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工业4.0时期:机器人已逐步渗入到各个领域

工业4.0时期:机器人已逐步渗入到各个领域

发布时间:2016-02-01 来源: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机器人 工业 领域

导  读:

目前,各类机器人已被研发出来。除了早之前用于工厂的工业机器人外,还出现了用于服务领域的餐厅机器人,家用扫地机器人,陪伴式机器人,消防机器人,连交通银行都引入机器人做大堂经理,微软小冰也当起了HR,16个小时面试初筛1.2万人,成功挑战了一支专业HR团队的招聘效率。

  傲娇的人类总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可殊不知机器人已经跃跃欲试替代我们的工作。到时,曾经调侃着“带着上坟的心情去上班”的我们,又何尝不想着即使天天上坟也乐意。

  这个冬天开启的冰箱模式,低温使得人瑟瑟发抖。而在这个冬日能够抵抗寒冷的袭击莫过于年终奖了,温暖着广大上班族的小心肝。各类奇葩年终奖纷纷占领头条,或为创新或为夺眼球,实物的,虚拟的,哭笑不得的,羡慕不已的,霸占着朋友圈和微博热词。

  目前,各类机器人已被研发出来。除了早之前用于工厂的工业机器人外,还出现了用于服务领域的餐厅机器人,家用扫地机器人,陪伴式机器人,消防机器人,连交通银行都引入机器人做大堂经理,微软小冰也当起了HR,16个小时面试初筛1.2万人,成功挑战了一支专业HR团队的招聘效率。可见,机器人的确是渗入了人类工作的各个领域。

  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7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人工智能”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而时至11月,《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草案已基本制定完成,“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一起构成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蓝图。

  一系列政策描绘出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路线图——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达到80万台,将较“十二五”末新增40万台;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26万台,保有量达到180万台,较“十二五”末增加140万台。

  最贴近生活的例子就是,我们身边陆续开了好几家“机器人餐厅”。迎宾、点单、收银、配送、空盘回收、娱乐服务……这些以往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场面,一一成为现实。

  为何引进机器人做服务员?某机器人餐厅的老板给我们算了一本账。他说,餐厅的女服务员,在不包含吃住的情况下,每个月给一个女服务员的工资及福利约3000元,而一台机器人抵得上两个女服务员。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每个机器人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机器人除晚上充电外,均可工作,而员工,则要依法给予假期。若员工发生工伤,餐厅还要赔钱。这些算起来,用机器人就更省钱了。”这位老板还认为,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赚到钱,必须标新立异,而引进机器人是他们的举措之一。不仅不请假不偷懒不发脾气的好服务员,而且吸引人气促进消费。一年左右收回成本!看看吧,其实还是很具性价比的!

工业4.0时期:机器人已逐步渗入到各个领域

 

  相比工业机器人,我国的服务机器人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基本都处于同一起跑线,同时,国内外市场对于服务机器人有庞大的需求,未来几年内,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机器人替代工人,无疑会导致大量的工人下岗,而机器人的所有者,受益于新科技的应用,会获得更高的利润。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早已发生过。蒸汽机时代纺织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大量家庭作坊式纺织工人下岗。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把这种机器和技术革命带来的破坏力称之为“创造性破坏”,他说,这种改变社会面貌的经济创新是长期和痛苦的,它将摧毁旧的产业,为新的产业腾出崛起的空间。

  对于个体而言这是个悲剧,但作为更广泛的经济转型一部分,在整体上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富。事实上,机器人并不能消灭工作岗位,反而能产生更多的工作岗位,但是对于一线工人,可能会被机器人无情地替代。

  从总体来说,机器人会将人从烦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钢铁巨头米塔尔曾说:“变革是伟大的,也是奇妙的,由于你参与了亲眼目睹的变革,你就创造了价值。”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高度变革的时代,因此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价值,否则真的会被机器人抢了饭碗。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uinjer5158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食品包装业自动化发展黄金期,机械代人理念引入

下一篇:智能制造重新洗牌制造业 工业4.0方案发布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机器人 工业 领域
  • 工业科技领域一周报道(2025年7月29日-8月5日)

    本周,工业科技领域亮点频现,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持续成为核心驱动力,政策利好、技术突破及市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高速发展。自动化,

