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近日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以下简称《路线图》)。《路线图》包括10大重点领域、23个重点方向。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大唐电信集团副总裁陈山枝分别就路线图的相关重点领域进行了解读。
丁荣军对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技术路线图进行了解读。丁荣军表示,轨道交通装备是国家公共交通和大宗运输的主要载体,属高端装备制造业,也是我国高端装备“走出去”的重要代表。轨道交通制造业将重点研制安全可靠、先进成熟、节能环保的绿色智能谱系化产品,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体系,实现全球化运营发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包含现代技术的干线轨道交通、区域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载装备、通号装备、运控装备与路网装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的典型代表,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自主创新程度最高、国际创新竞争力最强、产业带动效应最明显的行业之一,有着很大的发展机遇。
同时,丁荣军还指出,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来自技术变革。全球正出现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全球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孕育新一轮全方位的变革。另一方面则是国际化的挑战。我国积极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实现跨国经营,拓展国外市场,而跨国文化的融合、标准的统一等将面临考验。
据介绍,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技术路线图包括行业发展需求、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应用示范工程以及战略支撑和保障等几个方面。对于发展需求,丁荣军表示,我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市场,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建铁路不低于2.3万公里,总投资不低于2.8万亿元。同时,我国正强有力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作为绿色环保、大运量的交通方式,轨道交通将成为“一带一路”的先锋,“一带一路”沿线及辐射区域形成庞大的轨道交通线网。另外,从全球范围内来看,轨道交通市场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2015年~2020年,车辆需求达530亿~610亿欧元,年复合增长率3.3%;2021年~2025年,车辆需求将达到630亿~730亿欧元,年复合增长率3.75%。
对于发展目标,丁荣军表示,到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研发能力和主导产品将达到全球先进水平,行业销售产值超过6500亿元,境外业务比重超过30%,服务业比重超过15%,重点产品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到2025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将形成完善的、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体系,在主要领域推行智能制造模式,主要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境外业务占比达到40%,服务业务占比超过20%,主导国际标准的修订,建成全球领先的现代化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体系,占据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位置。
对于发展的重点,丁荣军介绍,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30吨轴重重载电力机车、城际快速动车组、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中低速磁悬浮系统等是重点产品;功率半导体器件、动力型超级电容器件、高速动车组车轴/车轮、列车制动系统、通信信号装备、齿轮传动系统、车钩缓冲系统等是关键零部件;新型车辆车体技术、高性能转向架技术、制动系统技术、通信信号技术、电传动系统技术、储能与节能技术、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等是关键共性技术。
此外,路线图还提出了绿色智能工程化样车、绿色智能轨道交通系统集成工程、基于物联网的轨道交通装备全寿命周期服务体系等应用示范工程。
在战略支撑与保障方面,一是提高创新能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强技术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建立和完善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基地,实施“新一代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二是构建国际标准体系。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快培育建立第三方的专业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建立和完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制度;加强轨道交通装备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鼓励有实力的单位牵头制定国际标准。
三是支持国际化经营。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引导有实力的制造企业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有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联合投资等,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生产制造基地和市场营销网络。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将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平台,广泛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重点研制安全可靠、先进成熟、节能环保的绿色智能产品。到2025年,我国将成为绿色、智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的引领者,突破并广泛应用轨道交通储能式电力牵引等关键技术;中国标准动车组、30吨轴重重载电力机车、城际快速动车组、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中低速磁浮系统等绿色、智能轨道交通装备将成为全球主导产品。”丁荣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