真正解决交通不畅的问题。我们甚至可以不需要买车,出门前发个消息,马上就有车辆调度过来,停到了你的家门口。
二、“城市病”的5G药方
事实上,这只是5G无限可能中,一个平凡无奇的应用而已。
当前,亚洲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是要提升亚洲城市的竞争力,表现出来就是比其他洲的城市具有更强、更为持续的发展能力和发展趋势。
但是,伴随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资源的集中,已经产生了大量的“城市病”,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信息孤岛、公共安全等,阻碍了亚洲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使现实和目标存在差距。
这是几乎所有国家曾经或正在面临的问题。
智慧城市被公认是治疗“城市病”的最佳途径,目前全球提出了不同的智慧城市发展策略。
中兴通讯对智慧城市的定义是以提效城市管理、便利公众生活、促进科技创新为目标,以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智慧城市的基础,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智能感知传感器、传感网络和人机交互,而且它们需要高度发达。
如果说把智慧城市的建设比作人体,那么城市的大数据云平台就是智慧的大脑,而5G,就将是连接人体和大脑之间,最高效的神经网络。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