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缺失对制造业的羁绊,许多企业深有体会。大族激光钣金装备事业部市场总监张雷说,我们部门的主打产品光纤激光切割机是2009年从国外引进再研发的,由于国内光源技术还不成熟,功率普遍偏低,所以这一核心部件仍需从国外引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群慧提醒,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在全球的大范围推广,有可能使“中国制造”在不率先掌握核心技术条件下,原有优势逐渐弱化。当前主要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要认识到这不是传统工业化道路的重复和回归,而是通过寻找新的科技创新战略支撑点,加快突破先进制造技术,以驱动制造业发展。
“中国制造2025”需“互联网+”助力
在意识到“互联网+”对传统行业产生良性催化的情况下,制造企业负责人大多对互联网融合制造业充满期待。
郭玉玺认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提出的“工业4.0”不谋而合,都是围绕制造业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充分调动起来,制造业的生产、销售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将发生革命性变化。同时,希望3D打印能在这股智能化浪潮中走进工厂,让生产变得更有效率,更个性化,生产成本能因此降下来。
徐工信息技术服务公司总经理张启亮认为,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工厂还处于劳动密集型“规模化流水线”的工业2.0时代,还未踏入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工业3.0时代。中国制造业应借助互联网驱动智能制造的转型契机,大胆尝试“弯道超车”。
制造企业有一种共识,在“中国制造2025”勾勒出制造业未来10年发展蓝图中,智能制造将是“中国制造”未来的主攻方向,而要想实现智能制造,互联网和传统工业的融合将是直接的推动力。
互联网改变了很多行业,制造业不能在互联网时代落下脚步。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制造企业负责人谈得最多的话题。
全国智能制造发展联盟秘书长刘功效建议,在互联网帮助下,国内制造业需形成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智能产品研发、生产体系;构建快速响应、精准管理、柔性制造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用新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制造理念来解决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
对于“智慧工厂”建设,专家认为,要掌握“三个平衡”,即预算与需求的平衡、技术与需求的平衡、管理与需求的平衡。注重投入前的规划,要在文字、二维图纸的基础上进行仿真。同时,为达到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应注重对旧设备的改造及利用。
上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