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产品、过程、模式、基础:四维合力推进智能制造

产品、过程、模式、基础:四维合力推进智能制造

发布时间:2015-06-16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智能制造 工业和信息

导  读:

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发展,主线是工业和信息化融合,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参与规划起草的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日前的2015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上,着重强调了智能制造在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5月19日,指导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十年规划——《中国制造2025》,正式由国务院印发。

“‘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发展,主线是工业和信息化融合,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参与规划起草的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日前的2015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上,着重强调了智能制造在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制造2025》规划对智能制造提出了具体指标: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着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四维度推进智能制造 

相对已进入再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工业虽然是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但大而不强的特征很明显,有统计显示,中国只有10%的企业能够实现智能制造。 

因而,如何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实现工业由大到强的跨越,显得尤为迫切。

在周济看来,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制高点、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应该要从产品、过程、模式、基础四个维度来合理推进智能制造。 

一方面,智能制造是实现机械产品创新的共性使能技术,能够促使机械产品向“数控一代”乃至“智能一代”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产品功能、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比如,轨道交通机车的发展便是例证,其历经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数字化动车组的进化,目前正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其次,智能制造也是生产技术创新的共性使能技术。它能够使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制造发展,全面提升产品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 

周济表示,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使制造业企业向智能企业管理模式,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各企业各要素的协同规划与决策优化管理,不仅可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同时亦可大幅提高制造效益、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其中,工业机器人就是典型的智能化装备,也是新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继2013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后,2014年中国机器人市场份额仍居全球第一,国际机器人协会(IFR)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5.6万台左右,增长54%,远高于全球工业机器人27%的销量增速。 

此外,智能制造也是产业模式创新的共性使能技术。其作用在于,它能够大幅促进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发展,延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刻地改革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

周济介绍,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催生产业模式的变革,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转向定制化规模生产;二是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三是催出“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模式。

最后,在加强智能制造基础建设上,周济表示,一要构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二要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三要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四要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

规划实施研究已启动

据悉,这一项由工信部联同中国工程院150多名专家设计的规划,其起草经历了几个阶段,先用一年半时间进行战略论证,其后又花了一年多时间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

在规划的形成过程中,作为参与其起草的主要部门,中国工程院通过“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一期)”课题,在两年多的项目研究中,项目组在理论研究、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建模计算、量化评估和综合分析等方面,对我国制造业现状和国际差距进行了“把脉问诊”。

而在整体规划已确定的当下,如何推动规划落地,成为接下来的重点方向,“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二期)”课题便承担了这一角色,主线为智能制造。

4月21日,该二期课题开始启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表示,二期将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落地实施“开好处方”,不仅是编制发展路线图,而且还要抓住若干个重点行业、典型企业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

据了解,二期研究项目,目前明确设置七个课题。第一课题是“制造强国指标体系及重点产业发展路线图研究”,内设“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发展路线图专题研究;课题二是“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下设两个专题,一个是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一个是3D打印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三是“制造业质量和品牌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四是“绿色制造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五是“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六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课题七是“典型地区制造2025和典型制造企业2025发展战略研究”。

这不仅涵盖了日前国务院会议点名的十大重点行业领域的智能制造,也包括了工业强基、创新体系建设、绿色发展、制造业服务化,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等内容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指导智能制造推进的这一总文件“中国制造2025”外,未来还将建立“1+X”规划体系,“比如智能制造规划,或者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规划”,工信部负责人曾如是表示。

周济表示,“中国制造2025”将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发展策略。

所以总理提出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也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我们创造了实现这个目标的条件。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tnfrirmn502.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安控: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的不同点分析

下一篇:布局珠三角 沈阳机床打造5D工业实践样本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智能制造 工业和信息
  • 倍福中国出席中欧职业教育国际峰会

    2025 年 6 月 11 日,恰逢中国与欧盟建交 50 周年之际,“中国欧洲职业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发展国际交流会议” 在山东青岛召开。倍福中国作为欧洲在华企业嘉宾受邀参会,校企合作专员钱生参与圆桌对话并分享了企业以技术创新推动产教融合的实践经验,展示了倍福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领域的前瞻性布局。以太网,自动化,

  • 2025台达电力电子新技术研讨会在苏举办

    6月12至14日,“2025台达电力电子新技术研讨会”在苏州吴江举办,来自14所高校400多位专家与师生,聚焦于推动产学之间的前瞻技术交流,邀集多位学界与业界专家,分享于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研究、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与挑战等研究成果与观点。电源,智能制造,

  • 台达引领光伏行业向“高效、智能、低碳”转型升级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下,光伏产业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已突破350GW,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美元,行业前景大有可期。台达,服务,智能制造,中达电通,

  • 智能制造与AI、机器人技术周报(6月15日-6月21日)

    本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热点频现,多项重要会议、技术发布及产业政策动态集中呈现,共同勾勒出中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与产业创新的蓬勃图景。机器视觉,

  • 会后报道 | 世界级制造WCM与工业4.0创新大会暨颁奖盛典新闻动态

    在国际局势波动不断的大背景下,全球供应链重构愈发剧烈,中国制造企业正面临深刻挑战与重塑机遇。关税壁垒推高成本,出口通道受限,制造企业亟需寻找更具韧性与效率的运营之道。在这样的环境下,世界级制造(WCM)与工业4.0成为众多企业破局突围的重要抓手。物流,智能制造,EMS,

  • 一周工控与智能制造领域要闻回顾

    2025年6月4日至6日,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览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汇聚全球1200余家顶尖企业,聚焦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能源转型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与产品。机器人,

  • 凯睿德制造深圳新办公室乔迁启幕 深化工业4.0战略布局

    5月22日,全球领先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商凯睿德制造在深圳市宝安区新湖路壹方商业中心举行新办公室乔迁仪式。新址的启用标志着凯睿德制造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迈入全新阶段,彰显了其对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坚定信心和持续投入。凯睿德制造创始人兼CEO Francisco Almada Lobo亲临现场并致辞,与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

  • 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初工业与科技一周热点聚焦

    本周,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能源转型及智能制造等领域迎来多项重要进展与热点事件,展览盛会、政策发布、技术突破与企业动态交织,共同绘制出产业蓬勃发展的画卷。机器人,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