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程技术方案
结构体系
依据《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分层集中规划构建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集中部署在调控中心机房,并可扩展管辖全域成都县区配网调控中心,无子站方式。调控和运维管控工作站按照配网调控中心、县区调控子中心和配网运维检修中心远方分类配置模式规划。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按要求进行配套部署。分别在主站I、III区之间部署单向横向隔离、I区与I区之间双向横向隔离。前置系统部署非对称密钥对遥控终端遥控功能进行安全管控,以及按要求配置公网无线隔离措施。
主站配置对外通信接口服务器与信息交互总线(IEB)相联,其前置区按配网通道性质分区分类配置,Web部署在III区。配电终端配置在常规开关站、紧凑型开关站、环网柜、柱上开关、分支箱站房站点。其中,常规开关站二次部分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要求进行设计建设,紧凑型开关站按配置带断路器保护功能的配电终端设计。环网柜和柱上开关按常规“三遥”终端配置,分支箱按“二遥”终端配置。配电变压器电气量信息利用IEB从用电信信息采集平台交互汇集。
通信通道采用以光纤通信通道为主,接入网部分采用EPON技术,电力线通信通道作为补充。
功能部署
主要实现配电监视和控制(SCADA)、馈线自动化(FA)功能:基本功能以支撑调控和配电网运维两大主体业务的应用为主要应用服务目标。为其他业务,如用电营销、安监、规划等领域应用提供信息支撑服务。主站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主站基本结构示意
以IEB为中心,遵循IEC61970/61968标准构建电力系统互操作交互应用环境: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DAS)与企业相关业务系统的信息集成应用,如能量管理系统(EMS)、生产管理系统(PM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实现多源信息的互操作交互管理、企业相关业务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目标。相关信息交互基本信息流如图2所示。
图2信息交互相关信息流
信息安全管控部署:主站、Web、IEB及相关业务系统之间的边界部署满足二次系统安全管控要求。按应用主体分区和主体内部子分类的分区应用方案:
(1)调控中心主体业务应用分区,其中细分主网监视、配网调度监控、FA功能应用子分类区域等;
(2)配网运维中心主体业务应用分区,其中主要划分配电终端运行、电源(蓄电池)运行工况及其相关配电站房站点环境信息子分类区域;
(3)自动化及集成信息全域信息和功能维护区,其中主要包括配电主站、IEB的运行工况监视和管控功能区域;
(4)Web为企业全域相关单位和人员展示配电自动化信息并可通过该区域为其他应用提供服务支持。
上页 1 2 3 4 5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