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转变科研方式:去繁存简,直面核心
石油勘探室是最早使用油藏工作平台的部门之一,主要负责油田公司石油勘探井位的部署、动态分析和年度成果总结,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是油田的“参谋部”。勘探室副主任惠潇介绍,井位部署工作需参照“八图一表”,要应用到地震、测井、录井等资料,对油藏纵横向变化和地表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
对研究人员来说,“对图”是一项基本功,根据不同油井的测井综合图,可以分析油层分布和油藏变化。这是一项最基础、也是最耗费时间的工作。例如,对比两口井的测井图,每张测井图5米长、40厘米宽,两张桌子拼起来长度都不够,大家就只能趴在地上研究。有时,一忙起来就是趴在地上两三个小时不动窝。
一位研究人员说:“每口井的测井综合图只有一份,以前被别的科室借走,研究人员只能等。现在,有了电子测井图和多井对比功能,研究人员只要选出需要的井位和参数指标,就能快速完成地层对比,节约了60%的时间。以前,项目组到现场实地勘测后,要和勘探室反复沟通,才能最终确认位置。一旦遇上坏天气耽搁信息回传,可能要等两三天的时间。现在,有了地理信息系统,我们可以在线查看地貌特征,快速完成井位部署。”
井位部署只是勘探工作的一部分,之后的生产实施环节还要随时跟踪分析。油藏工作平台针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工艺研究院、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和18个采油、采气厂等单位开发了29个工作模块,一线员工将生产数据录入系统后,实现上传归档一遍完成,省时省力。而且,不同院所的数据库实现了实时共享,科研人员可以在线查看,真正实现了业务、数据、岗位的统一。
在油藏评价室,淡卫东制作了一张4口井的油藏剖面图。他说,以前需要从各专业数据库收集井位信息、地层数据和测井解释数据,经过规范化整理和筛选,加载到专业软件,耗时约两个小时。现在,从平台勾选所需数据,系统就会根据不同软件的要求自动转换格式,一键生成图表,仅耗时5分钟。
“这个平台将科研人员从繁杂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思考更为深入的问题,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创造性工作中去,这些才是科研院所的核心竞争力。”惠潇说。
上页 1 2 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