  • 机器人与AI领跑,数字化转型提速

    这周,工业科技领域亮点频现,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持续成为核心驱动力,政策利好、技术突破及市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高速发展。

  • 赋能高端医疗!ATX-6152可集成于医疗机器人辅助手术业务

    近年来我国智慧医疗建设如火如荼,华北工控聚焦高端医疗设备市场持续嵌入式计算机产品创新与应用,成功打造了嵌入式AI主板与整机方案,助力客户实现医疗手术机器人开发与场景化应用落地。接口,集成控制,

  • 工业科技动态周报:AI、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加速前行

    本周(或近期),全球工业科技领域亮点频现,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成为核心驱动力,政策利好、技术突破及市场合作持续推动产业高速发展。

  • 华北工控EMB-4148:轻松解决协作机器人联动控制与连续运作挑战

    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跑出了“加速度”。华北工控跻身协作机器人赛道,打造了EMB-4148等嵌入式AI计算机,可以轻松解决机器人系统联动控制与连续运作挑战,助力协作机器人实现技术创新与多元化场景应用。制造业,接口,智能化,

  • 工业科技领域近期动态一周报道

    本周及近期(大致涵盖7月初至7月下旬),中国工业科技领域热点频出,一系列展会、政策发布、技术突破与企业动态共同勾勒出行业蓬勃发展的最新图景。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化,

  • 一周工业动态(7月7日-7月17日)

    本周(7月7日-7月17日),中国工业科技领域热点频出,宏观经济数据发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持续突破、智能制造加速转型、绿色能源政策加码,共同描绘出行业蓬勃发展的最新图景。

  • 工业与科技一周要闻回顾

    本周,工业制造与前沿科技领域亮点频现,从国家政策导向到企业技术突破,再到行业展会活动,共同勾勒出产业发展的最新图景。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化,

  • 【福利】智物联邀您共同推进锅炉智慧化进程

    智物联在工业锅炉领域不断创新,希望为锅炉企业注入新动力。展会免费报名参观,还可领取现金奖励

  • “中国制造2025”开启智能制造五大领域

    智能制造是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涉及众多行业产业,聚焦智能制造试点的关键环节,有助于准确把握与其相关的产业投资机会。而根据智能制造试点通知,将分类开展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重点领域。从中可以发现,试点中瞄准的5个方向,各具针对性。

  • 机器人将迈向五大安装领域

    机器人将迈向五大安装领域。升级版的阿特拉斯机器人整体上更新了75%,只有小腿和脚还是原来的设计。它还有28个液压驱动关节和立体视觉系统,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机器人之一。现在,阿特拉斯要装一个3.7千瓦时的锂离子电池组,可以支持完成一个小时的“混合任务”操作,包括走路、站立、使用工具及其它运动。

  • 零部件领域迅速扩张 国本土零部件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整车制造商的实力大幅提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离做大做强还有不小差距。跨国零部件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在乘用车零部件和商用车零部件领域迅速扩张,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前不久,全国汽配会组委会在哈尔滨举办了主题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急需

  • 我国机械工业领域标准化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标准作为国际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重要技术依据,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国机械工业领域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得益于机械行业注重机械工业标准化制修订工作,尤其是在采用国际标准

  • 新型环保建材进入建筑幕墙领域

        3月22日,北京坐落于北京中关村的国家气象局华风影视中心大楼近期顺利竣工,该建筑所采用的醒目外墙材料引起了来往行人的注意。据了解,大楼外墙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环保板材---千思板Meteon, 这是一种采用特殊处理过的丙烯聚氨酯涂覆表面的高耐侯性室外用材料,它不仅可以帮助设计师实现对于建

  • 汽车电子领域成05年创新重点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经确定了下一代互联网、汽车电子等十大领域为今年建设的重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近日下发通知,2005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建方案申报的截止时间为3月15日。经批准组建的工程中心,在成立项目法人

  • 德国呼吁为取暖领域来定法

        德国2003年进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约360亿欧元,而出口能源仅为30亿欧元左右。因此,促进本国的能源革新,将会减轻进口依赖,并有助于德国经济发展。太阳能热是沉睡的巨人,发展太阳能取暖的前景广阔。          如果不从国外进口能源,德国很快就会变冷变喑。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